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墨陷入沉思之际,高叶匆匆折返。见他投来疑惑的目光,她连忙解释道:
老大,最近实在太忙,有件事差点忘记向您汇报。
前两天律所又有三名律师离职,其中三组的两名主力律师跳槽去了诚泰,还有一组的一位执业律师转投了一家中型律所。
林墨闻言眉头紧锁:自从陈文光主任出事,诚泰一直在挖名堂的墙角,这我清楚。
不过自从我接手二组后,这种情况已经有所缓解,怎么现在又死灰复燃了?这不合常理啊。
高叶神色凝重地点头道:确实不合常理,虽然在我们入驻名堂之前,诚泰就在暗中筹划收购名堂。尤其是在陈主任出事后,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但您接手二组后他们就有所收敛,特别是您出任晟煊集团首席法律顾问并接手并购案后,基本就停了。
不过嘛,诚泰对名堂的执念由来已久,毕竟他们的黄主任就是从名堂出去的。
而李功明主任这个师兄,一直是他心头的一根刺。您说,他如今会不会是想演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
林墨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逐渐变得锐利: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诚泰这次的动作太过急切,甚至不惜冒着违反行业规则的风险挖人,这不像黄主任一贯谨慎的作风。
“有道理,诚泰对名堂的恶意并购突然加速了,恐怕是担心夜长梦多或者有外力介入。具体原因我会尽快查明。”
高叶郑重的说道。诚泰此举确实蹊跷,按理说面对自己的强势加入,对方应该把重心放在争夺客户上,而非继续挖人。
如此明目张胆地挖角,已经超出了正常竞争的范畴,更像是要全面开战。可自己与对方并无过节,何至于此?
沉思良久,林墨突然想起原着情节:诚泰主任黄耀庆为并购名堂,特意请来了孙哲伟以及他的老师,擅长焦土并购的郑钱助阵。
这位信心满满的并购专家,不仅承诺帮诚泰争夺名堂客户,还索要了10%的股份作为报酬。
叶子,林墨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就按照你刚刚的想法,重点查查诚泰那边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他们突然这么着急,背后必有蹊跷。
明白!最迟明天下班前给您确切消息。高叶深知林墨此次重返魔都、加入名堂的全部考量。
在这个行业里,一个律师的强大终究势单力薄,唯有整个律所的实力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抱负。名堂的未来,需要所有同仁共同努力。
想到这里,她急忙补充道:老大,还有个重要消息要汇报。
李主任今天中午竟然未经您和唐主任同意,就私下接触了其他律所,据说也是在洽谈并购事宜。
她稍作停顿,继续分析道:虽然应对恶意收购时,引入白衣骑士确实是上策。
但这些资本方绝非慈善机构,他们不会做亏本买卖,给予的同时必然有所图谋。
更重要的是,您现在是名堂的高级合伙人兼副主任,唐颖主任也是律所核心管理层。
李主任这样先斩后奏的做法,既不合规矩,也容易引发唐主任的不满。万一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再次引发律所内部动荡。
林墨神色平静地点头:明白了,按原计划执行即可。叶子,现在这个时候必须确保律所稳定。
毕竟我们的目标就是名堂这块金字招牌和它背后的资源网络,否则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这一切都在林墨的预料之中。自从李功明患病后,他隐瞒病情一心扑在律所发展上。
为了稳定局面不断寻求外部支援,这也正是自己能顺利成为高级合伙人,并且接手副主任的重要原因。
包括陈文光事件在内,以李功明的敏锐,不可能毫无察觉。
后来安排新加入律所的自己接手二组,既是为了稳定军心,也是在为陈染争取高级合伙人铺路。
其实按照原本的发展轨迹,即便没有自己介入,李功明也会亲自出手帮助陈染。对他而言,保住名堂律所这块招牌已经成为一种执念。
只可惜,日益加重的病情已经让他力不从心,难以继续支撑这个重担。
高叶郑重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完全明白了,老大。
明天一早我就去拜访唐主任,您看需要我特别留意哪些方面?要不要我们一起去?
林墨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回应:我会尽量协调时间过去。你可以先和唐主任接触一下,探探她的想法。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应该清楚,我之所以选择加入名堂而非自立门户,正是看重这家律所在业内的卓越声誉和在魔都法律界的龙头地位。
在这个行业里,一家律所想要发展到名堂这样的规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三十年的沉淀与积累,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林墨的目光中流露出敬佩之情。
法律行业有其独特的运行法则。无论是公检法系统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机关,亦或是寻求法律服务的委托人,都对知名大律所的金字招牌格外看重。
这种品牌效应往往能为案件处理带来意想不到的助力。委托人选择律所时,往往首先考虑的就是行业知名度。
他们深信,知名大律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律师专业水准,必然远超普通小型律所。这种信任感,正是建立在律所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之上。
同样地,公检法系统的工作人员也更倾向于信任那些有着良好声誉的知名律所。
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大律所的律师通常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较少使用不正当手段。因此,司法人员也更愿意认真听取他们的法律意见。
此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知名律所积累了丰富的高端客户资源。
从世界500强企业到社会名流,这些优质客户群体不仅带来了丰厚的业务收入,更推动了律所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无论是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程度,还是高级合伙人经手的经典案例,都彰显着律所的专业深度和业务广度。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人脉与专业团队的积累。在法律这个专业领域,即便是最资深的律师也有其专精的方向。
知名大律所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汇聚各个法律细分领域的顶尖专家。
从合同纠纷到婚姻家事,从劳动争议到知识产权,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王牌律师坐镇。
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知名律所,才有能力培养和吸引各领域的专业人才。
这些被称为的知名律师,构成了律所最宝贵的资源。
他们的人脉网络和专业见解,往往能为案件提供多维度的解决方案,这正是小型律所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