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现身,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撒入了大量沙土,瞬间改变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他那混元金仙初期的修为或许在境界上略低于昊天,但其周身那股凝练无比、源自《九转玄功》的磅礴气血与力之法则的压迫感,以及背后所代表的茶道一脉深不可测的底蕴,让暴怒中的昊天也不得不强行冷静下来,硬生生将后续的命令咽了回去。
形势比人强。昊天脸色变幻数次,最终强行平复心情,用还算平静的语气,说道:“石清道友,此乃吾之家事,关乎天条律法,亦关乎朕之颜面。还请你莫要插手,给朕行个方便。”
“家事?”石清扛着那柄看似朴实无华、却让昊天隐隐感到威胁的巨斧,嗤笑一声,“昊天陛下,你都要把我徒弟杨蛟送上斩仙台,废其仙根了,这还能算是简单的家事?我身为师尊,若连自己的徒弟都护不住,还有何颜面立于天地间?这事,我管定了!”
他话语平淡,却无比的坚决。
昊天眼神一厉,心知此事无法善了,对方是铁了心要护短。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沉声道:“如此说来,石清道友是定要与我天庭做过一场了?”
“是你要与我做过一场。”石清纠正道,语气轻松。
“好!”昊天也是被逼到了墙角,身为天帝,若就此退缩,将威严扫地。他咬牙道:“既然如此,你我各凭本事说话!就在这九天之上,做过一场!输者,听从赢者安排,不得再有异议!如何?” 他自恃准圣后期修为,比石清高出两个小境界,纵然对方是李茶高徒,自己凭借境界压制,胜算应当不小。
“可。”石清回答干脆利落,早已料到会是如此。
两人不再多言,身形同时化作两道流光,冲天而起,没入九天之上的无尽云海之中。下方,无论是天兵天将,还是瑶姬母子,亦或是暗中窥探的各方神念,都屏息凝神,关注着这场对决。
云海之中,法则震荡,气机翻涌。隐约可见金光与青灰色气血光华不断碰撞、交织。昊天的攻击,引动天道之力,煌煌剑光如同天罚,声势浩大;而石清的身影则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并未施展太多绚丽神通,只是以手中巨斧或劈或挡,动作简洁古朴,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将昊天的攻势化解于无形。他那千锤百炼的肉身,便是最强的防御,昊天的攻击落在他身上,往往只能激起一阵气血涟漪,难以造成实质伤害。
昊天越打越是心惊!这才真切体会到,自己靠道祖灌注而来的准圣后期修为,是何等的虚浮!法力看似磅礴,却不够凝练;对法则的运用,远不如对方那般圆融自如,如臂指使。而石清的力量,却如同浩瀚星空,深沉无边,每一击都蕴含着崩灭星辰的威力,震得他手臂发麻,气血翻腾。
他原本以为的境界压制,在对方变态的肉身面前,竟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别说压制,他甚至连石清的肉身防御都破不开,久攻不下,反而自身消耗巨大。
这场看似境界不对等的战斗,其实从一开始,结局就已注定。
约莫一刻钟后,云层中的激斗戛然而止。
两道身影先后落下。石清依旧肩扛巨斧,气息平稳,衣衫整洁,仿佛只是去云端散了散步。反观昊天,表面看不出明显伤痕,但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龙袍的袖口处还有一道的裂痕,气息也略显紊乱。他深深地看了石清一眼,又扫过下方的瑶姬和杨蛟,眼神复杂,包含了愤怒、不甘、屈辱,还有一丝……无可奈何。
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撤!”
三万天兵天将面面相觑,见玉帝脸色难看,也不敢多问,连忙收敛兵戈,簇拥着沉默的昊天,如同潮水般退去。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大战,竟以如此方式落幕。
就在这时,一旁虚空中,七彩霞光涌现,一位身着华丽羽衣、气质高贵的女仙翩然现身,正是女娲娘娘座下弟子金凰。她显然早已在一旁观战多时。
金凰仙子对着石清打了个稽首,巧笑嫣然:“石清师兄,许久不见,道法愈发精深,好手段啊。” 她指的是石清轻松逼退昊天之事。
石清还了一礼,淡然道:“金凰仙子客气了。不知仙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他可不认为女娲娘娘派金凰来,只是为了看场热闹。
金凰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下方刚刚脱离险境、还有些惊魂未定的少女杨婵,声音温和地说道:“奉女娲娘娘法旨。娘娘心有所感,此间有一女子,身具造化灵韵,心地纯善,合该入我娲皇宫一脉修行。特命我前来,代师收徒,引其入门。”
“哦?”石清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看向金凰所指的方向,“不知是哪位有此福缘?”
