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澜伸出手与徐晋城轻轻一握,指尖微凉:“嗯~怎么不能是我呢……一直想再跟你好好聊聊,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合。”
她说着,目光略带调侃地扫了一眼不远处严阵以待的李恩菲和她的摄像机团队。
徐晋城内心os:李恩菲这丫头,居然把她请来了?这已不是惊喜,简直是惊吓级别的“王炸”!
直播间的弹幕在诺澜出现在镜头里的那一刻,已经彻底沸腾:
“卧槽!诺澜?!是我知道的那个诺澜吗?电台那个诺澜?”
“声音!就是这个声音!我大学熬夜写论文就听她的节目!”
“诺澜女神!她居然也来参加不心动挑战?李导牛逼!”
“等等,诺澜不是和曾老师是搭档……?这是要搞事情啊!”
“城哥明显愣住了!哈哈哈,沪上第一深情也有今天!”
“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声音治愈系女神 vs 慵懒深情包租公,配我一脸!”
李恩菲强压住内心的狂喜,拿着简易提词板上前,努力维持着“总导演”的威严:
“咳咳,两位,既然都认识了,那我们今天的‘不心动挑战’特别篇就开始吧!今天的主题是——‘声音的旅行,心灵的邂逅’!第一站,我们将前往诺澜小姐工作的地方,魔都人民广播电台,让徐先生体验一下电台主播的日常!”
这个安排,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
既能发挥诺澜的专业优势,又能将徐晋城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极大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翻车”可能性。
去往电台的豪华专车上,气氛微妙的安静。
徐晋城看着窗外,诺澜则低头翻阅着手中的节目稿,偶尔用笔标注一下。
最终还是诺澜主动打破了沉默,她笑着看向徐晋城:“不用紧张。电台直播没那么可怕,就当是和朋友聊聊天。恩菲跟我说了,你平时也喜欢音乐,还会萨克斯和二胡?”
“略懂皮毛,在老年大学混日子学的。”徐晋城谦虚道,心里却对诺澜的细心有些讶异,李恩菲连这个都告诉她了?
“老年大学?”诺澜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很有意思的选择。看来你是个很懂得生活,也很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
“只是比较懒,找个地方消磨时间而已。”徐晋城习惯性地用“懒”来掩饰一切。
他发现和诺澜交谈很舒服,她不会过分热络,也不会冷场,总能找到恰当的话题,并且善于倾听,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松弛感。
这和陈静韵的精英压迫感、李雨晴的艺术疏离感、苏晓的专业关怀感都截然不同。
到达电台,熟悉的环境让诺澜更加自如。
她熟练地和同事们打招呼,并向徐晋城介绍着电台的各个部门。
而当她坐在主播台前,戴上耳机的那一刻,整个人的气场瞬间发生了变化。
温和依旧,却多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专业与专注的光芒,仿佛这个小小的播音间就是她的绝对领域。
“好,晋城,准备好了吗?我们马上要进入直播倒计时了。”
诺澜调整了一下麦克风,对坐在对面嘉宾席、显得有些局促的徐晋城投去一个鼓励的微笑,“别担心,跟着我的节奏就好。今天我们就聊聊……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如何寻找内心的‘慢生活’。”
这个主题,简直像是为徐晋城量身定做。
片头音乐响起,诺澜流畅地说完开场白,然后自然地将话题引向了徐晋城:“……所以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一位非常特别的嘉宾,他就是最近在网络上一不小心就火了,被大家称为‘沪上包租公’的徐晋城先生。晋城,欢迎你。”
一声自然而亲切的“晋城”,让徐晋城心跳漏了一拍,也让直播间外的李恩菲激动地握紧了拳头——有戏!
起初,徐晋城确实有些放不开,回答问题时带着明显的“网红采访”腔调,诸如“我觉得慢生活就是顺应本心”、“陪伴家人很重要”之类的标准答案。
但诺澜并没有让他停留在表面,她像一个高超的引导者,用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问题,不着痕迹地挖掘着他真实的一面。
“哦?顺应本心?可我们都知道,完全顺应本心其实很难,总会有很多外界的干扰。比如,你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博主,如何平衡这种被关注和内心想要的‘慢’之间的关系呢?”
“你说陪伴家人,我很好奇,在和你女儿慢慢的日常相处中,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之前所有的忙碌和所谓的‘成就’,都比不上那一刻的平凡温暖?”
这些问题,问得徐晋城不得不放下客套,陷入真正的思考。
他谈起有一次慢慢发烧,他整夜没睡守在床边,看着女儿睡梦中还抓着他手指的小手,觉得那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责任;
他谈起在老年大学吹萨克斯,虽然技艺粗糙,但和一帮老爷子老太太在一起,那种纯粹为喜爱而投入的氛围,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真实。
他的语速渐渐慢了下来,不再是背诵台词,而是带着回忆的温度和情感的流露。
透过清澈的玻璃,诺澜专注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欣赏和鼓励,不时地点头回应,或是发出一声会心的轻笑。
她的声音通过耳机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如同最温柔的伴奏,引导着他内心真实的旋律。
高潮发生在一个意外的听众来电环节。
一位自称“迷茫的三十岁”的男听众打电话进来,声音沮丧:“诺澜老师,徐先生,你们好。我很羡慕徐先生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工作不上不下,感情没着落,家里催得急,觉得人生很失败,完全找不到方向。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太过真实,也太过沉重,瞬间让直播间的气氛变得有些凝滞。
徐晋城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这种宏大的人生议题,似乎不是他一个“包租公”能轻易解答的。
就在这时,诺澜温柔却坚定地开口了,她的声音透过电波,传递出一种沉静的力量:
“这位朋友,谢谢你的信任。
首先,我想告诉你,感到‘迷茫’并不可耻,这几乎是每个成年人都会经历的状态。
我们常常被社会时钟推着走,多少岁该有什么,仿佛落后一步就是失败。但人生不是标准化生产线,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节奏。”
她顿了顿,继续道:“徐先生现在令人羡慕的‘慢生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相信他也经历过摸索、选择,甚至可能是放弃。
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哪怕暂时看不到清晰的未来,也能在当下这一刻,做一点能让心安静下来的小事。
比如,认真吃一顿饭,专心听一首歌,或者,就像晋城刚才提到的,珍惜和亲人相处的平凡时光。
方向,有时候不是找到的,而是在一步步往前走的过程中,慢慢清晰的。”
诺澜说完,自然而然地看向徐晋城:“晋城,你觉得呢?在你看似‘躺平’的生活选择背后,有没有过类似的挣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