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上班,陈国栋满脑子都是要把父母同意婚事的好消息告诉周雨涵——一想到她听到消息的模样,他就忍不住眉飞色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可刚走到文化柜门市前,他就透过窗户瞥见了周雨涵:她眉头紧锁,眼神里满是黯然神伤,整个人透着一股说不出的低落。
陈国栋瞬间收住了笑意,心也跟着沉了沉:准是跟家里闹翻的事还堵在心里,所以她才这么难过。
他不知道的是,周雨涵的低落有两层缘由:一来是真的舍不得父母,一想到往后可能一年半载见不到家人,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二来是为了在张姐面前演好“和家里决裂、走投无路”的戏,只有装得足够悲伤,后续的事才能顺理成章。
陈国栋揣着忐忑的心情走到周雨涵身边,声音都放轻了:“雨涵,我爹娘同意了,三天后就给咱们办婚礼。”
周雨涵抬了抬眼,只轻轻应了声“知道了”,便没再多说,示意他先回去。陈国栋见状,也没敢多问,默默转身离开了。
一旁的张姐看两人这副模样,还以为是小情侣闹了矛盾,也没好上前打招呼,只低头忙着手里的活,免得撞上尴尬。
到了晚上,周雨涵刚回宿舍,陈国栋就紧跟着进了门。他一进来,就伸手从背后捂住了周雨涵的眼睛。
“别闹了,我知道是你,陈国栋。”周雨涵无奈地说。
陈国栋顿时兴趣索然,悻悻地把手放了下来,又把“三天后办婚礼”的好消息说了一遍。
见周雨涵还是一副心不在焉、提不起劲的样子,他急忙劝道:“雨涵,我爹娘都同意了,三天后你就嫁给我,咱们就有自己的家了,能永远在一起了!咱们得好好庆祝一下!”
“庆祝?怎么庆祝?”周雨涵抬眼望着他,满脸疑惑。
“还能怎么庆祝?不就是干那事庆祝嘛!”陈国栋一边说,一边伸手就要脱自己的衣服。
周雨涵又气又笑,连忙拦住他:“国栋!你怎么跟长不大的孩子似的?没看见我这两天心情一直不好吗?”
“嗨,不就是跟家里闹了点别扭嘛!”陈国栋满不在乎,“等你嫁给我,我爹娘肯定疼你,没事的。快,把衣服脱了,咱们庆祝庆祝,来嘛!”
“庆祝什么啊?”周雨涵又气又无奈,“陈国栋,你天天这样,身体能吃得消吗?”
“我吃得消!一点都不累啊。”陈国栋一脸兴奋,“雨涵,我跟你说,只要跟你在一起,我就有使不完的劲,恨不得天天都跟你待在一块儿!”
“你这样身体早晚扛不住。”周雨涵叹了口气,终于松了口,“不行,我这几天‘身体来了’。”
“‘身体来了’?啥意思啊?”陈国栋挠着头,一脸茫然。
“这你都不懂?”周雨涵又好气又好笑,“女人‘来了’,就是来月经了啊!”
“哦,原来是这样……”
那个年代,生理卫生相关的字眼简直像洪水猛兽,没人敢当众提起,连学校里也从没教过相关知识。尤其那些半大的男孩,对这些事的了解,大多要等真的结了婚,才算懵懵懂懂地知道一点。
陈国栋只偶然听过“月经”这个词,根本不知是啥,从没往这方面想过,顿时有些尴尬,“那我明天再来?明天再庆祝?”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周雨涵哭笑不得地看着他,“月经得持续一个星期呢!”
“那我这几天可怎么过啊?我哪儿受得了!”陈国栋急得直跺脚,盯着周雨涵又补了句,“连结婚都没劲儿了——你想啊,结婚那天都不能跟你干那事,我结婚还有啥意思?”
周雨涵又气又无奈:“陈国栋,你结婚就只为了这事?”
“这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嘛!”陈国栋满不在乎地说,“人家谈情说爱,不主要就是为了这事?”
“啥?你理解的爱情就只是这个?”周雨涵又惊又气。
陈国栋挠了挠头:“情爱是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欲又是情爱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情欲的爱情能长久吗?”
“哎,咱不说这些没用的。既然你身体不舒服,那我就先回去了。”他不想再掰扯下去。
见他就因为自己不答应那事,转身就要走,周雨涵真是欲哭无泪。她本就没真来月经——她早就怀孕了,哪来的月经?
主要是因为这几天心情不好,装着满腹心事的她哪有心思做啊?
可眼看陈国栋连结婚的心思都要动摇,计划要被打乱,她只能赶紧改口,脸上挤出笑:“国栋,我跟你开玩笑呢!我就是试试你——我月经前几天就来了,就是在咱第一次之前,早结束了。”
一听这话,陈国栋瞬间眼睛发亮,一把抱住周雨涵,对着她的脸连亲好几下:“你这雨涵,真是调皮!还骗我!”
