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音的出现,在军属区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有人暗地里打听她来医院多久;有人故意在沈知秋面前“感慨”:军区排长配个女医生才叫门当户对;更有人直接向顾母暗示:
“啧,知秋是好姑娘,但要说配得上战霆,那沈家小姐才是真正的‘正配’啊。”
—
顾母表面没说什么,心里却开始微微打鼓。
她原本就是传统妇人,最看重门第、礼仪、本分。尽管如今已认可沈知秋的为人,但沈嘉音的回归,仍不可避免地让她心生比较。
尤其这天傍晚,顾母从外面买菜回来,看到沈嘉音站在医院门口,被几个战士簇拥着问医问诊,文雅温婉,风姿动人。
她轻声一叹:“嘉音姑娘……是真的好。”
—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准备享用晚餐。顾母突然话里有话地对儿媳沈知秋说:“秋儿啊,你最近是不是胖了点呀?女人还是要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要懂得自律,不然男人很容易看腻的哦。”
沈知秋听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还是微笑着回应道:“妈,我会注意的。”
然而,顾母并没有就此打住,她接着说:“还有啊,家里这些缝缝补补的活儿,你是不是可以再学得精细一些呢?你看人家嘉音姑娘,那一双手啊,真是巧得很呢!”
听到这里,一直沉默的顾战霆终于忍不住了,他直接打断了母亲的话:“妈,知秋已经够好了。以前她给我们缝裤子、补棉袄,都是为了咱们这个家,您怎么能这样说她呢?”
沈知秋感激地看了丈夫一眼,然后轻声说道:“妈说得对,我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她知道,婆母之所以会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是被一些外人的闲言碎语所影响。她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婆母起争执,因为这样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所以,她选择了默默忍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她相信,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那些流言蜚语自然就会不攻自破。
—
第二天,沈知秋一早去菜市场买了牛骨和黄豆,回家炖了一锅清补骨汤。厨房弥漫着浓香,邻居路过都忍不住探头看。
随后,她又借了邻里家的缝纫机,把旧床单翻改成了漂亮的新桌布,边角缝得细致又牢实。
更重要的是,她在副业合作社里提出新一轮产品分类建议,计划将布料分档处理,做成“军属特供”牌子。
不仅能提升收益,还能带动军属们就业,被几位老军嫂连连称赞。
—
这些事很快传到了顾母耳里。
晚上,她默默看着沈知秋熟练地缝着口罩样板,眼神微微动容,终于说:
“秋儿,你别理我那天说的胡话。你是个实在能干的姑娘,是我多心了。”
沈知秋一笑,语气温柔:
“妈,家是咱共同守的。我理解你担心我跟战霆走不长远。但我想说,他是我认定的人。只要我还在这家一日,我就不会让你为我丢脸。”
顾母眼眶微红,伸手握了握她的手。
—
另一边,沈嘉音也听说了沈知秋的“表现”,嘴角轻轻一勾。
“挺会争宠。”
她没料到自己“温柔一刀”没起效果,反倒激发了沈知秋的韧劲。
但她不急。她知道,军属区真正的“战场”,不是明枪,而是暗斗。
她会等下一个机会。
—
本章要点:
顾母被外界言论影响,对沈知秋产生动摇;
沈知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担当;
婆媳矛盾解开一环;
沈嘉音开始真正意识到“这场争夺”远比她想象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