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梧苑刚用雷霆手段肃清了内务,短暂的清净日子没过两天,麻烦便如预料中那般,换了一种方式叩门而来。
这日天气晴好,姜妙正指导妹妹小薇在院中辨认几种常见的草药——用的是她从空间取出、混入普通草药中的样本。大弟云轩在一旁的石桌上临摹字帖,笔墨纸砚皆是姜妙从空间挑拣出的上等货色,外表却故意做旧,不显山不露水。母亲张氏则坐在廊下,做着针线,脸上带着久违的宁静。
(内心oS:挺好,知识改变命运,从娃娃抓起。就是这侯府的安宁,跟暴风雨前的假笑一样,瘆得慌。)
院门被不轻不重地敲响,没等惊蛰去应门,便被人从外推开。两名身着锦缎衣裙、头戴珠翠的少女,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袅袅娜娜地走了进来。为首的少女约莫十四五岁,鹅蛋脸,柳叶眉,妆容精致,正是侯府二房的嫡女,姜妙的堂姐,姜婉晴。稍后一步的,看着年纪与姜妙相仿,眉眼与姜婉晴有几分相似,却多了几分刻薄,是三房的庶女,姜玉芳。
“哟,这就是妙妙妹妹住的院子?可真……清幽啊。”姜婉晴用手帕轻轻掩了下鼻,眼神四下打量,语气里的嫌弃毫不掩饰。她身后的丫鬟婆子们也纷纷露出或好奇或鄙夷的神色。
(内心oS:来了来了,经典款找茬妹妹组。这开场白,跟培训班批发来的一样。)
张氏见状,连忙放下针线起身,有些无措。云轩和小薇也停下了手中的事,警惕地看着这群不速之客。
姜妙缓缓站起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颔首:“原来是婉晴姐姐和玉芳妹妹,稀客。不知有何贵干?”她没请她们进屋,因为这“清幽”的屋子,怕是更入不了这两位小姐的眼。
姜玉芳快人快语,嗤笑道:“贵干谈不上。就是听说乡下回来的妹妹见识少,我们做姐姐的,特意来瞧瞧,免得你日后出门,丢了我们永宁侯府的脸面。”
姜婉晴假意嗔怪地拉了姜玉芳一下:“玉芳,怎么说话呢!”转而对着姜妙,笑容温婉,话却更毒,“妙妙妹妹别介意,玉芳心直口快。不过呢,这京城不比乡下,规矩是多些。女儿家的琴棋书画、诗词女红,虽不求样样精通,但总得略知一二,才不至于失了身份。我们想着,妹妹初来乍到,若有不懂的,我们也可‘指点’一二。”
(内心oS:红脸白脸唱得挺溜。想给我来个下马威?就这?)
姜妙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惭愧”:“两位姐姐说的是。我自幼长在乡野,确实没见过什么世面,对这些风雅之事,一窍不通,只怕要辜负姐姐们的好意了。”
见她“服软”,姜婉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故作亲切道:“无妨无妨,今日天气好,我们姐妹正好切磋一下。我近日新得了一首曲子,玉芳妹妹的绣工也是得了母亲夸赞的。不如,妹妹也让我们开开眼,看看乡下……呃,看看妹妹擅长什么?”
她身后的一个丫鬟立刻机灵地捧上一架做工精致的七弦琴。另一个丫鬟则展开了一幅绣了一半的蝶恋花帕子,针脚细密,配色鲜艳,确实有几分水平。
(内心oS:这是有备而来啊。非要我把你们的脸按在地上摩擦才舒服?)
周围的丫鬟婆子们都等着看笑话。张氏紧张地攥紧了衣角,云轩和小薇也皱起了眉。
姜妙垂眸,似乎很是为难,沉默了片刻。就在姜婉晴和姜玉芳以为她要认输出丑时,她忽然抬起头,眼神清澈,语气带着点犹豫:“琴艺和绣工,我确实不会……”
姜婉晴嘴角刚扬起,却听姜妙继续道:“……不过,在乡下时,倒跟一位路过养病的古怪老秀才学过几天字画,也胡乱学过几首乡野小调,不知……能否入得姐姐们的眼?”
