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里来串门子的婶子特别少,家里烧的非常暖和,人也不来了。这都是心里明镜的,吃的少,饿到人家来说话,不费体力吗?所以能在家躺着的都在家,哪儿也不去,有的人家守着火盆就在家待着,甚至 弄点儿山里采摘的榛子,松子儿放在火盆里,用火喂着,熟了剥出来吃也能顶饿。每家都是这样,守着一个火盆围了一圈儿小孩子。
这天开始下雪了,村里人很高兴,何庆海心里也挺高兴,看着天空中洋洋洒洒的雪花,这是入冬以来都进入12月份了,才下了一场雪,真不容易呀。
何庆海也知道,这代表着来年雨水真的非常少。村里的一些老人也都唉声叹气的,毕竟去年就是冬天下了几场雪,而夏天的雨水就特别少。收成还算一般,可是看今年这势头,来年应该不是很好,大队长也知道这情况,跟村里的书记说了,而常书记听了不以为意。毕竟村后面守着那么一条大河,那里的水有的是,也没放在心上。
下雪了很多人 都高兴。毕竟往出走可以拉着爬犁那些东西没那么累。何庆海也挺高兴的。这不看着天空下着大雪。这雪下的还不少,两天就停了,地面上存了厚厚的一层雪,不错,还挺好的。何庆海没事儿就拎着夹子到处在地里埋起来,放上几个玉米粒儿,就这样溜达一天,自己带的挎包里装了几十只麻雀回来。
没人看见,这都是自己的,如果有人看见,必须得送到食堂里。这死冷寒天的,没事儿,谁出来?能出来的都是到食堂把稀粥打回家的人。
何庆海就躲着时间差,不让别人看到,把这些麻雀带回来。大姐非常细心,也有耐心,带着几个小的把毛一点点摘下来。何庆海看着这40多只的小麻雀,于是弄了一些油。给这小麻雀沾上面糊直接油炸,这香味儿老带劲了。别说几个小的直咽口水,大人闻着味儿也受不了。
程桂珍吓得够呛,毕竟这油炸香味儿真的很好闻,就害怕被人发现举报了,何况 隔壁老张家前几天,死了张老蔫儿,一家子人都挺悲伤的,这发现自家弄的香味儿,要是出去举报可咋整?何庆海躲开了吃饭的时间。炸出这些小麻雀。家里每个人分着吃都美味的不得了。
何庆海决定了,没事儿,这几天天天打麻雀,毕竟下了雪以后特别好打,没下雪的时候,这山上的麻雀还能在大地里捡一些草籽或下落下地里的庄稼颗粒吃,这回雪全都盖上了。没东西吃,它们就会到处找,观看。夹子上埋个玉米粒。打家雀特别容易。何庆海腰间带着大夹子,小夹子,有专打麻雀的小夹子,特别多二十几盘,还有十几盘大夹子能打到野鸡,野兔的这些天他都放在了雪地里,找了很多很好的位置埋起来。
一天收两次夹子,何庆海的收获颇丰。大夹子夹住了两只肥硕的野兔和一只野鸡,小夹子上的麻雀也有几十只。看到这满满当当的收获,都乐开了花。何庆海不敢把野鸡,野兔带回去,万一被人发现举报不是很好, 把几只都放在空间里, 有时间自己在外面做熟了,做好了再拿回家,可不能把这野鸡,野兔带回家去做,这样的话香味儿太霸道,容易被人发现。外面放的多数都是自己打的,麻雀也就几十只。看着天马上黑了,赶紧回家,今天晚上还能美美的吃一顿。他也知道不能总做油炸的那样会费油不说,家里人都很心疼,香味儿太大了,毕竟那霸道的香味儿谁也受不了,家里关着门窗,多少还能散出一些味道,而家里的美味儿又一半会儿散不尽。
决定今天晚上或者炖汤或者怎么吃,回家再说吧,自己想象着好吃的,带着一兜子的麻雀往家里赶。到家以后,大家一起商讨这麻雀怎么吃?然而意外发生了。村里的治安员突然找上门来,说是接到举报,怀疑何家私自打猎。
程桂珍吓得脸色苍白,何庆海却镇定自若。他把治安员请进屋里,笑着说:“同志,我们确实打了些麻雀,这也是没办法,大家都饿啊。但我们没藏着掖着,本来打算明天就给食堂送去呢。”治安员看着屋里的景象,又听了何庆海的话,态度缓和了些。这时,隔壁老张家人也来了,原来举报的不是他们,而是村里另一个眼红何家收获的人。老张家人还帮着何家说话,打个麻雀也算是薅社会主义羊毛,那这麻雀都没人敢去打,等着他霍霍庄稼吗?再说了,也没人拦着呀,又没上山,这到处都是这家条雀,爱谁打谁打呗,这也是孩子吃不饱,谁家不饿,打点儿这玩意儿,自己家还能吃点儿。治安员最终只是教育了几句便离开了。何家有惊无险,之后依旧小心了。
