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淑接过话头:“爹,这事我知道!是元武和郑妍妍。”
王二狗一脸不可置信:“元武?他也能有这福气?妍妍那丫头看着挺机灵,怎么看上元武这个二傻子?”
薛知宁赶紧掐了他一把,示意他好好说话。
王来淑笑着解释:“嘿嘿,爹,元武可没英雄救美。他俩能走到一起,听说是因为一条狗,那小狗算是他俩的‘红娘’呢。”
这话勾起了薛知宁和王二狗的好奇心 —— 他俩平时大多待在家里,村里的新鲜事大多是王来淑和沈熙串门时听来的,还是王二妞特意告诉她俩的。
“元武养了只小狗,长得特别可爱。妍妍看到了也喜欢,经常给小狗喂东西。后来小狗总跑去跟妍妍玩,元武跟着去接狗,一来二去两人就熟络了。”
王二狗听得一脸诧异:“这么说,他俩要是结婚,就算不给我磕头,也得给那小狗磕一个啊!”
他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我怎么觉得这桥段有点眼熟?哦!会不会是妍妍看上那憨小子,故意欲擒故纵?就像你当初看上我,嘴上不承认,还假意请我吃饭,跑到周富国门口堵我,说是偶遇 —— 这就叫欲擒故纵,我懂了!”
王二狗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把薛知宁气得够呛,狠狠掐了他一把:“哼,就你?还值得我欲擒故纵?要不是看在来淑乖巧,我才懒得跟你结婚!”
王二狗却一脸 “果然如此” 的表情:“你看,这不跟元武他俩一模一样?只不过咱俩是靠闺女牵线,他俩是靠小狗。”
这话不仅惹恼了薛知宁,连王来淑也不乐意了。没过多久,王二狗就老实了 —— 一只手上留着王来淑咬的牙印,另一只手被薛知宁掐得通红。
一旁的周师傅没忍住,笑得直不起腰。王二狗瞪他:“笑个屁!赶紧做饭去,不然我找你们领导投诉你!” 周师傅半点不怕,笑得更开心了。
今天除了卖猪,不少人还来县城置办年货,饭店里渐渐热闹起来,唯独王元立没来 —— 他跑去赵鑫鑫家玩了。
几个孙女也没跟来:王元玉和王元燕觉得天冷,加上之前王来梅开三蹦子带她们来过几次,早就不觉得新鲜了;王元娴想来,可实在太冷,被大人拦下了。
吃饭时,王二狗拉着周师傅一起喝酒,周师傅也不客气,坐下来跟几人聊得热火朝天。
饭后一家人离开国营饭店,王二狗提议:“媳妇,不然让小舅子他们一家子来咱们家过年得了。小强那小子爱吃肉,来咱们家保准让他吃痛快,正好过年要杀家里那两只大鹅。”
薛知宁心里一暖,问道:“那两只鹅不是元娴的宝贝吗?几个孩子天天守着等鹅下蛋呢。”
王二狗得意地拍了拍王来淑和沈熙的肩膀:“那都小事!咱俩闺女找了两只小鹅,忽悠几个小的,说冬天冷,大鹅冻得变小了——不愧是读过书的,骗人都这么有章法。”
薛知宁看向两人,沈熙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 这主意是王来淑想的,这丫头只要关乎吃的,总能想出办法。
薛知宁无奈地笑了 —— 闺女没以前那么乖巧,却多了几分俏皮,这正是她希望看到的。女儿们小时候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总是安安静静的,少了些灵气。
“那行,一会儿我跟弟弟说一声。”
王二狗点点头:“让强军直接带着家人过来,正好当苦力。让他们几个兄弟多聊聊,增进增进感情。”
回去时,王来喜和王来栋没跟大部队一起走 —— 王来喜去老丈人家给红星大队的工人发工资,王来栋则去赵家湾发工资。
赵老头一听说发工资,立马把给柳家村盖房子的人喊了过来,大伙排着队领钱。赵全作为师傅,工资四十五块;还有几个学得快的也拿四十五块,其他人都是三十块。
赵全平时看着吊儿郎当,放在后世就是妥妥的 “差等生”,可除了读书不行,学别的上手都快。王二狗曾跟赵老头说 “赵全就是盖房子的命”,赵老头以为是夸儿子,乐了好几个月。
赵麻子数着三十块钱,美滋滋地说:“哥,咱们去乡里建派出所和医院,除去伙食一个月也就三十来块,还没柳家村给的伙食好。”
赵全把钱递给父亲 —— 这段时间,他跟着柳家村修缮乡政府赚了二十多,在柳家村干活赚了四十多,当师傅去修派出所和卫生所又赚了一百多,半年不到挣了一百五十多块。现在有人见了他,都喊一声 “赵师傅”。
“柳家村富裕呗,啥都不缺。不过咱们日子也好多了,我爹说了,明年去跟柳家村买鸡苗,每家养几只,来年家家户户都能吃上鸡蛋。”
赵全说着想到堂弟堂妹“钱给二叔,把小豆子和小花(赵麻子的弟弟妹妹)送去上学。没文化只能像咱们这样卖力气,太累。”
赵麻子觉得盖房子也挺好,年后他们还要去乡里修房子,县里都有订单了:“哥,我觉得咱们这活儿也不错啊。”
赵老汉一脚踢在他屁股上:“那是跟没文化的比!以前没钱,你俩也不爱上学,送你们去学校就是浪费钱。你们干两个多月挣一百都算多的,可和老王大儿子比嫩人家王来喜画个乡政府大楼的图纸就赚一百五十块,画县政府大楼直接拿三百块 —— 这就是文化的价值!”
他吸了口烟,接着说:“知识是财富。小豆子以后就算学不好,有你们俩托举也差不了;小花是闺女,必须读书,不然以后嫁个像你们这样没文化的,日子咋过?”
赵全和赵麻子对视一眼,心里嘀咕:他俩自我感觉也没那么差啊。
“大伯,我没说不让他们上学。我跟我爹都商量好了,年后就让他俩去。我们大部分时间不在家,没人看孩子,去学校正好。” 赵麻子赶紧解释。
赵老汉点点头:“这才对。”
“可大伯,咱们大队学校的知青都回城了,乡里也没学校,要送只能去柳家村的大队学校。” 赵全说出了难题。
赵老头沉默了 —— 他们大队以前太穷,虽说没像别的大队那样有人耍流氓吓跑知青,可也留不住人。好在知青们对他们态度还行,这比不少大队强。
团结乡政府在几个大队的中心,以前就是片空地,为了方便联系才建在那儿。赵老头叹了口气:“这事我找乡长和支书商量商量。现在不少人想让孩子上学,可办学条件都差,也就柳家村能行。”
现在上初中全看成绩不是挂着个鼻涕一加一等于都算不出就能上的,成绩不够根本进不去。以他们这儿的教育水平,孩子就算上完小学也很难考上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