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杂志社,沈鹏的办公室。
关于华安,宏海和黑水基金的线索网络越发复杂。
他决定不再满足于外围调查,尝试直接叩击核心。
他通过正式渠道,联系了华安科技的公共关系部,表明身份和采访意图。
电话被谨慎地转接至公关总监。
“总监您好,我是《深度财经》的沈鹏。”
“我们注意到近期贵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波动以及一些针对供应链的质疑。”
“贵司的应对非常迅速有效,令人印象深刻。”
沈鹏的开场白很客气:
“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专题。”
“想了解一下,贵公司对近期市场上一些……”
“不那么和谐的声音,特别是背后可能存在的某些……”
“比如名为黑水咨询的机构的影响,有何看法或评论?”
电话那头,公关总监的回答专业而得体:
“沈记者您好,感谢您对华安科技的关注。”
“对于近期的市场传闻和不实信息,我司已经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了明确回应。”
“我们坚信,公司的长期价值取决于技术实力,产品创新和良好的经营管理。”
“对于市场上存在的各种机构及其行为。”
“由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不便发表具体评论。”
“我们将继续专注于自身业务发展,用业绩回报投资者。”
这番回应,几乎是标准模板。
承认问题存在,强调自身专注,避免对任何特定第三方发表看法。
沈鹏并不意外,他追问道:
“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
“华安科技目前并未掌握明确证据指向特定机构在协调这些行动?”
“或者说,即使有所察觉,也选择不予以公开回应?”
公关总监的语调依然平稳:
“沈记者,我理解您的探究。”
“但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上市公司。”
“我们的任何公开声明都需要基于确切的事实和证据。”
“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市场猜测进行评论是不谨慎的。”
“这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我们更倾向于通过合规,透明的方式处理市场关切。”
通话在毫无实质进展的氛围中结束。
华安科技方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更没有提供任何关于黑水的新信息。
放下电话,沈鹏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华安科技这种守口如瓶的态度,
恰恰说明他们很可能已经意识到了黑水的存在和威胁。
甚至可能正在进行内部的调查或应对。
但面对这种层面的博弈。
在拿到确凿证据或时机成熟前,他们是绝不会对外界透露分毫的。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顶层,吴峰的办公室内。
一面屏幕实时显示着华安科技的股价走势和负面新闻的传播热度。
另一面屏幕则展示着与宏海实业相关的股权结构图和一系列复杂的协议草案。
华安科技方面,尽管林志华的亲自澄清暂时稳定了股价,但吴峰并未停止施压。
他指示下属,通过更多隐蔽的渠道,继续散布相关的谣言。
同时维持着对华安股票的低强度,持续性的卖空压力。
目的是不断消耗华安的资金和管理层精力,让他们无法从容准备。
吴峰轻描淡写地吩咐:
“我们要让他们始终处于救火状态,无法安心发展。”
而他的主要精力,正集中在另一条更关键的隐秘战线上。
加紧对宏海实业的渗透和控制。
在宏海实业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像张海那样对黑水基金的投资方案全盘接受。
以张子豪为代表的一部分少壮派和管理层,对方案中隐藏的陷阱深感忧虑。
但同样,也有一部分股东和高管,在宏海业绩持续下滑的压力下,
对黑水带来的巨额资金和转型希望抱有期待。
吴峰精准地利用了这种内部分歧。
他避开了态度强硬的张子豪,而是通过秘密渠道。
与宏海内部的几位关键人物。
包括一位负责财务的副总裁和两位手握重要投票权的早期投资人。
进行了多轮接触和谈判。
谈判地点不在香港,也不在上海或深圳。
而是选择在了澳门一家高级酒店的私人包厢。
吴峰的筹码简单而诱人。
确保他们在黑水入主后的新公司架构中,
他们依然保留重要职位或获得丰厚的顾问回报。
承诺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接手他们手中部分面临贬值的宏海股份。
描绘宏海在获得黑水资金和技术支持后。
宏海成为智能制造业巨头的未来,让他们分享成功。
作为交换,吴峰要求他们在即将到来的。
关于引入黑水基金投资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上。
投出赞成票,并利用自身影响力,游说其他摇摆不定的股东。
吴峰对其中一位动摇者如是说:
“张海董事长年纪大了,有时难免保守。”
“宏海的未来,需要更有魄力和国际视野的伙伴。”
“和我们合作,是宏海唯一的机会。事成之后,各位都是新宏海的功臣。”
这些秘密谈判进行得极其小心,绕开了张海的关键亲信,也避开了张子豪的耳目。
吴峰的目标很明确。
他要在不惊动张海的情况下,悄然争取到足以在关键投票中锁定胜局的票数。
从而事实上架空张海的绝对控制权,为黑水基金后续的实质性控制铺平道路。
这是一场双线作战。
明线上继续打压华安,暗地里则加速收编宏海。
在经历了代工厂风波的剧烈震荡和林志华强势澄清的短暂拉升后。
华安科技的股价进入了一段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的时期。
走势图上,K线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起大落,而是陷入了持续的区间震荡。
股价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箱体内上下波动。
既没有v创出新高,也并未跌破前期的关键支撑位。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下,是多空双方力量的重新集结和暗中较劲。
市场看法出现显着分歧!
多方认为,林志对澄清供应链问题的有力回应。
恰恰证明了公司的核心价值未受损害。
他们视当前的股价震荡为消化获利盘和负面情绪的良机,是长期布局的好点位。
每当股价回调至区间下轨,总能见到逢低买入的资金介入,托住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