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老娘做的窝头。炖的 夏天晾晒的豆角丝儿。里边放上。野猪肉又放了一些粉条。
家里人又美美的吃了一顿。
这个时间点儿正是村里人每家都在吃晚饭的时候。
家里炉子烧着,火热,屋里暖烘烘的炉子一天都不带停火儿的,所以老爹就说家里现在日子是最好过的。
何庆海这时候再考虑一个问题,这大跃进,全民炼钢的时候,家里这炉子能保住不?
这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问题。看情况得想办法把这炉子保住。
晚上何庆海躺在被窝里,在想着空间里这些安排。
这些粮食够家里人吃的了,不怕挨饿。空间里这些肉食也够自己家人吃的,也够以后自己发展用的。现在基本上这繁殖能力都还不错。
看着空间里母鸡,鸭子,鹅子孵出来的一些小的也都到处乱跑。
别提还有很多的鸡蛋,鸭蛋,鹅蛋了,这些都被何庆海给收了起来。
把一些多余的蛋都收在空间的静止区。
有机会到市里送到钢铁厂。
过个一两年这些东西都是很难得的。
何庆海心里在想,等大哥毕业的时候看看。给他弄个工作,让他最好在市里上个班儿。
如果有了工作,大哥也就不会感觉心里不舒服,不平衡了。
胡思乱想,想到这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早晨何庆海起来的时候,感觉今天房间里都亮堂了不少。出来一看就听到小三小四儿在那儿说道,二哥跟你说今天早上起来爹说雪停了。
何庆海一听说雪停了,然后也出到外面一看。可不是停了吗?
这院子里的雪大哥还有爹都已经收拾完了,扫的很干净。就是菜园子还白茫茫一片。而自己院子里那几个大冰坨子还在原地没动。
抬头向房顶上看去,雪也都不在了。这时候何庆海走到大门院外看着大路上很多家门口的雪基本上都少的很,都把雪堆到了。旁边的沟里,只见上面高高的。雪堆的好高啊!
这啥时候能化完?到时候这里边全都是水。
何庆海赶紧回到家里面,毕竟穿的不是很多这一会儿帽子也没戴,感觉冻脸,冻耳朵的。跑到家里。在炉子旁边烤了一会儿暖和过来。洗脸刷牙。吃早中饭。
这时候大姐把饭拿出来吃吧,吃俩窝头。剩菜何庆海没吃,加了点儿咸菜,完俩我都吃了。
这是大哥和老爹也陆续的回来了。只听老爹看到何庆海说到你这是才起来吗?客厅还笑嘻嘻的说道。被窝不希望我起那么早。
只听老爹说你就懒吧,不要跟董大发面似的就好。
这时候老娘也进来了,说道你可拉倒吧,别在那埋汰我儿子,我儿子是干大事儿的人,跟他们比能行吗?他们10个也赶不上我儿子一个。
这时候只听老爹说这场雪灾的雪下的太厚了,一脚插进去能有40cm。道路都不通车了,所以基本上等到开化才能通了。
大哥这时候也说道,学校也等到什么时候开始化雪了,在开学。
老爹道听说,这次雪灾好几个县市都很严重,很多乡村都有房屋倒塌的现象。
这时候又听老爹说道,昨天大队长在村儿里找了几家,终于把几个老人都给安排好。都不是在自己儿子家住的。
这让村里很多人笑话那几个人的儿子。
这时候村里也不能说。都是儿子不好,毕竟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那年代人命都不值钱。
有两家都是两个老人后走到一起的。把孩子都拉拔大以后,两个老人都不愿意养。
毕竟老话说的好,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两窝孩子在一起总有亲疏远近之分。
家里吃的就那么多,都想多挣一些,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家庭矛盾,当都分家以后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这就把心气儿都怨在老人不公平上。
从那个年代存活下来的妇女寡妇特别多。所以有很多找拉帮套的养着一大家子。
难免就出现了两窝孩子。就是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了,私底下也有偷偷找拉帮套的。
这就是这社会现象。家里男人重病不行,养不了家或者死了男人的。
这女人不想离开这家,就从外边找个男人帮忙养家,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得给这男人生孩子。
有的凭良心的。就给人生孩子,然后也就一起过日子,就像一家人一样。有的人家良心不好的,那真把拉帮套的男人当驴使。
把男人身体累垮了,孩子也没给生,再一脚把男人踢出去。反正自己的孩子都已经养大成人了,用不着这男人在拉帮套,所以这样往往都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凡是能给人做拉帮套的男人,家里往往都是弟兄多,家里穷,没房子。年纪拖大了,就这样找个寡妇做了拉帮套。
往往这样做拉帮套的男人都是附近10里八村的老实男人。而且寡妇家里也都会打听好。同意的话两家就在一起。吃个饭就算完事儿。
而村儿里边儿这几个不养自己老子娘的人也都是怨恨爹娘偏心的。
看着天空中的太阳久违的露出来,照耀着大地,风也停了,站在向阳背风的地方晒晒太阳,还挺暖和的。
何庆海这时候就在院子里来回溜达,没感觉到冷。头上戴着帽子,这是老娘怕冻着感冒非让带着,没风也必须带着。领着小三小四在院子里疯跑,关了这一整个冬天。可吓出来了。哥三个在院子里疯跑玩儿,这时候就听到隔壁骂骂吵吵的声音。
何庆海让小三小四儿不要乱跑玩儿了,赶紧现在回去吧,玩儿有一会儿了,时间长,真的会冷到的,这时哥俩也玩儿累了。很听话的就进了家门。
毕竟家里烧着炉子很热乎,而且偶尔二哥还给拿点儿零食吃。所以小三和小四还是非常听二哥话的。
这时候何庆海在院子墙根下站着,听隔壁的热闹呢。
只听张老六的娘气愤的声音传出来。
我们家蒸的一锅三十几个窝头。装了满满一大盆,现在就剩个盆底儿了,我们自己家孩子没吃这窝头哪去啦?