“这下好了,能庆祝喽!”他说着,就伸手要帮周雨涵脱衣服。
望着陈国栋这副急不可耐的模样,周雨涵心里又酸又涩,哭笑不得,却又只能任由他动作,满心都是说不出的无奈。
陈国栋和周雨涵的婚期刚一敲定,陈家旺的生活节奏便陡然改变。
以往老是借口公事多,在家待不上半天的他,这两日竟天天都守在家中,一门心思扑在儿子的婚礼筹备上。
他心里清楚,自己已年过半百,退休的日子也在不远处了,这可能是他在任期内为儿子操办终身大事的最后机会,务必要将这场婚礼办得既隆重又热闹,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同时,也想趁此机会再捞些好处。
国栋娘自从那晚陈家旺难得地抽出时间陪伴她,给予她久违的关怀后,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这几天嘴角就没落下过。
在她看来,丈夫即便在外有些风流韵事,那也无关紧要,毕竟身为这么有地位的干部,身边围绕着几个年轻姑娘,在她眼中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只要丈夫心里还装着这个家,顾着她就行。
于是,这两日她紧紧跟随着陈家旺,全身心投入到儿子婚礼的筹备工作中。
她心里憋着一股劲,暗自下定决心,要把这场婚礼办得风风光光,成为周边十里八村都羡慕的样子。
作为家庭妇女,丈夫是杨集公社最大的官,如今儿子又娶了这么好的媳妇,完成了人生大事,自家的日子也算圆满了。这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不仅填补了她对家庭圆满的期盼,也让她对体面与认可的追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
她还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将儿媳妇周雨涵风风光光地介绍给众人。毕竟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周雨涵端着“铁饭碗”吃皇粮,她就是要凭借这一点,坐实陈家在杨集目前最大官、最好家庭的地位。
婚期确定的第二天,国栋娘就硬拉着丈夫陈家旺往大嫂家去——她心里门儿清,大嫂的脾气向来拗,再加上上次大嫂和陈家旺闹得很僵,以大嫂的性子,若不亲自上门去请,国栋的婚礼她是绝不会来的。
毕竟,陈家旺的命是大哥用性命换来的,而陈家旺自己又是三弟,于情于理都该亲自跑这一趟。
起初陈家旺还拉不下脸。一来,他当初对张大妮存过的那点不轨心思,大嫂一家都知道,怕见面尴尬;二来,他如今是杨集公社革委会主任,是当地最大的官,觉得亲自上门请大嫂,会丢面子。
但经不住国栋娘一番劝说,他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跟着去了。
那时刚是清晨,还没到吃饭的时辰。张大妮正烧着锅,国强娘则在灶台边忙上忙下,手里掂着锅铲转个不停。
听见动静,张大妮先抬眼瞧见了三叔三婶,连忙站起身招呼;
国强娘转身后见是陈家旺夫妻俩,也赶紧应着,又忙不迭地搬凳子让座。
陈家旺一进门,目光落在张大妮身上,先是一阵不自在的尴尬。
可很快,他的视线就移到了张大妮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脑子里竟不受控地冒出个龌龊念头:要是那晚自己得逞了,这肚子里的孩子,会不会就是他的?
这边国强娘刚把两人让坐下,国栋娘就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特意强调,想请大嫂一家在国强结婚时,全家都过去热闹热闹,还顺嘴提了请大嫂帮忙的事。
国强娘一听,立马热情地回应:“那肯定得去啊,大侄子结婚可是大事,我能不帮忙嘛!你们要是有啥需要,尽管开口!”
国栋娘笑着说道:“大嫂,还真有事得麻烦您。婚礼那天要摆三十桌呢,公社安排了些年轻人负责端菜,可现在缺个烧火、洗碗的。本来让您去干这些活,我都觉着怪不好意思的,但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
国强娘连忙摆手,爽快地说:“这算啥!都是自家的事,我去做就行。到时候也让国强来搭把手,让大妮上桌好好吃顿饭。”
“那就太感谢大嫂了!”国栋娘连声道谢。
唠了会家常,国强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鼓起勇气问道:“他三叔,之前你说想帮国强介绍工作的事,你看……能不能再帮衬帮衬?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看大妮这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了。”
说着,她心疼地看了一眼儿媳妇微微隆起的肚子。
按国强娘的性子,本是拉不下脸去求陈家旺的。可一想到家里日子过得紧巴,看着张大妮跟着受委屈,她心里就像被揪着似的疼。实在没办法,她犹豫了好一阵,终究还是鼓起勇气,跟陈家旺提了这事。
而陈家旺自上次和大嫂吵翻后,早把这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
被大嫂这么一问,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大嫂,食品站的工作早就被人占了。国强文化程度低,公社那边不好安排。要不这样,我在生产队那边想想办法,给国强安排个好点的活儿。”
他的手在光秃秃的头顶来回摩挲着,考虑了半晌,试探着问道;“对了,需不需要我和杨怀邦说一声,让国强晚上去看个庄稼?白天忙完生产队的活,晚上看个庄稼,又不累,还能多挣几个工分,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国强娘琢磨了一下,眼下大妮肚子大了,国强和她在一块儿,也没办法再同房了。指望陈家旺在公社各单位给国强谋个好差事,怕是不太现实,能在生产队多一份收入也不错,觉得这倒也是个办法。
于是,她感激地说道:“行,那就麻烦他三叔了!”
