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石山脉的晨雾还没散尽,鹰嘴隘口的轨道总站已响起震耳的汽笛声。银蓝色的晶能列车带着破空的呼啸冲出山口,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淡蓝火花,在晨雾中划出一道亮眼的弧线。列车稳稳停在临时站台时,林奇正站在隘口最高的岩石上,九脉令牌的光芒扫过下方——500公里晶轨的终点与隘口的地脉节点完美重合,轨道旁的符文正与大地产生共鸣,连脚下的岩石都透着温润的能量感。
“第一趟运力全开!”托尔金举着扩音喇叭大喊,声音盖过列车卸货的轰鸣。列车的十二节车厢依次打开,第一节载着三台“赤焰级”机甲,机甲的履带刚接触地面就扬起沙尘;第二节是堆叠整齐的星陨铁轨道钢,这是延伸支线轨道的备用建材;后面的车厢里,两千名联邦士兵背着雷晶步枪列队下车,五百名工匠推着装满地脉焊枪的推车奔向筑城点,阿雅带着民生队的姑娘们,正将华夏传过来的医疗箱和灵米袋搬上牛车。
“林奇哥,隘口的地脉分布图出来了!”周教授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岩石旁,手中的平板上标着密密麻麻的绿点,“主节点在隘口中央的鹰嘴岩下,我设计的防御阵刚好能把它围在核心——用星陨铁做阵眼,墨石做阵墙,再接入晶轨的能量,就算帝国的仿制地脉炮轰过来,也能反弹三成威力。”他指着隘口两侧的山崖,“这两处可以建了望塔,装华夏的‘地脉雷达’,二十公里外的骑兵都能探测到。”
林奇跟着周教授走到鹰嘴岩下,这里已挖好环形的地基,数十名收编的帝国老工匠正用华夏传的“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材料。“大人,这‘速干水泥’真神了!”老工匠头捧着刚凝固的水泥块感叹,“比帝国的糯米灰浆结实十倍,下雨都不怕泡软。”林奇拍了拍他的肩膀:“跟着联邦干,以后还有更省力的工具——小悠刚传了‘自动砌墙机’的图纸,明天就能给你们送过来。”
与此同时,华夏京都的地脉指挥中心内,一群人围着光屏吵得热闹。强子趴在桌上画轨道示意图,小悠抢过他的触控笔涂了个卡通矿车,周教授举着保温杯在旁边敲桌子:“别闹!西疆这四十二万人的民生数据还没核对完。”林奇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光屏角落,刚要开口就被小悠的声波攻击淹没:“哥!你猜我们发现啥?灰石部落的铁匠居然会锻打简易地脉符文,就是手法老得掉渣!”光屏上,联邦控制区的淡金标注旁,小悠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标着“灵米缺口”“工匠需求”,比之前的纯数据直观多了。
“先看矿脉的事!”强子扒拉开小悠,调出墨石矿脉的三维模型,“这矿脉品质绝了,就是灰石部落守着不放,抢我们两批运输队不说,还把矿道挖得跟迷宫似的。”他戳了戳模型里的部落标记,“首领石夯是个老顽固,帝国以前用武力压过,反把人逼得更硬。”小悠突然插话,举着刚搜到的部落日常视频:“你看他们小孩都背着迷你铁锤,说明部落以打铁为傲——硬的不行来软的,用技术碾压!”
周教授呷了口茶,慢悠悠开口:“小悠说得对。我查了部落资料,石夯的儿子腿有残疾,帝国的太医都治不好,我们的‘地脉针灸仪’刚好能派上用场。”小悠眼睛一亮,立刻在平板上列清单:“我再加一套‘轻便锻造炉’图纸,比他们现在用的省一半柴火;强子,你把华夏的农具锻造参数简化成图文版,老工匠一看就懂!”强子翻了个白眼,手指却飞快敲击键盘:“早弄好了,还加了容错标注,就算打铁手艺差点也能做出合格的锄头——不过说好,这功劳得有我一半!”
一直没说话的皇太后笑着摇头,接过小悠的清单补充:“再加二十斤特效伤药,是御膳房按华夏古方配的,治打铁烫伤特别管用。”她看向光屏里的林奇,语气温和,“你们年轻人的思路很对,与其谈矿权归属,不如先让他们尝到技术甜头——我已让内务府准备好这些东西,小悠说用你的传输能力送过去最快。”小悠立刻举手:“我来打包!保证把伤药和图纸放在一个箱子里,外面贴个‘打铁人专属礼包’的贴纸!”
“从地脉角度补两句。”周教授推了推眼镜,“灰石部落的矿脉和隘口地脉连通,这是天然优势,但支线轨道不能急——我和强子算了,至少要备齐五百根轨道钢才能开工,现在送来的材料只够打基础。”强子立刻接话:“而且支线得用‘柔性轨道’技术,我还在改图纸,保证矿车能顺着山路拐弯,比帝国的破牛车稳十倍!”小悠抢过话头:“等支线修好了,我给矿车装个‘自动称重’功能,拉多少矿石一扫码就知道,省得人工记账!”
