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贾家就热闹的多了,回来的贾张氏就一直在屋里嚎叫,不要去乡下劳改。
哪怕只是去劳改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对她来说都是极大的煎熬,哪有待在四合院里舒服?
在这个四合院里,在贾家,洗衣做饭,甚至带孩子都是秦淮茹的事,贾张氏哪里会沾手?
贾张氏每天都是吃了睡,睡醒了再吃,实在无聊还可以去院子里找其他大妈们唠唠嗑,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惬意。
若是去乡下劳改,那就要去干活了,还要和农村那帮泥腿子们一起干活儿,她哪里会愿意?
只是贾张氏待在四九城这些年,就连她自己都快忘了,其实她自己也是农村的人,户口都还在贾家村。
早年的时候,其实贾张氏是可以把户口迁到四九城的,可为了村里的那块地硬是舍不得转户口。
贾张氏不仅自己不转户口,也不让秦淮茹转户口。
结果国家政策一变,农村所有土地收归集体,以前她可以靠村里那块地获得一些好处。
现在好了,农村的土地归集体以后,她啥也没捞着。
而城里也实行了计划经济,只有城市户口的人才有定量,而贾张氏和秦淮茹不是城里的户口,自然没有定量了........
贾东旭听着贾张氏的嚎叫,心里也是烦的不行,因为他也要在接下来扫半个月的公厕。
这年代的公厕也叫旱厕,每个坑位下面都挖的极深,小孩们害怕掉下去,一般都不是在坑位上拉。
而是选择在公厕外面拉,再加上坑位里面一节一节跟个火车皮似的。
这样的工作量,想想贾东旭就感到头疼,因为他不仅要清扫里面的,还要清扫外面的。
这么大的工作量,他感觉半个月下来,自己都不一定吃的消,毕竟他白天还要到厂里干活儿。
所以。
面对贾张氏的嚎叫,他压根儿没心情去安慰这个母亲........
见到贾东旭无动于衷,秦淮茹只好自己出马,安慰贾张氏了。
“妈,下乡劳改也就半个月的时间,忍忍就过去了!”
虽然嘴上是这样安慰着,但秦淮茹比谁都高兴贾张氏去乡下劳改。
贾张氏天天在家里只知道吃,一个人抵得上几个人的饭量,关键一点儿活儿都不干。
好吃懒做、还嘴馋的不行,这就是秦淮茹对贾张氏的评价。
“啪”的一声,贾张氏反手给了秦淮茹一个耳光,骂道:
“你个扫把星,赔钱货,你是不是早巴不得我去乡下了?”
秦淮茹虽然是这样想的,但怎么可能说出来,捂着自己的脸委屈道:
“妈,你冤枉我,我怎么可能这么想?”
就在贾张氏还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贾东旭说道:
“行了,都安静一下,这次的事要怪就怪周振华和傻柱那两个王八蛋。
以后找着机会,我一定让他们两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句话成功转移了贾张氏的矛盾,也让她不再嚎叫了,心里开始不断的咒骂周振华和傻柱。
至于贾张氏抽了秦淮茹一巴掌的事,贾东旭提都不提,毕竟他自己今天晚上也抽了自己媳妇一巴掌来着。
秦淮如一天被抽了两巴掌,也不敢有多少想法,在她看来能嫁到城里就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
可不能惹恼丈夫和婆婆,不然被赶回秦家村,那得多丢人........
........
阎家。
阎埠贵则是在和自己的几个子女交代,以后没事千万不要去招惹周振华。
因为今天的事,他已经隐隐的看出了一些门道,王主任的处罚看似公正。
实际上屁股早就歪在了周振华那边,要不然她为什么只抓着贾张氏宣扬封建迷信这么一件事?
毕竟是周振华先动手打了人,光是看着贾张氏那张猪头似的脸,就能知道当时周振华下手有多狠了。
可是最后的结果呢?人家周振华屁事儿都没有。
连一句口头警告都没有,相反,对面的三人,除了贾张氏和贾东旭被罚。
就连易中海这个王主任任命的联络员都被罚了,从以上的种种信息,阎埠贵有了一个猜测。
那就是周振华在街道办有些关系,说不定在派出所也有点儿关系。
毕竟那两个公安,对王主任的处罚,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再联想到周振华是从部队退役的,而街道办和派出所里,大多数人也都是从部队过来的。
这就不得不让阎埠贵朝这个方向想了。
当然。
这些也都是阎埠贵自己的猜测,至于真相如何还有待考证。
但阎埠贵也留了一个心眼,在没有摸清周振华的底儿之前,千万不要招惹他。
若是周振华知道阎埠贵的想法,一定会感慨,不愧是读书人,心眼子就是多........
........
后院聋老太太这边。
一大妈过来收拾完聋老太太吃完饭的碗筷后,和聋老太太说起了今天院里发生的这件事。
聋老太太听完一大妈的讲述以后,叹了一口气道:
“我早就和老易说过,贾东旭不是最好的养老人选,选择柱子不知道比贾东旭强多少。
现在好了,他为了贾家,这下算是和柱子闹翻了,以后想要修补关系可就不容易了。
尤其是柱子的舅舅周振华也回来了,为了贾家和他们闹翻真是太不值当了!”
一大妈也跟着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她和聋老太太的想法不谋而合。
两人都认为傻柱作为养老人选比贾东旭要强,或许这也是一大妈总喜欢过来找聋老太太聊天的原因........
一大妈不知道的是,其实聋老太太还有别的想法,那就是刚刚回来的周振华。
说实话。
对于刚回到四合院的周振华,聋老太太是不欢迎的。
因为以前的傻柱虽然做事冲动,但心眼不坏,这样的人是很好拿捏的。
但聋老太太通过一大妈讲述的,今天几人短短的一次交锋,就知道周振华的不简单。
或许是当兵这么多年,磨练出来的这样的性格。
但这对聋老太太来说,可不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周振华只要住在四合院。
就不会看着傻柱被轻易拿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能把周振华赶走。
虽然聋老太太的养老,是靠着易中海和一大妈在管着。
但她还是希望易中海能把傻柱拉到他们养老的这艘大船上,谁让傻柱的饭做的好吃呢!
聋老太太也是一个嘴馋的主儿,在她看来,易中海给她养老,傻柱负责给她做饭。
这就是最理想的养老状态,所以作为傻柱舅舅的周振华看着就碍眼的紧了,能赶出四合院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