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晚宴在宾主尽欢的和谐氛围中圆满落幕。当林墨起身告辞时,赵东来也随即起身,执意要亲自护送这位贵客返回下榻的酒店。
李达康书记亲自将二人送至包厢门口,在临别之际意味深长地说道:
林总今日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期待下次会面时,能继续听到你对京州发展的真知灼见。
京州的发展,正需要像你这样有远见的企业家共同参与。
李书记过誉了。林墨谦逊地微微欠身,与对方握手时感受到那坚定有力的握持,
能为京州的城市建设略尽绵力,实乃我的荣幸。相信在李书记的领导下,京州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步出酒店大门,清凉的夜风裹挟着都市的喧嚣扑面而来。
林墨深吸一口气,让微凉的空气驱散体内残留的酒意,顿觉神清气爽。远处霓虹闪烁,勾勒出京州繁华的夜景。
台阶下,之前那辆黑色轿车早已静候多时。训练有素的司机见到两位贵客现身,立即恭敬地拉开后座车门,王亚东依旧坐进副驾驶。
林墨透过车窗凝视着灯火辉煌的酒店大楼,沉吟片刻后对身旁的赵东来说道:赵大哥,还是先送我回趟省委大院吧。
赵东来侧过身,关切地问道:怎么突然想回省委大院?是有什么东西落下了吗?
林墨轻轻摇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真皮座椅的纹路:有些想不通的问题想请教一下高老师。
今晚和李书记的谈话,也让我对京州新区的开发有了些新想法。
赵东来闻言露出了然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啊,真是个小狐狸。
这大晚上的还要重新回去找高老师讨教,看来今晚的谈话确实让你收获不小。
对于赵东来这个人,林墨的评价一直都是粗中有细四个字。
这位看似大大咧咧的公安局长,实则心思缜密,处事老练。能在官场走到现在的高度,自然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林墨轻叹一声道:赵大哥,你也别怪我谨慎。丁义珍跟赵瑞龙关系匪浅,这些人能凑到一起,都不是什么善茬。
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呢,就想规规矩矩地做点生意,不想被人算计。
听到这话,赵东来心领神会道:放心,你这警钟不白敲。
李书记对光明峰项目的重视程度你可能还不了解。不论什么时候,像你这样的财神爷,是没人愿意得罪的。
林墨闻言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反问道:我是汉大帮出身,你真以为李达康会这么简单相信我?
丁义珍才是开发区的执行人,如果不是有所顾虑,他应该是亲自对接,而不是轻易提出让你负责我的投资项目跟进!
赵东来点点头,因为这话李达康确实和自己说过,于是笑着回应:我明白你的意思。既不想放跑你这个过路财神,又不想担太大风险。
不过这对于你我并不是坏事,所以今天的事儿还要谢谢你,给哥哥一个大惊喜。这份人情,哥哥我记在心里了。
“赵大哥跟我还客气什么。林墨摆摆手,目光重新投向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兄弟之间,说这些就见外了。
“好,那哥哥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赵东来说的真情实意,他本来就是牵个线,没想到林墨算是给他争取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最近这两年是他仕途发展的关键阶段。若能把握住这次机会顺利晋升,极有可能先被提拔为省公安厅副厅长,下一步就是常务副厅长,厅长。
继续留在京州市发展的话,最佳选择是出任副市长兼任市公安局局长,或是担任政法委书记同时主管市公安局工作。
这两个职位不仅权力集中,更是积累政治资本的绝佳平台,也能够为未来的仕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条发展路径,都离不开时任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鼎力支持。
作为地方政治生态中的关键人物,他的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两条晋升通道的畅通与否。
想到这里,他随即压低声音道,“不过老弟啊,我看得出来,李书记是真心想拉你、或者说你背后的庞大关系网入伙。”
林墨闻言微微眯起眼睛,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李书记的诚意我感受到了,但有些事急不得。京州这盘棋太大,贸然落子反而容易陷入被动。”
轿车缓缓驶入夜色中,车窗上霓虹灯的光影不断变换。林墨的思绪回到晚宴上李达康看似随意实则精妙的谈话内容。
这位李书记的每一句话都暗藏深意。特别是关于光明峰项目的讨论,这个总投资数百亿的标杆工程,已然成为李达康政治生涯的生命线。
作为京州市的重点项目,光明峰不仅将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更能显着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堪称检验李达康施政能力的试金石。
项目若成功落地,不仅能巩固李达康的民意基础,更能为其积累丰厚的政治资本,成为其晋升之路的重要跳板。
可以说,项目的成败将直接决定他能否顺利跻身副省长或省委副书记之列。
然而,即便一切顺利,李达康的政治天花板也相当明显。其仕途顶点最多只能达到常务副省长或京州市委书记兼省委副书记的位置。
至于省长一职,那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即便是现任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位置,他也难以企及。
以汉东省委书记一职为例,通常只有三种晋升路径:本省省长升任、异地省长调任或中央部委空降。
作为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高育良虽然在理论上存在直接晋升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考虑到汉东省作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重要省份,中央绝不会采纳赵立春推荐的人选,而必定会选派经验丰富的新同志出任省委书记。
因此,对高育良而言,省长已是其最佳选择,其次则是转任省人大或去政协当一把手。
虽然级别相当,但实权却大幅缩水,无异于提前进入状态。
所以坊间流传的高李配沙李配之说,不过是无稽之谈,不论是李达康还是高育良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