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伟和薛冯诚在王二狗家吃饭,桌上有白面馒头、炒腊肉、红烧肉,还有王来淑弄回来的新鲜蔬菜,吃得两人满嘴流油。
第二天,吴建国也来了一趟,周亚平因为觉得自己 “比不过” 王二狗,不好意思来。他没想到,自己吹了那么久的 “英雄事迹”,竟然比不上王二狗两天写的小说。
接下来几天,王二狗时不时收到读者寄来的礼物 —— 有糖果、笔记本,还有肉票、布票,最多的是信件。不少人都支持他写《亮剑》,嘘寒问暖,核心诉求就一个:快点更新!
这些礼物和信件,都被王来淑、沈熙和李雪几人代收了,她们还偷偷分了读者寄来的票据,口袋里都富裕了不少;就连王元青几个孩子,也从她们手里拿到了几块零花钱。
这天,薛知宁又接到了薛守疆的电话:“闺女,《亮剑》后续剧情咋样了?都过去这么久了,女婿应该写了不少吧?跟我讲讲。”
一提到这事,薛知宁就生气,像个小姑娘似的抱怨:“爹,你那个女婿可气人了!新稿子不让我看,不过我猜出来了,他肯定要把孙连长写死!上次他还忽悠我说孙连长没死,现在不敢让我看,就是怕我生气!”
薛守疆听了,有些失落:“闺女,打仗嘛,总要有牺牲的。虽然我也不想孙德胜死,可这样才符合事实。你也别为难小王了。”
闻言,薛知宁嘴角微微上扬。薛守疆也反应过来,自己闺女这么机灵,王二狗哪能藏得住,他笑骂道:“你啊,胳膊肘往外拐!不过这样也好,爹放心。”
挂了电话,薛知宁回到房间,拿起王二狗写了一半的稿子,仔细看了起来 —— 一方面是帮他改改错别字,另一方面也是想知道后续。看着看着,她忍不住嘀咕:“哎,孙德胜还是死了…… 这个和尚是团长的保镖,应该不会死了吧?”
见王二狗没回答,她就知道答案了,皱着眉说:“孙德胜的事就算了,我警告你,你要是把和尚写死,读者指定给你寄刀片!”
王二狗有些心虚:“媳妇,不牺牲几个战士,怎么体现抗日的艰苦啊?而且不光和尚要牺牲,秀芹也要牺牲。”—— 他是抄的原着,原着就是这么写的,他也没办法。抄人家的东西已经够不要脸了,再改动剧情,就更说不过去了。可一想到把秀芹写死,他就犯怵 —— 媳妇指定觉得他是故意的。
果然,薛知宁原本温柔的脸色瞬间变了:“什么?你要把团长的老婆写死?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现实你唯唯诺诺小说里你重拳出击?”
王二狗赶紧解释:“媳妇,这是情节需要!放心,我会补偿李团长的,后面给他找个年轻漂亮的媳妇。”
薛知宁的脸更冷了:“什么?你还要给他换个更年轻、更漂亮的?不然你把我也换了”
王二狗使劲摇头:“不是我换!是小说里的角色换!至于媳妇我就喜欢你一个,我就喜欢吃软饭!”
薛知宁的脸一下子红了,白了他一眼 —— 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说出这么无耻的话!不过听着还挺舒服。她嘴硬道:“切,我才不信!你把人家媳妇写死,肯定是对我不满,故意的!”
王二狗赶紧摇头:“没有的事!绝对没有!”
第二天早上,王二狗醒来时,发现薛知宁的气色好了不少,可自己的腿却有点抖 —— 昨晚为了哄媳妇,他可没少费力气。
没过多久,《亮剑》连载到孙德胜牺牲的章节,读者们都很惋惜,却也觉得 “死得其所”,不少人给王二狗写信,说 “孙连长可惜了”。这些信还是被王来淑几人收了,王二狗压根不知道 —— 他要是知道,又该吐槽 “读者比媳妇好哄” 了。
月底,柳家村大队要把任务猪赶到食品收购站,王二狗总算有理由停笔不写了。薛知宁没辙,可看着他那得意样,心里就堵得慌。
自诗丹看完王二狗寄来的章节 ——“小鬼子也是爹娘养的,也是肉长的,子弹进去照样穿窟窿…… 武士道怎么样?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不信李云龙的部队能被鬼子消灭!”—— 正盼着下一期稿子,却看到末尾几个大字,急得直跺脚:“本人卖猪,休息一星期。”
自诗丹抱怨道:“主编,您看看!作者说要卖猪休息一周,哪有故事写到高潮就停更的?我真想给作者寄刀片!”
夏秋芬也很无奈 —— 她头回见这样的作者:一周写三万字能赚一百五十块,却跑去卖猪断更,现在多少读者天天盼着更新,这不是四处结仇吗?
她叹了口气:“没办法,人家不想写,我们也没辙。而且现在确实到了交任务猪的时候,或许他是真忙。”
自诗丹更不乐意了:“哼!交任务猪也就一天的事!他就是想挨读者骂!对了主编,最后那句‘本人卖猪休息一星期’,排版时加不加啊?”
夏秋芬想了想,点头:“加!人家就是故意写给读者看的,不是跟我们报备。”
自诗丹实在,排版时特意把这几个字弄成了大号字体。
果然,读者看到这话全炸了:“写得正高潮呢,你跑去卖猪?就算卖屁股也不行!给我回来写完这段再卖!忍不了了,我要给这作者寄点‘危险物品’,不然他不会老实更新!”
“狗日的作者,这是人干的事?好歹说一句李团长突围没啊!没交代清楚就卖猪?我不管你卖肾还是卖肾宝,都不许断更!”
“谁知道作者‘二狗子’住哪儿?我要去‘真实’他!”
大家伙其实都知道李云龙没事不过,孙德胜才死他们不放心啊。
王二狗压根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读者的 “公敌”,还乐呵呵地带着薛知宁去赶猪。
150 头两百斤的肥猪,个个圆滚滚、鬃毛油亮,哼哧哼哧甩着尾巴,把乡间小路堵得满满当当,活像一片移动的黑灰色云朵。
王来喜带着小伙们持红布竹竿在前引路,王来福则带另一帮小伙子在两侧拦着,防止猪跑散;每头猪身上都写着编号,这样就不会认错。
柳家村除了老人和小孩,几乎全员出动 —— 一头猪大概二百二十斤,能卖一百多块,扣除给大队交的麸皮、泔水钱,每家最少能剩一百块;而且猪养到一百五十斤以上,收购站还奖励一双大头皮鞋和四十斤肉票。
薛知宁看着满路肥猪,彻底惊呆了 —— 她还是头回见这么多壮实的猪。
王二狗得意道:“这算啥?大队家家户户至少还有一头这么大的肥猪!今年咱们村,每家隔几天就能吃顿肉!跟着你男人有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