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批鞋子完工
经过几天几夜的连轴转,嫂子学院的第一批五十双布鞋终于堆在了桌子上。整整齐齐,鞋面绣着花,鞋底厚实结实。嫂子们看着成果,眼睛里都闪着光。
“哎呀,这要是能卖出去,咱可就算是真正开张了!”
“手都磨起泡了,可值!”
男人们也凑上来看,挑起鞋子翻来覆去打量。有人忍不住说:“这鞋子看着跟城里卖的一样,甚至还结实!”
二、第一位顾客
消息传开后,镇上供销社的小贩老赵来了。他是个精明人,挑货眼光刁钻。嫂子们都屏住呼吸,看他一双双检查。
老赵捏着一双鞋底,用力一掰:“嗯,结实。”
再摸摸针脚:“针脚密,绣工也好。”
可他很快又皱起了眉:“不过啊,这颜色搭配不够新鲜,城里人怕是要嫌土。”
这话像一盆凉水泼下去,嫂子们脸上的笑意僵住了。
三、争论与自信
有人小声嘀咕:“咱们就是农家媳妇,哪懂那些城里人的讲究。”
有人却不服气:“可这鞋是实用,穿着舒服耐穿,不比那些花哨的差!”
玉华笑了笑,没有急着解释,只拿出一双自己设计的鞋,鞋面上绣着一只精致的喜鹊,颜色明快却不俗气。
“老赵,你看看这双,要是放到你柜台里,会不会有人买?”
老赵眼睛一亮:“咦,这个倒是好看!要是多做这种花样,肯定能卖!”
四、质量风波
然而就在大家松了口气时,一个嫂子突然喊:“不好!有一双鞋底开线了!”
众人一看,果然,鞋底的线没缝紧,竟然被扯开了一道口子。
一下子,整个院子都安静了。有人紧张地看向老赵,生怕他转身就走。
老赵“嘿嘿”一笑:“女人们,生意可不是光靠一时好看,要真有开线的,顾客就会退货,你们还得赔钱呢。”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心。
五、重新打气
嫂子们一个个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其中还有人忍不住抱怨道:“是不是咱们动作太快了,没有仔细盯着啊?”然而,玉华却并没有责备任何人,反而微笑着安慰道:“没关系啦,毕竟这才是第一次嘛,哪有不出点差错的呢?不过这样也好,正好给我们提个醒——以后啊,质量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才行呢!”
说罢,玉华又轻轻地拍了拍桌子,继续给嫂子们鼓劲道:“姐妹们,咱们做鞋子可不单单是为了混口饭吃哦,更重要的是要让人家一穿上咱们做的鞋子,就立刻能记住‘这是嫂子学院的鞋’!所以啊,咱们得把鞋子做得精致些、特别些,要让人穿了一次之后,就再也舍不得换别的鞋子啦!”
听到玉华这么说,嫂子们的眼神一下子又重新亮了起来,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信心。
这时,老赵见嫂子们如此有干劲,也不禁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道:“嗯,既然这样,那我就先拿二十双鞋子去试试看水吧。要是卖得好,我自然会再来拿货的。不过呢,下次你们可得多做一些新鲜的花样出来哦!”
嫂子们齐声应下,心里激动得快要跳出来——第一单,终于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