经过这次风波,何庆海更加谨慎了。他决定去县里碰碰运气,心里烦躁极了,这都是什么呀?打个麻雀还得被人给举报,真是的。村儿里现在干什么都有人盯着,尤其是何庆海家。谁让自己老爹是大队长呢,再一个有很多人看不惯自己家,毕竟都知道何庆海家现在条件好 ,有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这年月盼你好的没有,盼你倒霉的有的是。到了县里,发现有人收一些山里的特产。他想起自家空间里还有不少榛子、松子,便动了心思。他小心翼翼地从空间拿出一些,去和收购的人谈。对方看了货,给出了不错的价格。
何庆海心里一喜,想着以后可以多卖点这些东西换钱。但他也担心被人发现空间的秘密,于是每次交易都格外小心。之后,何庆海又陆陆续续和收购商做了几次交易,赚了些钱。然而, 跟家里人说卖了山里的山货。毕竟家里确实秋天大姐跟老娘在山上采的山火都被何庆海陆陆续续守在空间里,拿到这县里串着都卖了出去,回去的时候带一些粮食,理由就是换高家价粮,家里也没有说什么,这是正常操作。
有的人家还买不到粮食,要不然买到了被人抢了的,村里都悄悄的传出这样的事儿。有一次交易时,他没注意到旁边有个鬼鬼祟祟的人一直在盯着他。这人是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发现何庆海似乎总有源源不断的山货,便起了歹心。
混混暗中跟踪何庆海,想找出他的货源。何庆海有所察觉,但表面上不动声色。他故意绕了几条路,把混混引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等混混靠近,何庆海突然转身,三两下就把混混制服了。
混混吓得连忙求饶,何庆海警告他:“要是你敢再跟着我,或者把今天的事说出去,有你好受的。”混混忙不迭地点头,连滚带爬地跑了。
经过这次,何庆海明白不能再这么大意。何庆海再一次闲逛起来,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觉得这么熟悉呢,于是就一点点挪了过去,一看这不是金爷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毕竟金爷是赶大车的,不可能在一个地方长逗留,而且在一个地方。能碰见真是太难得了,除非提前约好的。何庆海马上挤上前去,跟金爷打招呼。金爷听见有人跟自己说话,回头往下一看,是这小子。毕竟1米9的身高看何庆海这还不到 1米6的小个子可不得往下看吗?说道原来是你小子呀!于是两个人到人少的地方蹲了下来,看着金爷叼着烟袋跟何庆海也在旁边儿。闲聊着。你小子也听说这边儿有卖山货的,弄些吃的回去吗?何庆海听金爷这么问,也点点头说道,现在村里的粮食很少。 都吃不饱,各自想办法。金爷爷还愁的说,是啊,村儿里本来就庄稼种的少,都是一些山地,收成也不好,交完任务了以后,村儿里就没啥吃的了,现在村里老少一天就一顿 菜糊糊真的饿的受不了了,所以我也各个地方看看,买一些东西带回村儿里,村儿里多数都是吃山里的一些榛子呀。松子,蘑菇啥的,要不然早饿死了。我去了几次县政委。需要救济粮,每次去都说没有,没下来,这可咋整?
何庆海想了想,小声说我能弄到一批粮食,但是这事儿你不要问哪儿来的,你敢要吗?金爷打量这个小个子,说到你这小犊子,有这本事我就敢要,你放心,金爷办事儿绝对让你满意。 出你口入我耳,没有第三人知道。何庆海点点头说道行。一会儿你赶大车到县北门口等着。他真想帮一帮这金爷,毕竟他们村子里都是一些老少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