“就是她。”金凰的指尖,正对着那依偎在母亲身边,眼神清澈中带着几分懵懂与怯懦的杨婵。
霎时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了杨婵身上。瑶姬又惊又喜,女儿能得女娲娘娘青睐,乃是天大的造化!杨蛟和杨戬,也为妹妹感到高兴。
小杨婵自己,则完全懵了。她刚刚从暗无天日的桃山下脱困,还没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没来得及与母亲兄长多相处片刻,就有一位看起来非常厉害的仙子姐姐说要带她去圣人门下做弟子?这简直是福从天降,砸得她晕晕乎乎。
虽然对母亲和兄长万分不舍,眼中噙满了泪水,但杨婵并非不懂事的孩子。她深知实力的重要性,没有力量,就会像母亲一样被迫分离,像父亲一样无力保护家人。她用力擦了擦眼泪,对着瑶姬、杨蛟、杨戬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坚定地走向金凰。
“弟子杨婵,拜见师姐。” 她学着刚才看到的样子,对着金凰行了一礼。
金凰满意地笑了笑,牵起杨婵的手,对石清、瑶姬等人微微颔首,随即化作一道七彩霞光,带着这位新入门的小师妹,径直往三十三天外的娲皇宫而去。
目送妹妹离去,杨戬虽心中牵挂,但也知这是妹妹的机缘,在师尊玉鼎真人的催促下,随之返回昆仑山继续修行。而石清则对瑶姬道:“仙子若无去处,可暂随我回方丈岛安顿,也可与蛟儿相伴。”
瑶姬感激地点点头,此刻的她,也确实无处可去。
石清便带着杨蛟与瑶姬,驾起遁光,返回了方丈岛。
经此一事,杨蛟这位三代首徒的表现,可谓是有情有义,胆魄过人,修为进步神速,让他的师叔伯们看在眼里,心思都活泛起来。尤其是早已臻至准圣后期的无支祁,他性子本就跳脱,眼见大师兄石清收的徒弟如此“出息”,自己一身通天彻地的本事,尤其是控水神通与《九转玄功》的实战运用,若无人传承,岂不可惜?这猴头第一个按捺不住。
他瞅准李茶在白玉仙宫外看似闲暇(实则分神炼化混沌珠)的时机,屁颠屁颠地跑了过去,恭敬行礼,禀明心意:“师父,师父!您看大师兄都收徒了,教得还挺像样。俺老无这一身本事,要是不找个传人,岂不是白瞎了?俺也想收个徒弟,您看……”
李茶缓缓睁开双眼,目光扫过无支祁,又看到岛上其他弟子跃跃欲试的表情。沉吟片刻,平和地声音传出:
“收徒传道,延续法统,本是好事。吾准了。”
无支祁闻言,喜上眉梢。但李茶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神色一肃。
“然,收徒非同儿戏。首重品行心性,此乃根本,关乎道统清誉,尔等需仔细甄别,宁缺毋滥,莫要步了通天后尘。”
他给出了具体的指引:“再者,弟子贵精不贵多。尔等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立门槛,谨慎挑选。既收之,则需负责到底,悉心教导,引导其向善明道,方不负师者之名。”
李茶的神念扫过整个方丈岛,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位达到大罗金仙及以上修为的弟子耳中:“自今日起,凡我门下,修为达大罗之境者,皆可寻觅良才,收录门徒。望尔等谨记,慎重择徒,悉心教导。”
“谨遵老爷(师尊)法旨!” 无支祁以及暗中关注此事的石清、墨染等弟子,皆恭敬应诺。
得了李茶的肯首,原本清静无为的方丈岛,瞬间如同投入了巨石的湖面,彻底热闹起来!早就盼着这一天的众多弟子们,纷纷开始物色人选,或是考察岛上那些早已开启灵智、渴望拜师的原生生灵,或是将目光投向了洪荒大地,寻找那有缘的传承之人。一场席卷方丈岛的收徒之风,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