都是被你们这一家子给吃了,要点儿脸行不?
随便吃人家的粮食。这时候只听见一个懦弱的女人声音,应该是董大发面儿的老婆一边说对不起,一边说到孩子太饿了,你管住嘴。
她说话的声音很轻。听不真切,然而张老六娘的声音那是真的很大呀。门关着都能听到,可想而知这门开了的声音有多大。
饿谁家不饿,谁家敞开子肚子可劲儿造。这一盆窝头是我们家一天的吃食,被你们家这一窝子都给造了,凭啥呀?
赶紧把粮食给我拿出来。想白吃,我们家的门儿都没有。
在我们家住这是看大队长的面子上,你以为谁都能上老娘家来住。
这时候又听不清你们说什么大概意思,可能就是说家里粮食也不多了。
只听着张老六他娘的声音又嗷嗷的喊了起来。我看你家粮食袋子不少的,赶紧的把这一锅窝头的粮食给我交出来。要不然都给我滚出去,老娘一天都不搁你们。
看你们这一家子还是个人吗?懒得都出奇。蹭我们家的火盆,连烧炕的柴火你们都不准备啊?
昨天晚上看不过眼儿了才拿了一捆条子给你们烧炕暖和用,咋的饭还不想做,还想吃我们家现成的,赶紧把粮食交出来。
何庆海听到这一会儿好像没有什么声音了,这时候可能是人家把粮食还给他们了。
于是何庆海回到了屋里边儿,把听到的事学给了大姐和老娘听,老娘就说道,你咋喜欢听这些儿呢?
尤其村儿里这些老娘们儿吵架的热闹,我发现你小小年纪,一个男孩子怎么就愿意看这个?何庆海嘿嘿直笑道说,没事儿,闲的呗。
老宁这时候又说到,哎,这董大发家也确实是懒得没边儿了。这冬天时间漫长的很,弄那点儿柴火都不够用的,这男人不顶用,这女人你就不能多弄点儿,也真是的。
我看呐这董大发面儿这样式儿懒下去呀,他媳妇儿还不如找个拉帮套的。
这时候老爹又说到,找拉帮套的是那么好找的吗?
这董大发面你别看他懒,那心眼子多的要命。他要找个拉帮套都能把人当驴使。人家哪个小伙子想愿意做拉帮头也不会找他家的。
这时候老娘听到说咋的?你是?听到啥消息了?这董大发家真想找拉帮套的。
这时候老爹把烟袋磕了磕,放上点儿烟丝。说到秋收的时候,董大发就把他家要找拉帮套的话里话外说出来了。
老娘撇撇嘴说道。董大发家找 拉帮套有些难,他那个老婆就是个面团儿式儿的。
一点儿都没有主见,长得又黑又瘦,你看一杠子压不出个屁来。听说好像生最小的一个伤了身子,真假不知道,要是不能生,谁愿意给他做拉帮套?
何庆海听着老爹老娘在那儿说人家的事情。心里在想,这年代这男人都不害怕。自己头上一片绿吗?还主动给自己老婆找男人。
在穷人家,为了能吃上饭能过下去找拉帮套的很正常。而且东北这一边儿很多都有一些少数民族留下来的习俗,兄死弟继的习俗都是有的。
嫂子改嫁给小叔子,这都是普遍现象,都是一家人没出旁的窝,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多。不存在谁会笑话你这一说法。
一些兄弟媳妇儿嫁给大伯哥的也有,所以这是普遍现象。没有像后世那样人民的礼法观念特别严重。在这个时期这样的人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些比较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