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日的清晨,祁家别墅的书房里飘着淡淡的茶香。祁樾将一份装帧精美的计划书轻轻放在田恬面前,封面上印着「祁氏文化传承基金会」几个烫金大字。
“这是...”田恬疑惑地翻开计划书,随即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计划书详细规划了一个专注于传统技艺传承与保护的基金会,首期注资五亿元,下设古籍修复、非遗传承、青年人才培养等多个专项基金。更让田恬感动的是,基金会的宗旨页上赫然印着他曾经说过的话:“文化的价值在于传承,传承的意义在于共享。”
祁樾在田恬身边坐下,语气平和却坚定:“我一直在思考,除了在你身边支持你,我还能为文化传承做些什么。这个基金会,就是我的答案。”
田恬一页页翻看着计划书,眼眶微微发热。基金会的规划极其专业,不仅设立了严格的项目评审机制,还创新性地提出了“传承人+创业者”双轨扶持模式,既保护传统技艺的原真性,又帮助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生存空间。
“你...你准备了多久?”田恬的声音有些哽咽。
祁樾微笑:“从古城回来就开始筹划了。我咨询了李文渊教授关于文物保护的规范,请教了梅老关于非遗传承的难点,还专门请来了哈佛文化管理专业的顾问团队。”
直播间的观众通过镜头看到了这份厚重的计划书:
「五亿元!祁总真是大手笔!」
「这不是简单的赞助,是系统的文化保护工程」
「甜甜眼睛都红了,好感动」
「最好的爱情就是支持对方实现梦想」
更让田恬惊喜的是,祁樾还安排了一场特别的线上会议。视频接通后,梅清音、陈观、秦老等几位泰斗的笑脸出现在屏幕上。
“小友,祁总这个基金会,可是给我们这些老骨头解决了大难题啊!”梅清音爽朗地笑道。
陈观接着说:“我那个古棋谱数字化项目,终于可以启动了。”
秦老更是激动:“中医药古方整理工程,盼了多少年,现在总算有着落了!”
原来,祁樾早就秘密与几位泰斗沟通,将他们的研究项目纳入基金会首批资助计划。这种既尊重专业又切实解决问题的做法,让田恬对爱人的用心深感敬佩。
基金会的成立仪式选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没有盛大的发布会,而是在祁家别墅的花园里举办了一场温馨的茶话会。受邀前来的除了几位泰斗,还有来自各大文博机构的专家和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祁樾在致辞中说:“这个基金会不是慈善,而是投资。投资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投资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轮到田恬发言时,他站在爱人身边,看着满园的文化守望者,声音有些激动:“曾经,我以为文化传承是孤独的道路。但现在我知道,这条路上有你们,有我们。”
最精彩的环节是首个项目评审会。基金会专门设立了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田恬出任主任委员。首个审议的项目是梅清音提出的“古琴制作技艺传承计划”。
梅老在陈述方案时说:“现在全国能完全按照古法制作七弦琴的匠人不足十人,最年轻的也已经五十二岁。这个项目就是要培养新一代的古琴制作师。”
评审会上,祁樾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智慧。他不仅通过了项目资助,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除了传承古法,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建立古琴材料的可持续供应链?比如与合作林场种植制琴专用的古杉?”
这个建议让在场的专家们都连连点头。李文渊教授感慨:“果然是商业思维,想得就是长远!”
茶话会间隙,田恬和祁樾在花园的紫藤架下小憩。
“为什么想到要做基金会?”田恬轻声问。
祁樾望着不远处正在向年轻传承人讲解古琴知识的梅清音,目光深远:“记得你说过,师父教你‘能力越大,责任越重’。我可能不懂那些传统技艺,但我懂得如何让这些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他转向田恬,眼神温柔:“而且,我想让嘟嘟将来长大的时候,还能听到真正的古琴声,看到真正的古籍修复技艺,而不是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影像资料。”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田恬。他明白,祁樾做的不仅是对他事业的支持,更是一份对民族文化未来的承诺。
基金会的首个项目很快就显现出成效。一个月后,梅清音兴奋地打来电话:“小友,我们找到三个很有天赋的年轻人!其中一个才十九岁,对古琴音律的感知特别敏锐!”
与此同时,陈观的古棋谱数字化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基金会资助的高清扫描设备,团队成功复原了多部珍稀棋谱,其中一部明代孤本中发现的布局,甚至让陈观研究得废寝忘食。
最让田恬欣慰的是,基金会特别设立的“青年传承人创业基金”收到了大量申请。许多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在基金会的帮助下,找到了将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新路径。
一天晚上,田恬在书房整理基金会的项目资料,嘟嘟趴在地毯上画画。忽然,嘟嘟举着画跑过来:“小爸爸,你看!”
画上是简笔画风格的三个小人:一个在弹琴,一个在修书,一个在写字,旁边还有一个钱袋子的图案。
“这是小爸爸在教大家本领,”嘟嘟认真地解释,“这个是祁樾爸爸在给大家发钱钱,帮助大家学习!”
童稚的画面让田恬忍俊不禁,却也精准地道出了基金会的本质。
祁樾抱起儿子,温柔地说:“嘟嘟说得对,爸爸就是在帮助那些想学习传统文化的人。”
在基金会的支持下,田恬的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他不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是带领着一个专业的团队,系统性地推进各项传承工作。
有时深夜,田恬在书房工作时,会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他想起师父曾经说过的话:“真正的传承,需要找到与这个时代的连接点。”
现在,他不仅找到了这个连接点,更找到了与爱人携手同行的最好方式。
月光如水,洒在书桌上那份厚厚的基金会年报上。封面上,田恬和祁樾并肩而立的剪影下,是一行小字:“以商业守护文化,以爱情滋养传承。”
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文化传承最美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