当天上午,陈家旺便找到来帮忙的生产队长杨怀邦,把这事交代了下去。
就这样,陈国强在生产队又多了一份看庄稼的兼职工作 。
在敲定了家里的帮忙人手后,陈家旺转头就吩咐手下,把儿子陈国栋要结婚的消息传遍杨集公社的大小单位,让各个部门到时都来凑热闹、道祝贺。
夫妻二人盘算了半天,估摸着得准备二十多桌宴席。
为了把婚礼办得滴水不漏,陈家旺还特意从公社抽了几个人,专门成立了“婚礼筹备委员会”,把活儿分得清清楚楚:有人负责采买食材,有人管登记收账,有人写喜联,还有人专门盯着桌椅摆放、现场操持——活脱脱把一场婚礼办成了盛大的宴会,既规矩又周全。
当然了,采买食材这块,全是自家人负责。而猪肉啥的,辖区单位有的先让他们送,最后一起结账,能走公帐的,花那冤枉钱干啥,实在走不了了,象征性的给点。
供销社主任朱红军最早从公社秘书那儿听到了消息:陈国栋要和周雨涵两天后结婚了。惊诧之余,他第一时间找到周雨涵和陈国栋,先热热闹闹道了祝贺,又带着几分殷勤对周雨涵说:“雨涵啊,你要和国栋结婚,这么大的事我们居然都不知道,你这消息捂得也太严实了!”
说着,他又主动搭话,“婚礼筹备要是需要啥帮忙的,你尽管跟我说,千万别客气。”
周雨涵心里早有盘算:以后嫁去陈家,难免要和公公陈家旺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朱主任主动开口,正是提需求的好机会。
她略带难为情地说:“朱主任,我和国栋都在供销社上班,也算是双职工了,您看……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下住房的事?”
朱红军心里迅速盘算起来:虽说陈国栋家就在街上,离供销社不过二三百米远,但陈主任的儿媳开了口,这面子绝不能不给。
更何况供销社里空着的房子本就不少,之前周雨涵住的是单人职工宿舍,只有一间宿舍加一个小厨房;如今两人是双职工,单位住房也不紧张,给他们调房完全没问题。
于是他立刻答应下来,承诺会在职工家属区给两人安排两间住房加一个厨房——比起之前的单人宿舍,空间一下子宽敞了太多。
答应完周雨涵,朱红军一刻也没耽误,马上安排供销社的人趁着空闲组织人手,帮周雨涵收拾新分配的房子。他还特意让人给新房添了不少新家具,而且全是免费的,分文不取,方方面面都想得格外周到,给足了陈家旺的面子。
周雨涵特意去新房看了一趟,心里十分满意:屋里的东西全是新的,墙上还贴了喜庆的喜联,整个房间都装饰得焕然一新,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她第一时间就搬了过去——早就想离开之前住的宿舍了,那个地方满是糟心的回忆。
就是在那间宿舍里,她失去了清白,也正因这件事,一连串糟心的麻烦事接踵而至,缠得她喘不过气。
搬去新房时,除了几身贴身衣物,她把宿舍里以前的东西全扔了,一点也没留。
她多希望能和过去彻底画上句号,可心里清楚这根本做不到:肚子里还怀着那个不该有的孩子,这辈子都得和陈家扯不断联系。
她只是再也不想看到那间宿舍里的床,不想再想起、再回到那个让她受尽屈辱的地方。
供销社里的人也络绎不绝地来到周雨涵的文化柜,第一时间向她道贺。
只是这些祝福里,难免藏着几分怀疑与嫉妒。
大家都知道周雨涵是吃皇粮的正式工,而陈国栋只是个农村户口的农村娃,两人看着并不般配。可一想到陈国栋的父亲陈家旺是公社革委会主任,没人敢表露不满,甚至有些祝福里还掺着点鄙夷,觉得周雨涵就是冲着陈家旺的权力来的,想靠这层关系在工作上多占些照顾。
还有供销社里的两三个农村临时工姑娘,之前对陈国栋还存着些心思,如今见周雨涵捷足先登,看向周雨涵的眼神里,送出的祝福便多了几分嫉妒。
只有张大姐不一样。她也第一时间来送了祝福,却隐约觉得这事有些不对劲。她是真心把周雨涵当妹妹看待,心里既想开口劝慰,又怕戳破什么让周雨涵难堪,最后只能把担心压在心底,只递上最实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