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清自紫霄宫出来,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与默契。回到昆仑山,期间没有任何沟通,便悄然运转圣人神通,扭曲时空,真身隐匿行藏,朝着那海外仙岛——方丈的方向疾驰而去,只留下三具承载了他们部分意志与圣位的“自我尸”坐镇昆仑,掩人耳目。
李茶刚从太阴星回到方丈岛,就收到传音,心念一动,笼罩方丈仙岛的先天一元幻灭大阵便分开一条通道,将三清径直引至白玉仙宫之内。仙宫内,玉桌前四人分主次落座,自有童子奉上以天灵液冲泡的仙茶,茶香袅袅,道韵天成。
三清品着这远超外界仙酿的灵茶,只觉心神宁静,连带着因鸿钧法旨而带来的些许压抑都消散了不少。他们并未急于开口,只是静静品茗,等候李茶示下。
李茶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清,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开门见山地问道:“鸿钧老儿,分派给你们什么差事了?”
老子作为大师兄,放下茶杯,平静回道:“回前辈,鸿钧命我三人监察地道。准提、接引二人,负责监视您的一举一动。而东皇太一,则领了监管女娲道友与人道动向之责。”
“嗯,不出贫道所料。”李茶微微颔首,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们心中有何疑惑,但讲无妨。”
性子最为直率的通天率先按捺不住,眉头紧锁道:“前辈,您之前点拨我等,架空天道,使其不能肆意干预众生。可如今太一成圣,西方二人已是天道走狗,更有鸿钧……道祖在上方俯瞰全局。我等虽有此心,却一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如何行事方能不露破绽,还请前辈明示!” 他言语中带着一丝急切与迷茫。
李茶闻言,悠然呡了一口茶,笑道:“莫急。太一之事,我之前已与你分说清楚,他之心不在天道,在妖族存续,乃至在更广阔的天地,绝非鸿钧可以轻易笼络,此事你们不必担忧。至于西方那两位……”他眼中闪过一丝戏谑,“贫道自会给他们找些‘麻烦’,让他们无暇他顾,至少不敢过于紧逼。你们目前要做的,便是假装遵从鸿钧之命,‘密切关注’地道即可,不必真的与平心娘娘为难,做个样子便好。”
他顿了顿,语气忽然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另外,你们三兄弟,是时候分家了。”
“分家?!”三清闻言,皆是一惊,不约而同地喊出声来,脸上写满了错愕与不解。自诞生之日起,他们三清一体,同居于昆仑山,共同修行,共同论道,早已是洪荒公认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李茶看着他们震惊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没错,就是分家。洪荒皆知,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清原本是一家。你们三人始终团结如一,铁板一块,纵然没有任何针对天道的动作,本身的存在就是对天道权威的最大威胁。别忘了,你们乃是盘古大神元神所化,是这洪荒天地理论上最名正言顺的继承者!论起根脚正统,巫族都要逊你们一筹,想想巫族的下场吧!天道与鸿钧,又岂会不对你们这三位‘合法继承人’心存忌惮,严加防备?”
这一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三清心头。他们从未深思过自身的处境。以往只觉三清一体,力量强大,无人敢惹,却未曾想这“一体”本身,在更高层面的博弈中,反而成了最大的原罪。联想到巫族的惨状,一股寒意自脊背升起。
三人沉默良久,脸色变幻不定。最终,元始天尊抬起头,试探着问道:“前辈,您的意思……是让我们兄弟假装内讧,演一出不合的戏码给天道看,以消除其戒心?”
“呵呵,”李茶轻笑一声,目光扫过元始和通天,“倒也未必全是假装。元始,若非上次救援洪荒生灵时,贫道出言点拨于你,依你之本性,此刻早已与通天因教徒之事闹得不可开交了。”
李茶毫不客气地直接点破了三清之间早已存在,却因兄弟情谊而被刻意压抑的矛盾爆发点。
“二哥!我的那些徒弟怎么了?!”通天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语气中也带了几分火气。
“怎么了?”元始被李茶说中心事,又被通天质问,脾气也上来了,冷声道:“三弟,你立教有教无类,为众生截取一线生机,为兄不反对。但收徒也需有所甄选,岂能不论根脚、不分品行,尽数纳入门下?你且看看如今的昆仑山,还有仙家福地的样子吗?被那些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弄得乌烟瘴气,周边生灵皆有怨言,长此以往,我昆仑颜面何存?!”
“二哥!你……”通天豁然起身,周身剑气隐现,显然动了真怒。他门下弟子确实品类繁多,但其中亦不乏重情重义、道心坚定之辈,元始这般以偏概全,直接否定所有弟子,让他如何能忍?
“好了!”老子见两人剑拔弩张,立刻出声制止,声音中带着大哥的威严,“在前辈面前如此争执,成何体统!还不坐下!”
