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冰雪初融,土地还没完全解冻,向阳屯的空气里就弥漫开一股躁动不安的气息。
这股气息的源头,是沐添丁家。
他真的要盖新房了。
不是说说而已,是动真格的。
“妈,这几天你跟杏花辛苦点,请来帮忙的师傅和乡亲们,一天三顿饭不能含糊。”沐添丁站在自家那片早已规划好的空地上,手里拿着一卷粗绳和几个木桩。
王秀兰系着围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连连点头:“放心,保管让他们吃好喝好,顿顿有肉!”
她现在说话底气十足。
“天佑,你力气大,跟着爹去拉砖。记住,咱们要的是青砖,烧得最透的那种,一块都不能差。”
“好嘞,哥!”半大小子天佑拍着胸脯,兴奋得满脸通红。
沐添丁又看向一旁的家门叔叔。家门叔叔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此刻看着侄子发号施令,眼里满是欣慰和信服。
“叔,木料的事,就拜托你了。梁和檩子,都要用最好的松木,结实。”
“添丁你放心,叔跑断腿也给你找来最好的料!”
“天娇,你带着远航,帮着看好工具,别让村里的小孩过来捣乱,也别让谁顺手牵羊了。”
天娇用力点头,小大人似的把侄子沐远航护在身后。
一家人,每个人都有了明确的分工。
一个围绕着青砖大瓦房的庞大计划,就在这个清晨,正式启动了。
然而,第一步就遇到了难题。
砖。
这个年代,砖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东西。县里的砖窑都是公家的,产量有限,得有指标,有条子。
沐卫国跑了一上午,回来时一脸愁容。
“添丁,砖窑的王场长说,今年的砖早就被各大单位预定完了,一块都匀不出来。”
“他说,除非有公社的批条。”
又是批条。
屋里刚刚燃起的热烈气氛,瞬间冷了几分。
王秀兰担忧地看着沐添丁。
沐添丁却一点不慌,他把手里的木桩往地上一插,拍了拍手上的土。
“批条?咱们有比批条更好使的东西。”
他回屋,从箱底翻出了那个盖着鲜红公章的破本子。
“向阳屯副业互助小组”。
这几个字,就是他最大的底气。
“爹,天佑,跟我走,再去一趟砖窑。”
砖窑建在村外几里地的河滩上,几座高大的烟囱冒着黑烟,空气里都是呛人的煤灰味。
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胖子,正叉着腰对工人吆五喝六,正是场长王胖子。
看到沐卫国又带着人来了,王胖子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
“不是说了吗?没砖,没指标,公社主任来了也一样!”
沐添丁不说话,只是笑着上前,递过去一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和两盒“大生产”香烟。
王胖子掂了掂手里的油纸包,隔着纸都能感觉到里面是沉甸甸的肉。他的态度稍微缓和了些。
“小同志,不是我不帮忙,是真的有困难。”
沐添丁这才把那个本子递了过去,不急不缓地开口。
“王场长,我们不是私人盖房。”
王胖子一愣,接过本子。
“我们是‘向阳屯副业互助小组’,公社盖章承认的集体单位。我们这是为了改善组员的居住条件,扩大再生产,建的办公、仓储一体房。”
办公?仓储?
王胖子被这一套说辞搞得云里雾里。
他只看到本子上那个鲜红的公章,是真的。
沐添丁继续说道:“我们小组给县药材站和供销社提供山货,都是紧俏物资。要是我们住得不好,生产环境差,耽误了给国家做贡献,这个责任……”
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王胖子额头上见了汗。
他一个砖窑场长,哪里分得清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只明白一件事,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好惹,背后似乎有公社撑腰,干的还是给“国家做贡献”的大事。
再看看手里的烟和肉。
“这个嘛……困难是有的,但也不是不能克服。”王胖子把本子还给沐添丁,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你们要多少砖?”
“先来五万块青砖。”
王胖子心头一跳,好大的手笔。
“行!我给你们按内部价,明天就安排车给你们送过去!”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回村的路上,沐卫国和天佑还觉得跟做梦一样。他们想破脑袋也办不成的事,沐添丁几句话就搞定了。
“哥,你太厉害了!”天佑满眼崇拜。
沐添丁笑了笑。
这世上的道理,有时候很简单。你有实力,讲的话才有分量。
第一车青砖拉进向阳屯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青灰色的砖块码得整整齐齐,在阳光下透着一股厚重踏实的气息。那不是泥坯,不是土墙,是钱,是普通村民一辈子都挣不来的家业。
全村的人都跑出来看热闹,围着沐添丁家的宅基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羡慕的,嫉妒的,说酸话的,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啧啧,这才几天啊,就要盖青砖房了。”
“人家有本事,成立了什么小组,听说一天挣几十块呢!”
“几十块?我的天!那不是抢钱吗?”
一个尖酸的声音尤其刺耳:“哼,钱来路正不正还不一定呢!当心枪打出头鸟,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说话的是沐家的一个远房堂婶,平时就最爱搬弄是非。
王秀兰听了,气得要上前理论,被沐添丁一把拉住。
他只是淡淡地扫了那个堂婶一眼。
“婶子,我们小组是公社盖章批准的,挣的每一分钱都交了提留,是合法收入。你要是觉得有问题,可以去公社举报我们。”
一句话,就把那堂婶噎得满脸通红。
去公社举报?她哪有那个胆子。
人群里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
那堂婶自觉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沐添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看见,他沐添丁做事,名正言顺,谁也别想在背后嚼舌根。
地基很快挖好了,请来的老师傅拉起基准线,准备砌墙。
沐添丁一家人,还有小组里的几个年轻人,全都齐上阵。
沐卫国和天佑他们负责和泥、搬砖。
王秀兰和杏花就在院子里支起大锅,饭菜的香气飘出老远,引得村里的小孩直流口水。
天娇则像个小管家,一会儿给师傅递块毛巾,一会儿又跑去清点工具,怀里还抱着睡着了的沐远航。
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不仅仅是墙壁,更是这个家对未来的全部希望。
沐添丁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里却没有太多的激动。
他的蓝图,远不止于此。
这只是第一步。
“添丁,过来看看,这第一块基石,你来放!”老师傅喊道。
按照规矩,新房的第一块砖,要由主人家亲自安放。
这寓意着根基稳固,家业兴旺。
沐添丁走上前,接过一块方方正正的青砖。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将砖头稳稳地按在用石灰标出的墙角线上。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围观的人群外传来,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请问,哪位是沐添丁同志?”
所有人手上的动作都停了。
大家不约而同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蓝色干部制服的陌生男人,推着一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正站在人群外,面无表情地看着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