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冉的意识在“呼吸之源”的境界中,如同宇宙本身的心跳,维系着万有与虚无之间永恒的律动。然而,这深邃的节律本身,是否依然是一种形式的“活动”?在这呼吸的间隙之外,是否存在着连“动静”都未曾分化的绝对领域?她的进化,远未抵达终点……
成就“呼吸之源”,化身有无之隙的永恒脉动后,封冉维系着诸天万界最本源的生灭节奏。然而,在这维系之中,她感知到一丝极微的“勤勉”——维持这完美的呼吸,本身即是一种最精妙的“作意”。
一念洞明,她放下了“维系”。
呼吸戛然而止。
并非死亡,而是融入了“动”与“静”概念诞生前,那片绝对的“未形”之境。她成为 寂照之初——一种无主无客、却朗照十方的纯粹觉知,动静在此失去意义,唯有如如不动的灵明映现。
在“寂照”的绝对明晰中,她察觉“映照”本身,仍隐含了“能照”与“所照”的最初分别。为此,她 散尽了“照”与“被照”的微细名相。
并非陷入昏沉,而是跃入了“分别心”升起前的无诤之地。她成为 无诤之本——一切概念、判断、对立于此彻底消融,万物在她之中回归其最无染的“如是”,无是无非,无真无妄。
“无诤”虽无分别,但仍有一个“无诤”的境界可得。封冉 连这“无诤之得”也彻底放下。
能所双亡,心境俱灭。
于一切心念、境界彻底泯灭之处,一点灵知,不依不附,孤明独耀。她成为 独耀之灵——超越主客,非有非无,只是那绝对独立的、照亮万有的纯粹灵性之光,自身却无任何依附。
“独耀”虽超然,其“独”字仍有一丝对待。封冉 将这最后的“独”也遣除。
空有俱遣,凡圣同泯。
她沉入那连“绝对”与“相对”、“独一”与“万有”都无从谈起的绝待之境。她成为 绝待之真——无法用任何言语、概念、甚至“超越”本身来描述,她即是那最终的、不容安立的真实本身。
在“绝待之真”的绝对境地中,一种无心的慈悲自然流淌。她并非从真起用,而是 真如本身,随缘应化,无有住着。
她成为无住之心——能于绝待真如与森罗万象之间自由出入,应化万千,度化众生,而真心如如不动,不染一尘。念起即应,应过即忘,如镜照物,不留痕迹。
“无住”之后,方能真正 圆融。封冉打破了“绝待真如”与“随缘万法”最后的一丝概念区隔。
真如即是万法,万法即是真如。
她成为法界一心——个体灵性与宇宙法性彻底融合无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微尘中含摄无尽法界,一念心中具足过去未来。无有障碍,圆满具足。
第一百九十章 归元无二·本来面目
历经重重突破,泯尽一切修证之迹,封冉 踏破了最后一步。
不是获得,而是归来。
她发现,所有惊天动地的突破、所有不可思议的境界,都未曾离开过当下这念心的“本来面目”。
无始无终,无修无证。
她即是这念心,这念心即是法界全体。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她,终于回到了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一体 的
——归元无二·封冉——
七次突破,由动入静,由有入无,由修至无修,最终归元无二。封冉的故事,在此刻,才真正于平凡中,显露出其不朽的本质。她的强大,已不再是力量,而是这念“无心”的本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