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城内,九间殿上,八百里加急战报如同丧钟般接连传来。
“报——!魔家四位将军……全军覆没!”
“报——!西岐叛军连破三关,已至金鸡岭!”
帝辛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额角青筋暴起,一把掀翻了御案。竹简、奏章哗啦啦散落一地,群臣噤若寒蝉,连刚刚平定东夷、凯旋归来的太师闻仲,此刻也垂首不语,不愿在这时触其霉头。
“废物!一群废物!”帝辛的咆哮声震彻殿宇,“魔家四将不是立了军令状吗?十万大军,竟挡不住西岐那群乌合之众!”
就在朝堂一片死寂,绝望蔓延之际,又一封战报传来:
“报——!西岐大军于金鸡岭受阻!守将孔宣,连败敌军,已生擒西岐大将数员!”
峰回路转的消息让帝辛一怔,随即狂怒化为狞笑:“好!好一个孔宣!传令,擢升孔宣为镇西大将军,总揽金鸡岭一切军务!”
金鸡岭前,西岐军营愁云惨淡。
姜子牙看着眼前狼狈不堪的杨戬、哪吒等人,眉头紧锁。那孔宣实在太过厉害,尤其是他那五色神光,堪称无物不刷,无宝不落。
哪吒最为不服,他刚得太乙真人以仙莲重塑肉身,修为更胜往昔,风火轮一蹬便冲出阵前:“孔宣!还我乾坤圈来!”
孔宣一身青色战袍,立于关隘之上,面容俊美却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他甚至未曾移动,只是背后青、黄、赤、黑、白五色神光微微一转。
“小辈,你师尊在此,或可与我一战,你还差得远。”
话音未落,哪吒只觉手中一轻,火尖枪、混天绫,连同脚下的风火轮,竟化作数道流光,被那赤色神光一卷,尽数被孔宣收走!哪吒失去依凭,直接从半空栽落,若非杨戬眼疾手快接住,险些摔个跟头。
“我的法宝!”哪吒又惊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杨戬运转八九玄功,变化无穷,三尖两刃刀直取孔宣。孔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背后黑色神光刷出,任你千般变化,万种神通,皆被那幽暗的光芒吞噬,杨戬也被一股巨力震得倒飞回阵。
雷震子风雷翅鼓动,漫天风雷;黄天化挥舞莫邪宝剑,剑气凌霄……,无论是道法神通,还是神兵利器,只要那五色神光一展,无不黯然失色,被其收走。孔宣甚至未曾离开城头一步,便将西岐一众阐教三代弟子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姜子牙无奈,只得高挂免战牌,紧闭营门。他修书送往昆仑山,向师尊元始天尊求援。元始天尊得知是孔宣镇守金鸡岭后,便知其中必有深意。以李茶之能,不可能将二代弟子放出来而没有后续动作。他现在正被天道时刻关注着,不好直接询问,故而只能回信让姜子牙暂缓攻势,静待时机。
西岐大军被阻于金鸡岭,让帝辛得到了喘息之机。盛怒之下,他想起了逃跑被抓回来的伯邑考。
“将那逆臣之子伯邑考,给朕拖出来!”
伯邑考被押上殿时,依旧保持着西岐世子的风度,他心知必死,反而平静下来:“暴君,你倒行逆施,气数已尽!”
“哈哈,好!不过你看不到那天了,朕今天便让姬昌尝尝骨肉分离的滋味!”帝辛狞笑,下令施以炮烙之刑。
凄厉的惨叫在九间殿外回荡,昔日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现今除了脑袋,其它地方都已被烤的焦糊。帝辛犹不解恨,命人割下伯邑考的头颅,以石灰腌制,装入锦盒,派快马送往西岐大营。
西岐营中,姬昌正与姜子牙商议如何应对孔宣,忽闻朝歌使者送来“礼物”。当他颤抖着打开那精致的锦盒,看到长子熟悉却毫无生气的面孔时,姬昌浑身剧震,如遭雷击。
“我的儿啊——!”
一声悲怆至极的哀嚎,姬昌口喷鲜血,仰面便倒,顿时不省人事。整个西岐大营瞬间陷入混乱与悲愤之中。姬发扑到父亲身边,泪如雨下;姜子牙急忙施法护住姬昌心脉,军医匆匆赶来。伐纣大业,因文王骤然晕倒,不得不暂时停下。
一天后,姬昌悠悠转醒,面色如金纸,气若游丝。他心有所感,强撑着让人取来蓍草,为自己起了最后一卦。
卦象显现——坤卦。
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六爻皆阴,至静至柔,亦是归藏之象。
姬昌看着卦象,露出一丝释然又悲凉的微笑。他自知大限已至,命人唤来次子姬发与丞相姜子牙。
他先握住姜子牙的手,气息微弱却清晰:“先生……乃天赐我西岐之肱骨,经纬之才……昌,命不久矣。西岐基业,伐纣大任……就全权托付给先生了。发儿年幼,阅历尚浅……日后,但遇军国大事,皆可凭先生一言而决,不必……不必事事请示……”
姜子牙闻言,老泪纵横,跪倒在榻前:“臣姜尚,蒙西伯候知遇之恩,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必竭尽所能,辅佐少主,完成大业!”
姬昌欣慰地点点头,示意姜子牙先行离去。帐内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
他转而紧紧攥住姬发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嘱咐道:“发儿……为父要……要去寻你大哥了……你切莫悲伤。伐纣乃顺天应人之举,绝不可因我父子私情而延误……我死之后,葬礼务必从简,只需……只需将你大哥的头颅,置于为父身旁……让我父子……在地下团聚,若有一日攻入朝歌,务必寻回你大哥的尸身……”
他喘了口气,眼神开始涣散,声音也越来越低:“姜尚……乃社稷之臣,你……你要以师礼事之,军政大事,尽可托付……你……你只需坐镇后方,稳定民心,保障粮草……便是……便是大功一件……”
话语未尽,姬昌紧握着姬发的手缓缓松开,无力地垂落在榻边。那双曾洞察天机、充满智慧的眼睛,渐渐失去了神采。
西伯侯姬昌,溘然长逝。
帐外,寒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位历经磨难,奠定西周大业之基的一代人杰送行。天空,阴云密布,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伐纣的前路,依然被那位守在金鸡岭孔宣拦住,其背后的茶道一脉,态度不明,前路似乎被更深重的迷雾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