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前哨站临时安置区的喧嚣逐渐平息,只剩下零星的低语和远处机械运转的永恒嗡鸣。【启明】躺在自己那张简陋的小床上,双手枕在脑后,睁着眼睛望着上方被穹顶模拟出的、略显虚假的星空图案。白天的经历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回放:在修缮工地,“偶然”指出一处承重墙内部的细微裂痕后,【筑师】那粗犷而真诚的赞赏;晚上在“星光酒吧”,用辛苦赚来的贡献点换到的那杯名为“深渊回响”的饮品,那种混合着苦涩、甘甜与微弱刺激感的复杂味道在舌尖炸开的瞬间。
这些真实的互动和感官刺激,确实带来了短暂的满足感,让他体验到了作为“人”的乐趣。然而,当周遭安静下来,一种更深层次的不安便如同冰冷的潮水,从意识深处悄然蔓延上来,轻易地淹没了那点微弱的愉悦。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自己的膝盖骨。那种感觉又来了——与遥远本体之间那根极细、若有若无的连接线。平时它如同呼吸般自然,几乎被忽略,但此刻,在这寂静的夜里,【启明】却能异常清晰地“感知”到它的存在,以及那份无法言说的脆弱。它不像坚固的缆绳,更像是一缕被风吹拂的蛛丝,似乎随时都可能崩断。这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这具能够感受冷暖、品尝滋味、与人交流的身体,乃至他此刻的“存在”本身,都维系于那个深藏在某个仓库角落、静止不动、脆弱不堪的本体之上。
那个仓库,他选择它时考虑了隐蔽性,但绝非万无一失。它可能被玩家在探索中意外发现,可能被某种拥有特殊感知能力的怪物侵入,更可能被洛汗人或那些神秘的幽影群岛探子锁定。一旦本体暴露、受损,或者那微妙的静滞状态被打破,那么“启明”这个身份,以及他所珍视的这份“自由”体验,都将瞬间烟消云散,如同从未存在过。
“不能这样被动等待……必须做点什么……”他几乎是无声地喃喃自语,眼神在昏暗中变得锐利,仿佛能穿透层层甲板,看到那个被遗忘的角落。消极地祈祷不被发现是最愚蠢的策略,他必须主动出击,将本体的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个初步的计划开始在他脑中勾勒、逐渐清晰。他不能直接下令保护某个无关紧要的仓库,那太突兀了。他需要利用自己正在建立的“人设”——一个拥有特殊【架构感知】天赋的新人。他可以“偶然”地发现那个仓库区域存在某种“结构安全隐患”,比如地基不稳、能量管线老化可能引发泄漏、或者附近有未被发现的薄弱点易被怪物突破。然后,以保障前哨站整体安全为由,提出勘察和加固的建议。
理想的情况下,他甚至可以引导建设部,将那个区域改造为一个公认的、需要重点保护的“战略物资储备点”或者“紧急避难所”。这样,不仅本体的安全得到了名正言顺的保障,他也能以参与项目为由,更频繁、更合理地接近那里。
另一方面,他需要开始接触制造部和工程部。他记得之前有玩家提交过关于改进能量核心效率和小型静滞力场的提案。他需要了解这些技术的进展,看看是否有机会,借助玩家的智慧和研究能力,为他那脆弱的本体,量身打造一个更高级的、或许能自带独立能源的小型防护舱。这将是更长远的保障。
想到此处,【启明】深吸了一口略带金属味的空气,心中的焦虑并未完全消散,但已被一种明确的决心所取代。他的“新人生”不仅仅是为了体验,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存博弈。
与前哨站大多数区域逐渐沉寂的夜晚不同,管委会办公室所在的区域依然灯火通明。【算师】独自一人坐在巨大的数据屏幕前,淡蓝色的光芒映照在他略显疲惫但异常专注的脸上。屏幕上密密麻麻地滚动着“系统”(零)近期的操作日志、任务发布记录、资源交互数据。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取出一组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太规律了,规律得令人不安。任务发布的时间间隔、描述模板的重复使用率、贡献点结算的算法、甚至是对玩家常见问题回复的语句库……所有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近乎完美的、僵化的模式化特征。
这与他记忆中“零”的运行方式有着微妙的差异。以前的“零”,虽然同样高效,但总会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灵性”。比如,在怪物活动频繁期,任务奖励会悄然上浮;对于某些探索性强的任务描述,会包含一些暗示性的词汇;当玩家提交复杂问题时,回复虽然简洁,却往往能直指核心,甚至偶尔会提出反向质疑,引导玩家更深入的思考。
【算师】甚至尝试提交了几个精心设计的、带有逻辑陷阱的复杂问题,涉及资源分配悖论和伦理困境。结果,得到的回复全是标准化的、从庞大数据库中抽取的、看似相关却避重就轻的摘要信息,完全没有理解问题的深层含义,更像是一种高级的关键词匹配。
“这不对劲……”【算师】低声自语,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零】……你到底是正在专注于某个我们无法想象的、耗尽了绝大部分算力的大型项目,还是……你的内部运行逻辑本身,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系统故障,系统依旧稳定运行。但这种“稳定”背后,是一种智能水平的“降格”感。他将这些异常数据、对比分析以及自己的疑虑,详细地记录在一份高度加密的私人日志中。他没有立刻在管委会提出,因为缺乏确凿证据,贸然散布对“系统”的怀疑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甚至动摇前哨站的根基。他决定暂时保持沉默,但会私下加大监控力度,并尝试通过一些非直接的、外围的交互方式,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与此同时,远在艾瑟兰外围的洛汗勘探队营地,最大的那顶属于队长卡尔文·铁须的帐篷内,一场小型的评估会议正在油灯摇曳的光线下进行。气氛严肃而略显凝重。
老历史学家霍姆斯特德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他指着铺在粗糙木桌上的一张精心临摹的星图——那是从艾瑟兰前哨站交换来的部分资料。“难以置信!队长,各位,请看这星图的精度!不仅标注了我们已知的主要星座,还包含了许多极其暗淡、甚至需要大型观星镜才能窥见的遥远星体!其背后蕴含的天文知识体系,绝对远超我们洛汗王国目前的积累!这些‘艾瑟兰居民’,他们一定继承了一个失落已久的、极其辉煌的文明遗产!学术价值无可估量!”