老子发话,元始和通天虽仍面有愠色,却也不再吵闹,悻悻坐下,但彼此间的隔阂已经初现端倪。
李茶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哈哈一笑,浑不在意:“无妨,争执才能看清本心。元始,”他看向元始天尊,“你之问题,根结在于一个‘傲’字。你傲视万灵,除了你的两位兄弟与贫道,便是对鸿钧,你内心深处恐怕也未必信服。这本是催你奋进之动力,但过犹不及,这份傲气若不能化为包容万象的‘傲骨’,终将阻碍你更进一步。”
元始张了张嘴,想要分辩,却被李茶抬手阻止。
李茶又看向老子:“老子,你崇尚清静无为,看似超然物外,不染尘埃。实则,你最在意的便是你的这两位弟弟,为了调和他们的矛盾,维系三清一体,你甚至放弃了自己最适合的剑道或阵道,转而选择了更为中正平和、利于调和的丹道。以你的资质,若专精于剑道或阵法,成就未必在今日之下。也正因你这‘不争’之心,才能参悟我之茶道,让你心境比元始、通天更为圆融透彻,能隐约看到一些未来的隐患。然,”李茶语气转为严肃,“有些事,并非你不争就能化解。你将担忧埋在心底,独自承担,不与弟弟们沟通,这并非真正的爱护,有时反而会因误解而酿成更大的矛盾。”
老子闻言,身躯微微一震,脸上露出深思与恍然之色,随即起身,对着李茶郑重地长揖一礼:“前辈慧眼如炬,字字珠玑,老子……受教了。” 这一礼,心悦诚服。
李茶坦然受之,饮了口茶,最后看向生着闷气的通天:“通天,你是三人中最具慧根、潜力最强之人。诛仙四剑在你手中,杀伐之力堪称圣人第一。贫道且问你,你究竟走的是剑道,还是阵道?立教成圣,凭借的是功德,你尚未真正明悟自己的根本之道!剑、阵并行,看似强大,实则未尽全功,导致你的道基并非无懈可击。此外,你收徒有教无类,本是功德,但数量过于庞大,品流复杂,长此以往,恐会反受其累。”
通天听着李茶的剖析,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反思。他沉默片刻,肃然道:“前辈所言,如醍醐灌顶。通天知道了,日后定当谨记前辈教诲,明己道,慎收徒。”
“嗯,”李茶满意地点点头,“既然道理已明,你们便回去依计行事吧。无需过多遮掩,便以通天教徒之事为导火索,堂堂正正地分家便是!”
随即为三人指明了新的道场:“老子,你为人教教主,与人道气运相连。首阳山中,孕育着一件关乎人道未来的至宝,需你亲自前去守护。你便将道场迁至首阳山吧。”
老子颔首:“是,弟子明白。”
“元始,昆仑山乃天地间最顶级的洞天福地之一,更是你们三清的根基所在,不可轻弃。你便继续留在昆仑山,也好守住这份祖业。”李茶意味深长地说道。
元始天尊郑重点头:“元始遵命,定当守护好昆仑祖庭。”
“通天,”李茶最后看向他,“东海浩瀚,机缘无数。在那碧波之下,有一得道金鳌,其背上驮负着一座名为金鳌岛的巨岛,其灵气之盛,景致之奇,不输昆仑分毫,正合你截教万仙来朝之气象,是一处理想的立教道场。你便去那里吧。”
通天闻言,眼中闪过喜色,拱手道:“好!多谢前辈指点!”
计议已定,三清不再耽搁,向李茶辞行后,悄然离去。
回到昆仑,三清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如往常一般论道修行。
元始看着那些在昆仑山间肆意穿梭、气息驳杂的截教弟子,眉头越皱越紧。通天则对元始门下那些自诩根脚高贵、对截教弟子时常流露出不屑的门人愈发不满。
矛盾终于在一次两教弟子因争夺一处灵气泉眼而爆发冲突后,彻底激化!
不到三年,原本祥和宁静的昆仑山,骤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圣人威压!玉清仙光与上清剑气在虚空激烈碰撞,虽未真正生死相搏,但那恐怖的圣威交错,道则轰鸣,几乎将昆仑山巅的云海都搅散了!
随后,洪荒诸多大能便感知到,三清于昆仑山巅爆发激烈争执,道韵冲霄,俨然是大道理念出现了根本性的分歧!
不久,消息便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洪荒——三清不合,已闹到分家的地步!
紧接着,太上老子率先离开,骑着青牛,带着玄都,前往首阳山开辟新的道场,太清一脉自此与昆仑玉清一脉分立。
随后,上清通天教主召集了所有截教弟子,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昆仑山,按照李茶的指点,前往东海寻觅金鳌岛作为新的道场。
唯有玉清元始天尊及其门下弟子,依旧留在昆仑山,守护着三清祖庭。
至此,三清分家的传言被彻底坐实。洪荒众生无不唏嘘感慨,没想到盘古正宗,竟也会因道不同而分道扬镳。
就在通天教主于东海找到金鳌岛,并开始大兴土木,建立碧游宫道场之时,坐镇于方丈仙宫的李茶,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迎来了一位意料之中的“邻居”。这盘针对天道的大棋,他已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