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狂喜后知后觉地汹涌而来,几乎将孙权淹没。他猛地一拳捶在车顶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却抑制不住脸上绽开的巨大笑容。
他没有明确的答应,但他给了机会!他指明了时间!
这比任何直接的“好”或“我喜欢你”都更让孙权激动。因为这符合澜的风格,冷静,克制,却留下了无限的可能。
自那次楼下“坦白局”后,孙权与澜的相处模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形成。
周三晚上,孙权精心挑选了一家氛围安静、菜品精致的书斋式餐厅,没有过于奢华,却处处透着雅致。
他提前到达,紧张得像是第一次约会的毛头小子,事实上,这确实是他们第一次明确意义上的约会
澜准时出现,穿着依旧简单,却比平时稍显正式一些。他看到孙权时,眼神平静,但孙权敏锐地捕捉到他耳根处一丝极淡的红晕。
晚餐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孙权收敛了平日的张扬,努力寻找着共同话题。
他们聊澜的项目进展,聊孙权最近遇到的一个有趣的商业案例,甚至聊到了各自喜欢的书籍和电影。
澜的话依然不多,但会认真倾听,并适时给出回应,偶尔还会提出一两个犀利的问题,让谈话不至于冷场。
孙权发现,褪去最初的偏见和对抗,澜的内里丰富而有趣。他的冷静源于强大的逻辑和洞察力,他的沉默之下是深邃的思考。每一次交流,都让孙权更深入地被他吸引。
结账时,孙权这次顺利抢到了账单。澜没有坚持,只是淡淡说了句“谢谢”。
送澜回家的路上,夜晚的风带着凉意。两人并肩走在澜家小区附近的人行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气氛安静而微妙。
“今天……谢谢你。”快到楼下时,孙权停下脚步,看着澜说道。他的眼神很亮,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
澜抬起头,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勾勒出清冷的轮廓。他的目光在孙权脸上停留片刻,然后轻轻“嗯”了一声。
“那……下次,”孙权鼓起勇气,试探着问,“还可以再约你吗?”
澜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侧过头,看向远处阑珊的灯火。
过了一会儿,他才转回头,看着孙权,眼神里带着一种复杂的、难以解读的情绪,但其中似乎有一丝……浅浅的笑意?
“如果孙总不觉得浪费时间的话。”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却让孙权的心跳瞬间失序。
“不浪费!绝对不浪费!”孙权连忙保证,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澜点了点头:“我上去了。”
“好,晚安。”孙权目送着他走进单元门,直到他的身影完全消失,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傻乎乎的笑容。
这不是梦。澜默许了他的靠近。
接下来的日子,孙权严格遵循着“争取机会”的原则。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信息轰炸,而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联系。
他会在澜熬夜做实验时点一份清淡的夜宵送到实验室,匿名,但澜肯定知道是他,会在下雨天提前问一句“带伞了吗”,会在看到有趣的学术文章时分享给他。
他们的“约会”地点也变得多样化。
除了餐厅,他们也会去听一些小型的音乐会,去看冷门但高质量的画展,甚至有一次,只是单纯地在图书馆各自看书,互不打扰,却有一种奇异的安宁和满足感。
孙权发现,和澜在一起,即使什么都不做,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充实。
他那些浮夸的社交圈和喧嚣的娱乐活动,渐渐失去了吸引力。他更喜欢和澜待在一起的时光,简单,真实。
澜的态度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不再总是被动回应,偶尔也会主动发信息,比如“这篇文献你看不懂的部分,我这里有个简化的注释版”,或者“周末天气不错,适合去植物园走走”。
虽然依旧简洁,但主动权的偶尔让渡,让孙权受宠若惊。
他看孙权的眼神,也不再是全然的无视或冷静的审视,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与……纵容。
他会默许孙权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得寸进尺,比如过马路时下意识地拉一下他的手腕,比如偶尔开玩笑地叫他“学长”,虽然会换来澜一个无奈的白眼。
一次,孙权因为一个重要的项目谈判压力巨大,连续几天熬夜,脸色很差。和澜一起吃晚饭时,他有些心不在焉。
澜看着他,忽然放下筷子,平静地说:“如果很累,可以不用勉强出来。”
孙权愣了一下,摇摇头:“没有勉强,就是想见见你。”
澜沉默了一下,然后拿起公筷,给孙权夹了一筷子他平时比较爱吃的菜。“先吃饭。”他说。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孙权的心瞬间被一股暖流包裹。他抬起头,看着澜平静的侧脸,忽然觉得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