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61集:“藏东西”的海胆

“苏青!你昨天泡的海藻营养液呢?我今早要测重金属吸收率,瓶子空了!”林小满举着个空荡荡的玻璃罐冲进实验室,罐口还沾着几根尖尖的黑刺——不是鱼鳍,是海胆的棘刺。

苏青正对着电脑改“水母振动预测公式”,闻言猛地抬头,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不可能!我昨晚特意放在窗边的架子上,盖得严严实实的!”两人凑到窗边,架子上除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只剩几粒黑色的小颗粒——是海胆的排泄物。

“肯定是‘刺球军团’干的!”林小满咬着牙,她口中的“刺球军团”,是观测站附近礁石区的一群黑海胆,平时总喜欢爬进实验室窗户下的石缝里晒太阳,之前还偷过苏青的小鱼干。她套上潜水服,刚潜到礁石区,就听见一片窸窸窣窣的“悄悄话”:“别告诉她藏在‘秘密基地’!那东西甜甜的,比海带好吃!”

林小满循着声音找过去,在礁石最深处的一个洞穴里,终于看见“罪证”——十几只黑海胆围成一圈,正用棘刺推着那个空玻璃罐,罐底还沾着最后一点营养液,几只小海胆正趴在罐口舔得津津有味。“你们偷我的营养液干什么?那是用来做实验的,不是零食!”林小满叉着腰,一只最大的海胆(她私下叫它“刺球老大”)用棘刺碰了碰罐口,耳麦里传来理直气壮的声音:“好吃!我们要存起来,冬天当糖吃!”

原来,最近海水温度下降,海胆们开始囤积食物,昨天晚上看见窗边的营养液,觉得“味道好”,就偷偷退回了洞穴。苏青闻讯赶来,举着她的“生物行为记录仪”,刚要拍,“刺球老大”突然用棘刺顶了顶旁边的礁石——洞穴深处居然还有十几个空瓶子,有苏青之前丢的试剂瓶,还有林小满的护手霜瓶子,甚至有个空的小鱼干罐头,全是“刺球军团”的“收藏品”。

“你们这是把洞穴当‘仓库’了?”苏青哭笑不得,林小满则和“刺球老大”谈判:“营养液不能吃,吃了会拉肚子。我给你们带海带和紫菜,你们把藏的瓶子都还回来,好不好?”“刺球老大”犹豫了半天,用棘刺碰了碰林小满的手,算是答应了。

接下来的画面让两人笑喷:十几只海胆排着队,用棘刺推着瓶子往洞外挪,有的推不动,就用棘刺勾着同伴的刺“搭便车”;“刺球老大”则叼着护手霜瓶子,小心翼翼地递给林小满,像是在说“这个还给你,别生气”。苏青趁机用记录仪拍下了全过程,还在洞穴口装了个微型摄像头——她想看看,这些“刺球”到底还藏了多少“宝贝”。

当天晚上,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刺球军团”正围着林小满送的海带大快朵颐,而它们的“秘密基地”里,只剩下几个光滑的鹅卵石——看来是把“赃物”都交出来了。林小满看着屏幕,突然笑了:“以后我的营养液,得加个‘防海胆锁’;苏青,你的试剂瓶也别随便放了,小心又被当成‘收藏品’。”苏青点头,在实验室的窗户上贴了张纸条:“警告:禁止刺球军团入内!违者没收海带供应!”

第262集:“会指路”的贝壳

妙探组接到一个奇怪的委托:一位老渔民的孙子在海边玩耍时,不小心把爷爷传下来的“珍珠贝壳”弄丢了,那贝壳上刻着老渔民年轻时的航海路线,对他来说意义重大。可海边贝壳千千万,怎么找?

