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价格在30美元高位反复震荡。
林志华盯着剧烈波动的数字。
他想起前世2021年9月24日。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
比特币单日暴跌30%,百万矿工一夜归零。
他说道:
“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即便知道比特币长期必然上涨,但过程中的剧烈波动足以摧毁所有杠杆投资者。
深夜的宿舍只剩键盘敲击声。
特斯拉暴涨,自动驾驶概念,微信推出后股价翻倍,手游爆发期。
还有茅台,塑化剂事件后抄底,长线持有。
他手指摸索着:
“特斯拉早期很便宜,腾讯将来会靠王者荣耀手游荣登榜首。”
林志华搜索:
“内地投资港股美股,需要专业交易账户...”
结果令人沮丧。
这个时期只有qdII基金和少数香港券商代理,门槛最低20万港币。
他比特币持仓价值超数百万美元。
但套现需要时间,且大额资金出境可能触发监管。
辗转找到一家香港券商代理,对方电话里满口粤语腔普通话:
“林生,我们欢迎内地投资者,但开户最低20万港币。
而且要提供收入证明喔,需要年满20岁才可以开通香港账户。”
林志华尝试解释:
“我是学生,帮教授做研究...”
“那建议您让教授开户啦!”
对方突然压低声音:
“或者走地下钱庄,我们假装不知道资金来源?”
林志华果断挂电话,这分明是请君入瓮的骗局。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苏清瑶突然造访机房:
“你最近在找港股资料?”
她将一本《港股投资指南》放在桌上:
“我舅舅是香港中银国际的,说可以开学生模拟账户体验。”
林志华激动:“你舅舅...在香港券商?”
“是啊,他听说我对金融感兴趣,特意寄来的。”
苏清瑶翻到扉页,指着一个签名:
“还说如果需要真实账户,他可以做担保人。”
这个巧合太过完美,完美得像命运安排。
林志华猛然想起,苏清瑶确实提过有个香港舅舅。
但当时只说“做贸易的”,从未提及金融业。
三天后,林志华以“跨国股价对比研究”名义。
通过苏清瑶舅舅协助开通港股\/美股账户。
初始入金2万美元,来自他分批套现的比特币利润
面对交易界面,他必须做出关键决策:
林志华想起前世见过太多杠杆爆仓的悲剧。他最终决定。
特斯拉投资40%,每次8000美元,分12个月定投。
腾讯投资30%,每次6000美元,等微信用户破亿后加仓。
贵州茅台A股20%,每次4000美元,长期持有。
现金留10%,2000美元,应急备用作为加仓比特币的资金流。
这个组合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林志华知道其中蕴藏的能量。
特斯拉将在十年后上涨200倍,腾讯港股涨40倍,茅台更是A股神话。
而剩下的美元,将在比特币暴跌至2美元时变成抄底子弹。
第一笔订单下达时,他的手心全是汗。
8000美元买入286股特斯拉,成交价27.97美元。
经纪佣金扣了120美元,让他肉痛不已。
前世零佣金交易时代的人,难以适应这个每笔交易都抽血的年代。
“买好了?”
苏清瑶好奇地凑近屏幕:
“为什么选特斯拉?我舅舅说通用汽车更稳定。”
“电动车是未来,”
林志华故作深沉:
“而且...马斯克是个疯子,这家伙还想把人类带到火星上去。”
“谁?”
林志华猛然闭嘴。
这时候埃隆·马斯克还没成为世界偶像,特斯拉只是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
他又差点说漏嘴。
分散投资带来的是风险降低。
当比特币再次暴跌至15美元时,林志华第一次没有焦虑。
特斯拉持仓已浮盈3%,腾讯港股稳定上涨,对冲了加密货币的波动。
这是多数投资人常喜欢做的事情,分散投资,对冲风险。
但他很快发现新问题:跨市场交易需要全天候盯盘。
港股9:30-16:00,美股21:30-4:00,加上比特币24小时交易。
他不得不设置多个闹钟,深夜摸黑操作电脑。
张猛疑惑地问:
“你最近像在倒时差,熬夜看球赛?”
林志华苦笑:
“美股交易时间,特斯拉财报发布了。”
赵明凑过来:
“你还真炒美股啊?带哥们一起呗!”
林志华立即警惕:
“你们把bIGoU和比特币指南维护好,其他事情不要多问。”
“团队维护的钱可以直接找我申报。”
自从套现了一部分了比特币后,他现在有更大的能力承受压力。
一段时间后!
比特币跌回20美元区间徘徊。
林志华的分散投资初见成效。
苏清瑶开始主动研究港股财报,甚至发现了林志华都没注意的细节:
“h股比A股折价30%,但流动性差,大宗交易可以砍价。”
林志华惊讶:
“你怎么知道?”
她得意地眨眼:
“我舅舅教的,还说下次去香港带我去交易所参观。”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像病毒般席卷校园时。
林志华正在修改币购的推送算法。
张猛突然冲进来挥舞手机:
“老林!这玩意儿太神了!昨晚我约到外语学院三个女生!爽死了。”
林志华瞥了眼:
“股价!”
他迅速打开港股交易软件。
腾讯控股的K线图正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拉升:180...196...213...。
腾讯股价在港股市场狂飙突进。
微信查看附近的人功能上线后,用户量从3000万暴涨至8000万。
股价一个月内从180港币飙升至252港币,涨幅正好40%。
就在股价创下新高的当天下午,林志清空了所有腾讯持仓。
卖出价:251.8港币。
持仓成本:186.5港币。
收益率:34.9%。
苏清瑶看着交易确认弹窗惊呼:
“为什么卖了?券商都在调高目标价!”
林志华盯着屏幕上的K线:
“热度太高了,该回调了。”
果然,三天后传来消息:
工信部约谈腾讯,要求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股价应声下跌,一周内跌回215港币。
林志华在215.5港币价位全仓买回,持股数增加了17%。
这一卖一买的神操作,让他的港股账户收益率在一个月内达到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