秋梧苑内一家团聚的温情尚未散去,翌日,永宁侯府便迎来了一场关乎家族传承与未来格局的正式仪式——开宗祠,谒先祖,公告姜永年的身份。
这一日,侯府中门大开,仪仗森严。不仅府中所有主子必须到场,连族中几位年高德劭、话语权颇重的族老也被请了来。祠堂内外,气氛庄重肃穆,甚至带着几分无形的紧张。
姜永年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符合其身份的锦袍,虽常年在军中习惯简朴,此刻却也显得英武不凡,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度。张氏带着儿女们,同样衣着得体,站在他的身后。姜妙敏锐地注意到,母亲的手微微颤抖,她悄悄握了上去,给予一个安抚的眼神。
(内心oS:大型认亲现场直播。台下观众心思各异,就看这场戏怎么唱圆了。)
姜永昌作为现任侯爷和宗子,主持仪式。他面色沉静,宣读着早已准备好的文书,言辞恳切,追溯永宁侯府历代先祖荣光,谈及当年嫡长子不幸走失乃家族巨大憾事,如今苍天有眼,血脉归宗,实乃家门大幸云云。语调抑扬顿挫,情感充沛,几乎要令人落下泪来。
周氏站在他身侧,脸上维持着得体的、甚至带着几分“激动”的笑容,只是那笑容略显僵硬,眼底深处毫无暖意,反而像淬了冰。
(内心oS:演技派!这台词功底,不去唱戏可惜了。)
族老们捻着胡须,目光在姜永年和姜永昌兄弟之间来回逡巡,神色复杂,有的面露欣慰,有的则隐含忧虑。府中其他各房人等,更是心思浮动,眼神交换间尽是无声的较量。
关键的环节到来——验看信物,核对身份。
老侯爷夫人(老夫人)被嬷嬷搀扶着,亲自取出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紫檀木盒。里面是几件儿时的旧物,以及最有力的一件证物——半块雕刻着特殊云纹的玉佩。姜永年也从怀中取出贴身收藏多年的另外半块。
当两块玉佩严丝合缝地拼凑在一起,形成一枚完整的、象征着永宁侯府嫡系血脉的传承玉佩时,祠堂内响起了一片低低的惊呼和唏嘘声。
铁证如山!
几位族老上前仔细查验后,纷纷点头,为首的族老高声道:“血脉无误,确是我永宁侯府嫡脉长孙归来!苍天佑我姜氏!”
至此,姜永年的身份,在宗族礼法上得到了最正式的确认和公告。
接下来,便是将姜永年及其子女的名讳,正式录入族谱,记于其生母(已故原配沈夫人)名下。
姜永昌亲自执笔,笔锋看似稳健,落笔的瞬间却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周氏的呼吸也随之一窒。
(内心oS:哼,还想在名讳顺序或记载上做手脚?)
姜妙的目光淡淡扫过,并未言语。倒是其中一位素来以耿直着称的族老,捋着胡须开口道:“既已确认,便需依礼制而行,长幼有序,嫡庶有别,皆应明确记载,不可错漏分毫。”
姜永昌笔下不再犹豫,迅速将姜永年、张氏以及姜妙姐弟四人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录入应在的位置。
当那象征着认可与归属的墨迹落定于泛黄的族谱之上时,张氏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这一次,是喜悦与委屈交织的释然。姜永年亦是眼眶微红,紧紧握了握拳。姜妙心中也悄然松了口气。
(内心oS:名分大义,总算握在手里了。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仪式结束,众人移步宴厅。
接下来的宴席,表面上一派觥筹交错、家族和睦的景象。姜永昌带着姜永年一一引见各位族老和重要男丁,言谈间尽显兄弟情深。周氏也强打精神,与各房女眷应酬,只是那笑容多少有些勉强。
然而,细微之处的变化,已悄然发生。
席间,不少原本观望的族人、乃至府中有些头脸的管事,开始主动向姜永年这一房敬酒搭话,态度恭敬了许多。投向秋梧苑的目光,也从之前的轻视、好奇、忌惮,变成了更多的审视、估量和小心翼翼的讨好。
(内心oS:风向开始变了。现实得很。)
老夫人显然心情极好,多喝了几杯,拉着姜永年的手说了好些话,对张氏和孩子们也和颜悦色,甚至当众又赏了不少东西给秋梧苑,明晃晃地彰显着她的看重与支持。
姜永昌和周氏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笑容几乎快要挂不住。
宴席散后,回到秋梧苑。
姜永年屏退了旁人,只留自家人。他脸上并无太多喜色,反而带着一丝疲惫和凝重。
“名分是定了,但这不过是开始。”他沉声道,“今日你们也看到了,永昌和他媳妇,并非真心欢迎我们回来。这侯府,日后怕是难得安宁。”
张氏闻言,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姜妙却点点头:“父亲所言极是。名正方能言顺,如今我们占了理字,他们再想暗中使绊子,多少也要顾忌些。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日后仍需万分小心。”
(内心oS:爹能看清这点,很好。就怕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富贵和族人的奉承冲昏头。)
“妙儿说得对。”姜永年赞赏地看了女儿一眼,“我如今虽得封游击将军,但在京城这地界,根基浅薄。侯府的中馈、人情往来、乃至大部分产业,都掌握在你婶娘周氏手中。我们如今,看似风光,实则步步艰难。”
他沉吟片刻,道:“当务之急,是站稳脚跟。明日我便需进宫面圣,叙功领赏。朝廷的封赏下来,我们手头也能宽裕些,有些事有些事才好谋划。”
他又看向姜妙:“妙儿,为父常年在军伍,于这内宅倾轧、人情世故并非所长。你母亲性子软,云轩他们还小。府内之事,恐怕还要你多费心周全。”
(内心oS:果然!爹这是正式授权了!太好了!)
姜妙心中一定,郑重应下:“父亲放心,女儿必当尽力护母亲和弟妹周全,守住我们应得的一切。”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大房才算真正在永宁侯府这潭深水里,扎下了一根属于自己的桩子。虽然依旧四面环敌,但至少,他们有了名分,有了父亲这个武将的实职和即将到来的封赏作为底气,更有了内部明确的领导和分工。
侯府的格局,已然因姜永年的正式归来而彻底改变。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较量,将在更高的层面、更复杂的背景下展开。
夜幕降临,姜妙通过羽阁的隐秘渠道,发出了一道指令:「密切关注周氏及其母家、三皇子府动向,详查侯府产业账目。」
风,并未因仪式的结束而停歇,反而正酝酿着新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