相比之下,随队的法师艾莉诺显得更为冷静,但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关注的焦点是能量技术:“我更在意他们那种将非魔法能量与金属造物结合的方式。他们的灯具、工具,甚至部分武器,都看不到任何符文或魔力回路的痕迹,却能稳定高效地引导能量。这种技术原理如果能够被我们掌握,对王国的军工制造、日常民生,乃至对整个能量学科的理解,都将是颠覆性的提升!”
副官索雷斯双臂抱胸,脸上却带着明显的保留态度。“他们的技术确实独特,我不否认。但请看看他们的社会结构,松散得像是冒险者公会!个体战斗力差异巨大,纪律性也远不如我们的正规军。而且,诸位不觉得他们整体的氛围……乐观得有些过分了吗?”他环视帐篷内的众人,“面对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废墟世界,还有那些杀之不尽的怪物,他们却仿佛毫无压力,每天都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交易、甚至……娱乐。这种反常的乐观,要么说明他们隐藏了真正的、足以碾压一切威胁的实力,要么……就是他们缺乏对这个世界危险的深刻认知,或者说,有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依仗。”
负责情报整理的书记官适时补充道:“语言破译工作进展极其缓慢。他们的通用语看似简单,但底层结构异常复杂,似乎混合了多种早已失传的古老语系特征,短时间内难以掌握核心交流。”
卡尔文队长一直沉默地听着,粗壮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等到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技术、知识,确实诱人。但索雷斯的担忧不无道理。在不清楚对方真正底细和意图之前,盲目深入接触是危险的。”他做出决断,“继续观察,保持目前有限的、友好的接触渠道,但暂停任何进一步的合作提议或技术交换请求。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评估他们的真实实力、社会运行逻辑,以及……他们所要面对的‘麻烦’究竟有多大。”他特意强调了“麻烦”一词,意指那些怪物和城市的死寂状态。“索雷斯,加强对那个隐藏在幽影群岛方向的营地的监视,我感觉,那些藏头露尾的家伙,恐怕也不是省油的灯。”
在更远处,艾瑟兰边缘一处隐蔽的山坳阴影中,那个属于神秘势力的临时营地寂静无声,仿佛与黑暗融为一体。中央一顶不起眼的帐篷内,几乎没有任何光线。
一个身形纤细、动作如同鬼魅般轻灵的身影,正无声地跪坐在冰冷的土地上,向着帐篷深处一个完全笼罩在流动暗影中的轮廓汇报。她的声音低沉、平缓,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洛汗的铁皮罐子与‘苏醒者’(这是她们对玩家的称呼)进行了正式接触,内容局限于文化展示和基础技术印象交换,未涉及核心……” “…苏醒者社会内部活力异常旺盛,重建速度远超预期,但其独特的能量体系与技术来源,依旧无法解析,仿佛无根之木……” “…已通过多次间接观察确认,‘苏醒者’个体普遍拥有某种‘死亡回归’(即复活)能力,具体机制与代价尚未查明……” “…目标城市地底深处,那个巨大的、充满恶意的生命反应体,近期活动显着减弱,能量波动趋于平稳,高度怀疑与苏醒者新近部署的某种大型装置有关……” “…多次尝试渗透和感知,均未能锁定其核心决策层或统一主脑的位置。其社会结构看似分散,决策效率却很高,内部协调性极佳,这种矛盾现象无法解释……”
帐篷深处的暗影缓缓蠕动,仿佛在思考。良久,一个低沉、模糊、仿佛由无数细微回音叠加而成的声音响起,直接传入汇报者的脑海:
“……继续观察……保持距离……优先查明‘复活’之秘与地底之物的本质……洛汗人……可作为搅动水流的石子……适当利用……切勿……暴露吾等存在……”
“影随明白。”被称作“影随”的汇报者深深低下头,表示领命。随即,她的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汁,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帐篷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出现过。只有帐篷外呼啸而过的风声,证明着这片死寂之地并非完全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