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晋城接到陈帆的咖啡店邀约时,心里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最近几天,他在接送慢慢时,总能看到一位气质沉稳、目光始终追随着陈帆的陌生男士。从其他家长零星的闲聊中,他拼凑出了信息:陈翔,陈帆的初中同学,近期调回上海工作,巧合的是,他就住在陈帆家隔壁小区。
周六下午,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静谧的咖啡店里。
徐晋城到的时候,陈帆已经端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拿铁,一如她这个人,优雅、得体,提前规划好一切。她旁边的座位上,放着的正是那台记录着详尽“家庭合并方案”的ipad。
“慢慢爸爸,你来了。”陈帆微笑着示意他坐下,语气一如既往的从容,但细看之下,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
“陈小姐。”徐晋城点点头,在她对面坐下,点了一杯美式。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却并不尴尬,反而像是一种默契的铺垫。
“我想,你可能也看到最近出现在幼儿园附近的陈老师了。”陈帆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嗯,听说了,是你的老同学。”徐晋城温和地回应。
“是,陈翔。我们是初中同学,也是彼此的初恋。”陈帆轻轻搅动着咖啡,声音平和,“他之前一直在外地,妻子前年因病过世了,一个人带着女儿。这次回来,我们重逢了……他知道了我的情况后,很坦诚地表达了希望重新开始的意思。”
徐晋城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注意到陈帆在提及陈翔时,语气虽然理性,但眉宇间却少了一份之前面对他时的“评估感”,多了一丝淡淡的、属于她个人情感的柔和。
陈帆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徐晋城:“晋城,在考虑陈翔的提议之前,我觉得我必须先和你有一个明确的交代。我们之前……那种基于理性分析和为孩子创造最优环境的‘合作’尝试,我想听听你真实的想法。请你诚实地告诉我,抛开慢慢的因素,你对我,有没有产生过超出合作伙伴,或者说,超出朋友的感情?”
这是一个非常陈帆式的问题,直接、高效,直指核心。
徐晋城没有立刻回答,他抿了一口咖啡,认真地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放下杯子,眼神坦诚地迎上陈帆的目光。
“陈帆,你是一个非常优秀、非常有魅力的女性。”他语气诚恳,“说实话,和你相处,面对你的善意和优秀,如果说完全没有心动过,那是假的。尤其是在你为慢慢、为可欣,为我们可能构建的那个‘家’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和规划面前,我确实感到过温暖和触动。”
陈帆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但是,”徐晋城话锋一转,带着些许自嘲的笑意,“那种心动,可能更多是源于一种‘被照顾得很好’的安心感,或者说,是对你这种完美规划能力的一种欣赏和依赖。就像……就像找到了一个无比靠谱的cEo,可以放心把生活和未来交给她打理。”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可静下心来想,我似乎一直在被动地接受你的安排,从海洋馆到日程表。我感激你,也欣赏你,但那种……那种让我想要主动去规划、去冲动、去不计后果地靠近的‘非她不可’的感觉,我想,我们之间可能还欠缺一些。你很好,只是……我们或许更适合做彼此欣赏、互相信任的朋友和‘战友’。”
这番话说得坦诚而委婉,既表达了对陈帆的尊重和肯定,也清晰地划清了情感的界限。
陈帆听完,脸上并没有失落,反而露出了一个真正放松的笑容。她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个答案,或者说,徐晋城的坦诚,让她也卸下了一份责任和包袱。
“谢谢你,晋城,谢谢你的诚实。”她轻轻推过桌上的ipad,“这个,也该物归原主了。里面的日程安排,就让它成为我们为了孩子们共同努力过的一段有趣回忆吧。”
徐晋城接过ipad,指尖划过冰冷的屏幕,那上面曾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另一个版本的未来可能。他笑了笑,将ipad妥善地放进自己的包里。
“也谢谢你,陈帆。谢谢你对慢慢的疼爱,谢谢你的理性与坦诚。说真的,能和你这样沟通,是我的幸运。”徐晋城真诚地说,“陈翔老师……我虽然不了解,但听你这么说,感觉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你们有共同的过去,现在又面临着相似的境遇,恰好你们都姓陈,可欣也不用再改姓了,或许,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缘分。”
陈帆端起咖啡,浅浅地尝了一口,眼神望向窗外明媚的阳光,语气平和而坚定:“缘分这东西,确实很奇妙。过去我觉得一切都可以规划,但现在看来,或许留一些空间给意外和真心,才是对的。我和陈翔,需要时间重新了解,但……我愿意试试看。”
“祝你们幸福。”徐晋城举起咖啡杯,以咖啡代酒。
陈帆也举杯与他轻轻一碰,笑容温婉:“也祝你,早日找到能让你产生那种‘非她不可’的冲动的人。慢慢是个好孩子,她值得拥有最好的爱,你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微妙情愫、理性规划,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理解和祝福。咖啡的香气袅袅升起,阳光正好,一段基于“最优解”的关系悄然落幕,而两个家庭之间真诚的友谊,或许才刚刚开始。
离开咖啡店时,徐晋城感觉心头一阵轻松。
他回头看了一眼窗内依旧优雅从容的陈帆,知道她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更贴近真心的方向。而他自己的方向,似乎也在这次坦诚的交谈后,变得更加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