鹰嘴隘口的防御阵建设已进入高潮。托尔金指挥工匠将八根星陨铁阵眼插入地基,每根阵眼都刻满强子设计的符文,当林奇将地脉结晶嵌入阵眼顶端时,符文突然亮起,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屏障从阵眼间升起,将整个隘口笼罩在内。“成了!”托尔金跳起来欢呼,“这屏障能自动识别联邦的令牌,友军随便过,敌军一碰就会被电麻!”
艾琳的机甲队已在隘口两侧部署完毕。“赤焰号”和“雷牙号”守在山口最窄处,机甲的炮口对准东方的平原;另外七台机甲沿着山崖巡逻,雷晶炮的能量已充满,随时能应对突发情况。“林奇哥,侦查兵发现帝国的轻骑兵在二十公里外徘徊,应该是赵烈派来的探子。”艾琳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我没让他们动手,留着给雷达做测试目标。”
林奇刚接通与华夏的通讯,就看到强子举着个零件凑到镜头前:“哥!我给防御阵加了‘能量预警’,要是帝国炮轰,雷达会提前三秒喊‘快跑’,比周教授的原始警报接地气吧?”小悠一把把他推开,举起个卡通包裹:“别听他瞎吹!我把锻造图谱和伤药都包好了,外面画了个举铁锤的小人,石夯一看就知道是给他的。对了,我偷偷在包裹里塞了包水果糖,给他儿子的——收买人心要从娃娃抓起!”
傍晚时分,隘口的第一座民生站正式开张。阿雅带着人支起粥棚,给参与筑城的流民和工匠盛上热灵米粥,旁边的物资分发点里,新印的“联邦户籍册”堆得像小山。一名刚登记户籍的流民捧着粥碗,看着远处正在搭建的住房区,眼眶发红:“以前在帝国治下,别说喝粥,能不被抓去当壮丁就不错了——联邦真的给我们分房子?”
“不仅分房子,还分耕地。”阿雅笑着递给他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他的宅基地,“等隘口的城建好,我们就开建灌溉渠,用华夏的技术种灵米,产量比种杂粮高两倍。你要是会打铁,还能去灰石部落的矿场干活,每月发的工钱够养全家。”流民激动得说不出话,转身就帮着搬建房子的木材,嘴里喊着“为联邦干活!”
华夏的讨论很快形成了短期计划,小悠用彩色笔写在光屏上:第一个月,靠晶能干线把隘口的防御阵和民生区建起来,支线轨道先备料;第二个月,把“地脉技术站”建在干线沿线,先教附近部落种灵米;第三个月,等灰石部落的信任建立起来,再启动支线勘测。强子拍着胸脯保证:“支线轨道的材料我来盯,用林奇哥的传输能力,每月送两百根轨道钢,三个月肯定够!”周教授补充道:“重点是把干线的能量供应稳住,现在每趟列车都要给隘口补能,这才是核心任务。”
深夜的鹰嘴隘口,筑城的灯火连成一片,与晶轨上的符文光芒交相辉映。林奇站在刚建好的了望塔上,九脉令牌的光芒与华夏的地脉雷达同步运转,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帝国探子的动向。通讯器里传来各方的汇报:托尔金的堡垒地基已完工,阿雅的民生站登记了两千名新户籍,影的小队已摸到灰石部落外围,准备送去锻造图谱。
突然,地脉雷达发出轻微的警报,屏幕上的红点分成两队,一队退回东方,另一队朝着灰石部落的方向移动。小悠的紧急通讯立刻传来:“哥!是赵烈的人,他们想先拉拢灰石部落,抢我们的矿脉!影的小队距离部落还有五公里,要不要加速赶过去?”
林奇看着屏幕上的红点,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不用急。”他拨通影的通讯,“把小悠准备的‘打铁礼包’先送过去,重点给石夯看那套轻便锻造炉图纸。另外,让晶能列车准备好,就用干线运输的常规班次,装一车灵米和医疗箱——我们是来送好处的,不是来抢地盘的,急着赶过去反而显得心虚。”
了望塔下,晶能列车的汽笛声再次响起,这是今天的第五趟干线运输,车厢里装满了筑城用的水泥和民生站的药品。隘口的防御阵依旧亮着淡蓝光芒,工匠们正用刚运来的轨道钢搭建支线的地基框架——材料刚够,真正的铺设还得等下个月。民生站的灯光温暖明亮,阿雅正给新登记的流民发小悠寄来的糖果,孩子们的笑声混着筑城的敲击声,成了西疆最踏实的声音。联邦的西疆整合之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战,却在这一砖一瓦、一碗热粥的务实中,慢慢扎下了根。正所谓:
隘口筑城凭地脉,京华谋策定民心。
不求速胜争寸土,西疆根基日渐深。
欲知林奇如何在灰石部落与帝国探子展开拉拢之争,联邦的西疆整合又将迎来怎样的新挑战,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