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暖阁
腊月的寒风在紫禁城的殿宇间呼啸,暖阁内却因炭火和激昂的战略讨论而显得热气蒸腾。
登莱巡抚孙元化风尘仆仆,立于巨大的东北亚海域图前,心中已然明了皇帝赋予他经营济州岛的重任。
然而,崇祯皇帝的布局,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宏大深远。
“元化,济州岛乃帝国未来之马场,亦是插入东北亚的楔子,此事关乎国运,朕交给你,方能安心。”
崇祯重复了之前的决断,语气沉重。
“臣,万死不辞!”
孙元化再次躬身,已然感受到肩头千钧重担。
崇祯微微颔首,目光却并未从地图上移开,他的手指沿着大明的海岸线,从登莱缓缓北移,划过渤海湾,最终定格在辽东半岛那片被后金占据的土地,以及更北方广袤的未知海域。
“然,孤岛悬于海外,若无强舰利炮护卫,则马场易成敌之粮秣,据点亦为虚设。”
崇祯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一种劈波斩浪的决绝,“因此,经营济州岛,必须与另一件事同步进行,甚至要更早启动——那便是,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一支足以掌控黄海、渤海,乃至威胁建虏侧翼的强大舰队!”
孙元化精神大振,他身为登莱巡抚,对水师的重要性体会极深:“陛下圣明!若有强盛水师,则济州岛安全无虞,自登莱至朝鲜的粮饷兵员输送畅通无阻,更可自海上直逼辽南,令建虏腹背受敌!”
“不错!”
崇祯猛地一击地图,“朕意已决,在现有水师基础上,整合资源,建造新舰,成立北洋舰队!”
“其职责,便是拱卫京畿、控扼渤海、屏护朝鲜、策应辽东,并为将来济州岛大军渡海北上,提供坚实的海上通道!”
这个构想让孙元化热血沸腾。
一支专业的、任务明确的舰队,将彻底改变大明在北方海域的被动局面。
崇祯继续部署,思路清晰如掌上观纹:
“舰队建设,由你孙元化总揽其责。”
“ 登莱基地乃舰队根基,你要督建新的船坞,招募最好的工匠。”
“徐光启、宋应星他们会提供最新的舰船图纸和火炮技术。”
“战舰不追求巨舰大炮,但要快、灵、猛!”
“要装备大量的中小型炮舰,以及能够运载马匹、兵员的运输舰。”
“火炮,必须全面换装毕懋康、汤若望他们改进的舰炮,射程和精度要远超建虏可能拥有的任何火器!”
“至于这支舰队由谁来统领……”
崇祯顿了顿,目光中透出对心腹的绝对信任,“朕属意李嘉南。”
“李嘉南?”
孙元化对这位皇帝亲自栽培、派来辅助他的“影卫”出身的将领印象极深。
李嘉南不仅武艺高强,忠诚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他在登莱协助编练新军、接触水师事务后,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胆大心细,颇有谋略。
“正是他。”
崇祯肯定道,“李嘉南虽非传统水师将领出身,但正因如此,少了暮气,多了闯劲。”
“他忠诚勇猛,更难得的是懂得变通,善于接受新事物。”
“朕已命他多方研习海战,郑芝龙那边也会派些老手来指点。”
“朕要的北洋舰队,是一头新生的猛虎,不需要旧水师的条条框框来束缚!”
“朕会授他北洋舰队提督之职,秩暂定从三品,归你登莱巡抚节制,但有直奏之权。”
这番安排可谓煞费苦心。
既让经验丰富的孙元化总揽大局,保证后勤和战略协调,又赋予年轻敢为的李嘉南前线指挥权,确保舰队的锐气。
直奏之权则保证了崇祯对这支新生力量的绝对掌控。
“陛下识人英明!李将军确是合适人选。”
孙元化由衷赞同。
“计划需分步进行,”崇祯走向御案,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要点,仿佛在勾勒未来的蓝图:
“即刻起(崇祯三年冬):”
勘探与移民,孙元化你立即选派精干人员,以商人、渔民身份为掩护,秘密前往济州岛,详细勘探岛上可建港口、适宜养马之地,并与朝鲜当地官府初步接触(或施压或利诱),为大规模行动做准备。
同时,从山东沿海招募贫苦渔民、农户,许以厚利,开始小规模向济州岛移民屯垦,建立据点。
舰船与人才,在登莱船厂,立即着手改造现有适合北海水域的舰船,同时按照新图纸开工建造第一批专为北洋设计的炮舰。
命李嘉南开始从现有水师、沿海熟悉水性的青壮中遴选官兵,严格操练。
可请郑芝龙派一批经验丰富的舵工、炮手、帆缆长前来作为教官骨干。
“一年内(崇祯四年):”
舰队初成, 北洋舰队需拥有可战之舰二十艘以上,形成初步护航、巡逻能力,能够保障登莱至济州岛航线的安全。
济州基地化, 济州岛上的移民点和养马场初具规模,驻军营地、简易码头修建完成,使之成为一个稳固的前进基地。
“二至三年内(崇祯五至六年):”
舰队强大, 北洋舰队主力战舰数量达到五十艘以上,完全掌控黄海北部、渤海制海权,可对辽东半岛沿海进行袭扰、封锁,甚至运载部队进行两栖登陆。
马场丰收,济州岛养马场步入正轨,良马存栏量持续增长,为最终决战储备足够的战马。
“最终目标(崇祯六年末至七年初):”
“届时,秦良玉的京营、孙传庭的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皆已练成百战精锐,火器充足。”
“朕将以袁崇焕在辽西正面牵制,以你登莱镇和毛文龙部为策应,而真正的杀手锏——”
崇祯的手掌重重拍在济州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海域上,“便是由北洋舰队护航,自济州岛出发,载着数万精锐骑兵和步兵,在辽南任意一处海岸登陆,直捣黄龙!”
这个宏伟的计划,将路上正面推进、海上战略投送和侧翼致命一击完美结合。
孙元化仿佛已经看到千帆竞发、铁骑踏破赫图阿拉的壮阔景象。
“臣,明白了!臣与李嘉南,必当同心戮力,为陛下打造一支海上利剑,经营好济州岛根基,以待王师北定之日!”
孙元化激动地再次跪倒领命。
“去吧。”崇祯亲手将他扶起,目光深邃,“时间紧迫,朕给你们三年。”
“三年后,朕要在济州岛,看到万马奔腾!要在渤海之上,见到‘李’字帅旗迎风招展!”
孙元化带着皇帝的殷切期望和一项足以改变国运的绝密使命,匆匆离开了暖阁。
窗外,天色将晚,但崇祯的心中,却已亮起了一道指向东北方的、由战舰和马蹄构筑的光芒。
北洋舰队与济州岛马场,将成为他终结后金命运的两把关键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