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玉华的新动作
技能考核结束后,嫂子们心气上来了,干劲比前段时间强多了。可赵玉华心里明白,这股劲儿要是没有组织,很快就会散。
她翻着笔记本,画了几个圈,思量再三,提出一个新制度:
——把嫂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队长”。
小队长负责带人、分工、检查质量,最后再把成果交到嫂子学院的“总账房”。
一听这个消息,嫂子们立马炸了锅。
二、嫂子们的反应
有人眼睛一亮:“这好!能带一组人,多有面子!”
也有人嘀咕:“小队长?那不就相当于管人了?怕是又得有人来耍威风。”
还有人小声问:“是不是又要按谁和玉华亲近来分?”
气氛有些微妙。
赵玉华见状,笑了笑:“这次不靠谁和我熟,也不靠谁嘴巴会说,全靠实力!小队长的选拔,分三条:
第一,手艺得过关;
第二,责任心要强;
第三,能带人,愿意帮别人。”
三、小队长的角逐
比拼那天,嫂子们全都来了,院子里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第一项——手艺比拼。
每个候选人都得当场做一件小件,被评审嫂子们现场打分。
“这针脚真齐!”
“她这个转角没处理好。”
议论声不断,嫂子们评得也公道。
第二项——责任考验。
赵玉华故意让几个“学员”提出问题:针断了怎么办?布料不够怎么办?小孩突然哭闹怎么办?
有的人愣住,不知怎么回答;
有的人立刻说:“针断了我有备用的!”“布料不够先调整方案!”“小孩哭了先安顿好,再接着干!”
嫂子们心里有杆秤,谁靠谱一眼就能看出来。
第三项——带人测试。
赵玉华分了几位“不会做”的嫂子,让候选小队长去教。
有的人急脾气:“哎呀你咋这么笨!”
有的人耐心十足:“别急,我手把手带你。”
一番下来,嫂子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四、初代小队长的诞生
经过三轮角逐,最终四位嫂子脱颖而出。
李嫂稳居第一,大家心服口服。
另外三位,也都是在嫂子群里口碑不错的,没什么异议。
赵玉华把名单一公布,嫂子们纷纷鼓掌。
她顺势宣布:“从今天起,咱嫂子学院正式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队长带十来个人,活儿按组分配,奖金也按组结算!”
嫂子们顿时兴奋起来,四个小队长更是精神抖擞,满脸自豪。
五、暗流涌动
可就在大家欢喜时,角落里几个嫂子面色不大好看。
其中一个低声说:“凭啥是她们?要不是我那天手忙脚乱,怎么可能轮不到我?”
另一个冷笑:“哼,等着吧,能坐上小队长的位子,就能被人盯着。出点差错,看她们怎么下台!”
赵玉华没听见这话,但直觉告诉她:分组制是个进步,也必定伴随着新的矛盾。
她心里暗暗打定主意:
“嫂子学院,绝不是谁的私家地盘,而是大家的。既然要走正规路子,就得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