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乱流深处的远古遗迹,像一座悬浮在混沌中的巨大金字塔。塔身由不知名的银色金属构成,表面刻满了比时间碎片更复杂的纹路——这些纹路既非文字也非法阵,而是由无数细小的“境界符号”组成:气感境的感知波纹、元婴境的魂核轮廓、混元境的道果虚影,层层叠叠,仿佛记录着一套完整的远古修行体系。
林尘与苏瑶乘坐的溯源舟刚靠近遗迹,塔身就释放出一道金色光束,光束穿透舟身的防御,精准扫过每位修士的境界印记。一位气感境少年突然发出惊呼,他的灵觉中涌入大量陌生的感知信息——那是远古修士对“气感境”的理解:“感知非目见,非耳听,乃天地与我共振之息”,这种理解与灵植界的“草木共鸣法”异曲同工,却更简洁深邃,少年的灵觉瞬间变得通透,直接突破至圆满境。
“是‘法则共鸣’。”太初鼎的扫描显示,塔身的纹路能与修士的境界印记产生共振,释放出远古的修行心得,“但这只是表层,深处藏着更强的能量反应,与混沌病毒的源头同源。”
遗迹的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只有一行符文。苏瑶的太阴之力触碰符文时,符文突然亮起,化作一段影像:远古时期,一群身着银色战甲的修士正在与灰黑色的混沌能量战斗,他们的境界体系与现在截然不同——没有气感、元婴之分,而是以“共振境”“合一境”等命名,其中最高境界的“源初境”修士,挥手间就能净化大片混沌,其力量本质竟与林尘的混元道果有几分相似。
“他们的境界体系,是以‘天地共振’为核心。”林尘凝视着影像中源初境修士的战斗方式,“共振境对应气感境,却能直接引动天地能量;合一境类似元婴境,魂核与天地本源合一,难怪能对抗混沌。”
进入遗迹内部,众人发现这里是一座巨大的“法则图书馆”。墙壁上的凹槽里存放着无数水晶,水晶中封存着远古修士的修行记忆:
- 一块标着“共振境初期”的水晶,记录着如何用呼吸节奏与大地共振,三个月内就能掌握基础感知,比现在的气感境修行速度快一倍;
- 一块“合一境中期”的水晶,展示了魂核与星辰本源合一的技巧,魂核之力能随星辰运转自动恢复,无需刻意打坐;
- 最深处的“源初境”水晶,却被灰黑色能量包裹,水晶中的影像模糊不清,只能看到源初境修士在与某种“自体内生的混沌”战斗。
“这才是关键。”林尘用混元境后期的法则包裹源初境水晶,试图驱散灰黑色能量,“远古文明不是被外来混沌毁灭的,是他们的修行体系存在缺陷——源初境虽然强大,却会引发‘本源反噬’,也就是自体内生混沌。”
水晶在法则包裹下逐渐清晰,影像中,源初境修士的道果正在崩溃,道果碎片化作混沌能量,反过来侵蚀修士的神魂。“他们的‘合一’走得太极端了。”苏瑶恍然大悟,“完全与天地本源合一,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边界,最终被本源同化,滋生出混沌。”这与未来机械道果的悲剧如出一辙——都是过度依赖外在力量,忽视了“自我理解”的根基。
水晶的最后,留下了一段远古文字,太初鼎翻译后显示:“源初非终点,守我者方永恒。”
“原来如此。”林尘的道果突然剧烈震颤,远古文明的教训与未来的警示在他脑海中融合,“混元大道的真谛,不是兼容所有理解,而是在兼容中守住‘自我’——气感境的感知再多元,也要守住‘我在感知’的本心;混元境的道果再包容,也不能失去‘我在守护’的初心。”
话音未落,整个遗迹突然亮起,所有的境界符号都飞向林尘的道果。气感境的共振之法、合一境的本源技巧、源初境的净化之力,与他自身的混元法则融合,道果表面浮现出一层新的金色纹路——这是“溯源道纹”,能在吸收外来理解的同时,自动筛选出与“自我初心”冲突的部分,避免被同化。林尘的气息猛然暴涨,从混元境后期直接跃至圆满境!
苏瑶的道果也随之进化,银绿色的星环上多了“守我之纹”,与林尘的溯源道纹形成呼应。双生羁绊在这一刻解锁了新的能力:“初心共鸣”——能感知到万界修士的修行初心,只要初心未改,无论境界如何变化,都能获得双生大道的庇护。
遗迹在道果进化完成后开始消散,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溯源舟。太初鼎吸收了光点,鼎身多出了“远古体系兼容模块”,能将共振境的技巧转化为适合现代气感境修士的“共振感知术”,将合一境的方法改良为“本源魂核诀”,既保留远古的高效,又避免了反噬风险。
离开时空乱流时,那位气感境圆满少年向林尘请教:“前辈,远古的共振境那么强,我们还要保留现在的感知方法吗?”
林尘笑着回答:“共振境的‘天地共振’,与灵植界的‘草木共鸣’、雷霆界的‘雷纹听声’,本质都是‘连接’,只是路径不同。就像你可以选择走路、骑马或乘船,终点都是守护万界,何必执着于一种方式?”
少年恍然大悟,灵觉中同时运转共振术与雷纹诀,两种技巧在他的“守护初心”下完美融合,创造出更高效的感知方式。
溯源舟驶向混元界,林尘望着窗外飞逝的时空乱流,心中再无迷茫。远古文明的遗迹不仅让他突破了境界,更明确了混元大道的方向——兼容理解是手段,守住初心是根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永恒守护”。太初鼎的扫描仪上,新的标记正在闪烁,那是未来混沌势力的方位,但这一次,林尘的眼中只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