(内心oS:感谢穿越前辈们总结的打脸套路,谦虚开场,碾压收场,流程我熟。)
姜婉晴和姜玉芳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轻蔑。乡下老秀才教的?乡野小调?能有什么好东西!
“哦?妹妹竟还学过字画?那便请妹妹赐教一番吧。”姜婉晴故作大度地让开位置。
惊蛰早已机灵地搬来了姜妙平日用的书案,铺上了纸——只是最普通的宣纸。墨是市面上常见的墨锭,砚台也是旧的。唯有那几支笔,是姜妙从空间挑的极品兼毫,却故意磨损了笔杆,看起来平平无奇。
(内心oS:装备得做旧,不然不符合我‘小可怜’的人设。)
姜妙沉吟片刻,似在构思。她回想了一下空间书房里那本《中国历代山水画精品赏析》中的一幅元代小品,笔意疏淡,意境幽远,最适合这种“偶然得之”的设定。
她提笔,蘸墨。动作并不花哨,甚至带着点生疏感。但落笔之后,线条勾勒,皴擦点染,却自有一股难言的韵味流淌而出。她画的是一幅简单的远山疏林图,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有墨色的浓淡干湿,却将山林的空寂与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最后在角落题的那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体清瘦俊逸,带着一股不属于闺阁的洒脱气韵。
(内心oS:感谢义务教育+兴趣班+杀手组织的全面培养!感谢空间图书馆!)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院内鸦雀无声。
姜婉晴和姜玉芳脸上的笑容早已僵住。她们再不懂,也能看出这画这字,绝非“跟乡下老秀才学过几天”的水平!那意境、那笔力,简直堪比她们重金聘请的西席先生!这……这怎么可能?!
张氏和云轩、小薇则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姜妙展示这个。
姜妙放下笔,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看向那架琴:“至于曲子……那位老秀才还教了一首据说是前朝隐士所作的《归去来兮》,调子简单,我勉强记得几句。”
她走到琴前,坐下。试了试音色——嗯,比空间里那架顶级古琴差远了,但也勉强能用。
(内心oS:幸好为了潜伏任务学过古琴和箫,没想到用在这儿了。)
她信手拨弦。琴音淙淙流出,旋律并不复杂,却古朴大气,带着一种看透世情、向往田园的疏旷之意。她甚至低声轻吟了几句歌词:“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姜妙抬头,看向脸色已经不能用难看形容的姜婉晴和姜玉芳,语气更加“惭愧”:“我学得不好,让姐姐们见笑了。这乡野小调,果然比不上姐姐们京城的新曲雅致吧?”
(内心oS:凡尔赛文学,get!)
姜婉晴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她苦练多年的琴艺,在这首“乡野小调”面前,显得匠气而肤浅!姜玉芳更是死死盯着那幅画,恨不得盯出个洞来。
周围的丫鬟婆子们大气不敢出,看向姜妙的眼神彻底变了,从之前的轻视变成了惊疑和敬畏。
“妹妹……真是深藏不露。”姜婉晴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再也维持不住假笑,“我们突然想起还有些事,就不打扰妹妹清修了!”
说完,几乎是落荒而逃,连琴都忘了拿。姜玉芳也灰溜溜地跟上。
一群人来得声势浩大,去得狼狈仓皇。
秋梧苑又恢复了安静。
小薇崇拜地拉着姜妙的手:“大姐,你太厉害了!”
云轩看着那幅画,眼神发亮。
张氏则是又惊又喜,还带着点茫然:“妙儿,你何时学的这些……”
姜妙笑了笑,轻描淡写:“梦里学的。” (内心oS:某种意义上,也没说错。)
她让惊蛰把琴收好,等下派人送回去。自己则看着那幅画,心思微动。
(内心oS:才艺打脸,阶段性任务完成。估计能清净几天了。不过,经此一事,怕是更要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也好,水搅浑了,才好看清底下藏着什么鱼虾。)
她瞥了一眼院外某个方向,那里,一个负责洒扫的小丫鬟正低着头,飞快地扫着地,耳朵却微微动着。
(内心oS: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遍侯府了吧?不知道那位“婶婶”听到,会是什么表情?有点期待呢。)
风吹过院子,带来一丝凉意,也吹动了石桌上那幅墨迹未干的画。画上的远山,显得更加幽深难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