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封池本来要奏请此事,要大大地参狐突、狐偃和狐毛一本,置他们于死地,没想到刚要准备上奏折,狐格君王先声夺人,大发雷霆,要治狐突父子三人罪过,心里那个美,真是里格里格楞,想唱出声来。
瞌睡呢,别人给你递过来个枕头;正想整治狐突父子三人,皇帝率先发难。
真是绝好的机会,细封池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是啊,他得借着君王生气,把这事下边添个劈柴,加把火,把它燃起来!
“君王,狐毛、狐偃挑战宫中的礼制,动摇了白狄国之根本,这还了得,这是杀头之罪啊!求君王严惩不贷!”
细封池这次说完,并没有去看拓跋洪、拓跋寿和细封止,而是去看尚书隗怀伯,隗怀伯一向不与狐突走太近,也不鸟自己,他向拉他也站在自己队伍里,来鼓励狐突和狐姬。
隗怀伯站在那里没有表示,他是看到了细封池递给他的信号,他想让自己站在细封池的一边,但他抬魔一下眼皮,装傻充愣。
细封池只得看向拓跋洪,咳嗽了一声。
拓跋洪麻溜地出列,一鞠躬说道:“君王,狐毛、狐偃挑战宫中的礼制,动摇了白狄国之根本,请求君王严惩!”
拓跋寿也不甘落后,紧跟队伍不掉队,走出队列,一拱手说道:“臣附议,请君王从重处理!”
这事,少不了细封止啊!他也积极出列,一拱手说道:“臣也附议,此事影响甚大,严重动摇国之根本,请君王从重惩罚!”
狐姬将军冷眼看着细封池和他那帮子铁哥们。
她一向就看不惯他们,处处与狐突作对,他们几次三番,要置狐突父子于死地,无非就是想辅佐妹妹登上王后之位,辅佐外甥狐维当上太子,而狐突对君王和太子忠心耿耿,是他实现野心的绊脚石而已。
看到狐格君王果然听了他们四个人的挑唆,更加恼怒,并判狐突父子死刑时,她着急得头上直冒冷汗,急忙走出队列,高喊道。
“慢着,君王,臣有本要奏!”
“君王,狐突大夫为白狄立下汗马功劳,对君王忠心耿耿,他两个儿子于自家奴隶,关住门搞什么人人平等,试想,奴隶也是人,却受到非人的待遇,这本是一项美好的愿景,是人向善的表现,我们不支持,本也不该把它视做洪水猛兽,况且他们也没有引起什么严重的祸患,更不该小题大做,引申到动摇国之根本,便要定了狐突父子三人杀头的罪!”
狐格君王听了狐姬将军的话,从鼻孔里“哼”了一声,顿时,大殿里一片寂静。
狐让是君王的叔叔,一向公正不阿,听听狐姬所言,很有道理,急忙走出队列,一躬身说道:“君王,狐姬将军所言极是,臣附议!”
车轩也站出来,一拱手说道:“臣附议!”
狐格君王又是从鼻腔里“哼”了一声,细封池听到了,不由得心里乐开了花,心里说:“看起来,狐突,没人能救得了你们父子了!君王,快快下诏,把狐突父子三人咔嚓咔嚓咔嚓了吧!”
狐姬、狐让和车轩也听到君王鼻腔里发出的“哼”一声,吓得面如土色,狐突更是快要瘫软下去。
就在这时,大殿上传来脚步很轻的声音,大家环顾,看到是一个小孩子走进大殿。
大臣们都很震惊,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脖子扭到了背上,有的瞪大了眼睛。
谁家的孩子,怎么会来到大殿上,不想活了吗?
也有认识太子的,认出是太子,才长长出了口气。
近了,太子立住脚,大叫:“君父,放了狐突大夫和狐偃狐毛!”
太子一向在深宫中,怎么会知道此事。原来,细封九身边的奴婢云朵,也知道狐偃提出人人平等的观念,她很佩服狐偃,也就是狐偃的忠实粉丝了,当她无意间听到细封九和细封池的对话时,震惊不小,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替狐偃担忧。
恰巧,他在花园里遇到了太子,就偷偷把此事告诉了太子。
嗨,真是应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了。
太子虽然不认可狐偃人人平等的观念,但他佩服狐偃。就匆匆忙忙赶来,闯入大殿。
“君父,狐偃给我讲曲沃桓公厚德待民,减轻人民的赋税,刑罚也宽松许多,除此之外,他还鼓励民众开垦耕种土地、采掘开挖附近山上的铜矿,冶炼铁矿,发展盐业,还加强与周边戎狄部落的通商,用盐和粮换取戎狄的马匹。对来往商贾采取吸引政策,减少征收他们的税款,曲沃城只有短短几年间,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粮食产量得到大大的提升,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曲沃城。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什么样的君主才是好君主,他会对白狄有害吗?这是我在老师那里学不到的,狐偃是个博学有才能的人,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白狄珍惜吗?”
“试问,如果连这样的人才,我们白狄也不能容忍的话,谁还敢投靠我们,为白狄效劳?!”
太子慷慨激昂,陈述自己的意见。
大臣们盯着太子,一个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话是从小太子嘴里说出来的吗?他说的对啊!
赞赞赞!太子的话很快积攒了很多赞。
狐格君王由震惊,变成了嘴角上扬,心想:“我儿子跟着狐偃进步很大嘛!哼,不愧是本王我的亲亲儿子,我儿子有出息!”
“嗯嗯呃,是啊,狐毛狐偃招谁惹谁了,他们自己关着门做事,也没害着谁啊?算了算了,杀了狐突父子三人,寒了大臣们的心,那就得不偿失了啊!再说了,太子说的有道理,赦,赦免,放人,快快免除狐突大夫和他两个儿子有罪!”
狐突连声应是,额头已被汗水湿透。君王这才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狐突起身,脚步沉重地退出宫殿,走出殿门,冷风一吹,背后的衣衫已被汗水湿透,紧紧贴在背上。
群臣见狐突离去,大气都不敢出,殿内安静得只剩烛火燃烧的声音。
狐格君王重新坐回御座,扫视众人,冷冷道:“你们也都听好了,礼制乃国之脊梁,谁若敢效仿狐偃、狐毛,本王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