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修炼,早晨太阳升起后,凝练日光精魄。
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如今凝练一滴日光精魄只需半个时辰即可。
花费半刻钟炼化后,秦寿在坐在院子里喝着茶,考校马跃炼器知识。
自从六岁检测天赋练武开始,传授知识的阶段不同,马跃有时候每天会来,有时两三天来一次,一般不超过十天。
他的练武天赋上等,普通资源供养,有一些希望修炼到五脏境,在普通人中已经是极佳的天赋。
这和小时候秦寿温养过他的身体,服食过一些促进发育的丹药有关,不然他的资质应该只是中等,不过就算这样,也属于是基因突变了。
秦寿还意外发现,村里近些年的新生儿在身体和智力方面,都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
一方面应该是受到阵法影响,环境改善,促进了人的正面发育,另一方面,则和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有关。
当时检测了马跃的资质,询问过马大虎夫妻的意见,得知秦寿居然是武者,而且准备传授马跃功法,高兴的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实当初没有参军练武,一直是马大虎心中的遗憾。
后面随着儿子长大,他还和王大锤说过这事,但军队的功法,不要说传给外人,就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传授不了。
为此他还很沮丧,决定攒银子送儿子去镇上的黑虎武馆习武,但没等马跃到练武的年纪,黑虎武馆就不开了。
就在他以为儿子再也没有练武的机会时,秦寿的一番话让他一颗心升入天堂。
既然准备带马跃踏上武道,秦寿从教导之初,就秉着负责的态度。
先是为马跃使用法力洗筋伐髓,打通全身经脉,又根据他的体质,创造了一门足以修炼到大宗师的功法。
此后马跃的修炼之路一路顺遂,十六岁踏入五脏境,年前不满十八岁就突破了先天。
除了武道,秦寿从小还教导他其它知识,通过尝试后,发现他对符道、丹道和阵道都没什天赋。
好在炼器方面还算可以,后续的学习就朝这方面发展了。
秦寿对马跃如此上心,起点是马家母子救过他和原主两条命的恩情,后面就是相处出感情了。
人非草木,十几年教导,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莫说是一个人,养一只狗,一盆花,意义也是不一样的。
“小叔,我画好了,你看看。”把纸张交给秦寿,浓眉大眼的马跃有些紧张起来。
将纸上的器纹扫了一眼,秦寿点头说道:“没有错误,从明日起教你使用精神力铭刻器纹,以及真气在材质中的梳理和传导方法。”
“好!”马跃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不枉他有时间就练习。
懂事后,随着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多,他越来越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尤其是他和小叔之间的差距,都不是词语可以形容出来的。
所以他一直很努力,知道自己是魏国年纪最小的先天,也没有一点骄傲。
见过望不到顶的山,不至于跨过一个小土丘而生出骄傲。
学习的事情结束,马跃放松了不少,和秦寿聊起家常,一张嘴趴趴说个不停,和小时候一模一样,秦寿偶尔回一句。
小院起了微风,阳光正好。
哒哒哒的脚步声突然从门外响起。
马跃起身朝外一看,说道:“小叔,是童大哥。”
“你去把人请进来。”秦寿早就知道了,想要穿过医馆进入小院,除了少数几个有权限的人,其它需要秦寿主动放行,不然只会在竹林外打转。
没一会,阿童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两包糕点和一条鱼。
“秦大夫,得了两条江团,送过来一条给您尝尝。”
“坐,那我可有口福了。”秦寿笑着说。
从离开本草堂后,他和阿童一直都有联系,两人基本每年都会见上几面。
于常人来说,这样的关系不算亲密,但在秦寿的人际关系网中,阿童已经是能排进前十的人了。
最初是秦寿重病离开本草堂,念及秦寿的为人和那几个月毫不吝啬的教导,阿童放心不下,来了湾儿村好几次,两人的交情就这么开始了。
其实在秦寿的视角,那根本算不上什么教导,本草堂的大夫对抓药的药工,普及一些药理知识是工作内容,只有真看中了某个药工,才会传授正经的医术。
因为阿童负责自己的生活琐事,为人品行也不错,又上进,秦寿报之以琼瑶,难免会多说一些。
后来阿童被林元收为徒弟,秦寿这边也会不时候开个小灶,在五年前就成了本草堂的坐堂大夫。
“刚我看门前有一大片大豆,是新改良的品种?”阿童随口问道。
因为现在根本还没到播种的时候,门前那一片却像已经生长了两三个月的样子。
至于反季节,在秦寿这儿已经见怪不怪。
“成熟后还能赶上今年的春耕,你要不要来点试试?”秦寿说道。
“那敢情好啊。”
“我先猜一下,亩产也翻倍了吧?”阿童笑着说道。
他很长时间在秦寿面前都很拘束,尤其是改良麦种和稻子传播天下,朝廷被秦寿一次次加封那段时间,拜访的都是大人物,秦寿不堪烦扰,六七品官都被拒之门外。
那时候他已经很长一段没有见过秦寿了,想登门,但又胆怯不敢。
还是秦寿发觉他很长时间没来,登门拜访,才解了他的心结,在那以后,他在秦寿面前就彻底放开了。
“嗯,一点二倍左右,亩产能达到三百斤上下。”秦寿点头。
“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但你说出来后,我还是感觉很不可思议!”阿童满眼崇敬看着秦寿说道。
“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一年遇上洪涝,家里两亩豆田,总共收了一百一十斤豆子。
那一整年,几乎每天都要饿着肚子睡觉,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灌一肚子水,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清晰记得那种肠子痉挛的感觉。”
“……”
两人想到什么,就聊什么,时间很快到了午饭时间。
秦寿亲自下厨,阿童和马跃打下手,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饭。
吃完后,阿童拍了拍肚子道:“总感觉你这儿的饭和菜都比别处好吃。”
“那可不是,小叔这儿啥吃的都香!”马跃附和。
“你小子口福不浅,能经常过来蹭饭。”阿童开玩笑说道。
午饭后,到了看诊时间。
因为改良农作物种子,导致名声大噪,有一段时间,前来求医的人用人山人海说都不为过,完全看不过来的。
和治病救的人相比,改良出一种粮食作物种子,能救活的人数量呈几何倍增长。
朝廷想要秦寿专心改良作物,那么多人秦寿自己也看不过来。
问过秦寿的意见后,朝廷出面限制了有关秦寿医名的传播,并且下令,除了青林镇人士,其它得是治不好的疑难杂症才能到秦寿那试试,如此才限制了看病的人数。
太远的地方不说,那段时间附近镇子和周边县的人,很多说是来看病,其实是来瞻仰秦寿的大容来了。
阿童特意空了一天来拜访秦寿,吃完饭没急着走,帮助秦寿做些打杂的事。
秦寿遇到一些在阿童能力范围的疑难杂症,也会让他看着学习一下。
日头渐渐偏西,在秦寿的目送下,阿童驾着马车消失在村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