“别急,我问问‘贝壳们’。”林小满蹲在海边,捡起一只小扇贝,指尖轻轻碰了碰贝壳上的纹路——她的“海洋共情”不仅能和活生物对话,对长期生活在海里、吸收了海洋能量的贝壳,也能感知到微弱的“记忆”。耳麦里传来一阵模糊的声音:“跟着‘转圈的’走……它在‘哭’,因为找不到主人了。”

“转圈的?”林小满疑惑,突然看见远处的沙滩上,一只半大的珍珠贝壳正不停地转圈,壳口对着大海的方向,时不时开合一下,像是在“焦急”地寻找什么。“就是它!”老渔民激动地喊,那正是他孙子丢的贝壳。

可当众人跑过去,贝壳却突然往海里爬,爬几步就停下来,回头看看,像是在“引路”。“它要带我们去哪里?”苏青举着摄像机跟上,林小满的耳麦里传来贝壳的声音:“主人的‘老朋友’在里面……它快不行了,要告诉主人。”

贝壳一路爬到海边的一座旧灯塔下,钻进了灯塔底部的石缝里。林小满跟着钻进去,借着手机灯光一看,石缝里居然有一只老海龟,它的壳上有一道旧伤,正虚弱地趴在那里,旁边还放着一颗小小的珍珠——是珍珠贝壳的“孩子”。

“这是我年轻时救的海龟!”老渔民红了眼眶,“当年它被渔网缠住,我把它救下来,它每年都会来灯塔下看我,没想到这次受伤了……”原来,珍珠贝壳的“记忆”里,存着老渔民和海龟的故事,它丢了之后,先是着急地转圈,后来感知到海龟受伤,就赶紧回来“指路”。

苏青立刻拿出急救箱,给老海龟处理伤口;林小满则抱着珍珠贝壳,耳麦里传来它安心的声音:“找到主人,也找到老朋友了……以后我还要帮它们传话。”老渔民接过贝壳,把它和那颗小珍珠放在一起,笑着说:“以后你就是‘灯塔信使’了,我天天来陪你和老海龟。”

从那以后,妙探组每次路过灯塔,都会看见珍珠贝壳趴在石缝口,只要有人靠近,它就会开合贝壳,像是在“打招呼”;而老海龟的伤好了之后,也天天守在旁边,成了灯塔下最特别的“守护者”。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每一样东西,都藏着故事——一只贝壳,也能成为最忠诚的‘信使’,因为它记得所有的温暖。”

第263集:“怕痒”的海参

苏青最近在研究海参的“再生能力”——她想提取海参体内的再生因子,用于深海机器人的自我修复技术。可她刚把几只海参放进实验缸,第二天就发现,海参们全都“消失”了,只剩下缸里的海水和几根海参的“断刺”。

“不会是被什么东西吃了吧?”沈星皱着眉,林小满却笑着摇了摇头:“不对,我刚才路过实验室,听见缸里有‘偷偷笑’的声音。”她趴在实验缸边,指尖碰了碰海水,耳麦里立刻传来一阵憋笑的声音:“别碰我肚子!痒!痒死了!”

原来,苏青为了方便观察,在实验缸里装了几个微型摄像头,还在缸底铺了一层光滑的玻璃——海参们趴在玻璃上,摄像头的红外线照射在它们肚子上,让它们觉得“痒得受不了”,于是干脆“逃”了出去。林小满顺着地上的水迹找过去,在实验室的柜子底下,找到了缩成一团的海参们,有的还在偷偷用触手挠肚子,活像一群怕痒的小孩子。

“你们怎么逃出来的?”林小满戳了戳一只小海参,对方“噗”地吐出一根内脏(海参的防御手段),耳麦里传来委屈的声音:“缸里太痒了,我们就顺着管子爬出来了……柜子底下暗,不痒。”苏青这才发现,实验缸的排水管没关紧,海参们居然顺着排水管爬了出来,躲进了柜子底下。

“对不起啊,是我没考虑到你们怕痒。”苏青赶紧把摄像头的红外线关了,又在缸底铺了一层柔软的海泥——海参们喜欢趴在海泥上,这样就不会觉得痒了。可当她把海参们放回缸里,却发现有一只海参的触手断了一截——是刚才逃出来时被柜子门夹到的。

“怎么办?它的触手还能长出来吗?”林小满着急地问,苏青却眼睛一亮:“正好!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再生过程!”接下来的几天,妙探组天天盯着实验缸——那只断了触手的海参,每天都在长大一点,三天后,断口处冒出了小小的芽,一周后,居然长出了完整的触手!

“再生因子的提取成功率提高了!”苏青兴奋地记录数据,林小满则趴在缸边,听着海参们的“聊天”:“它的新触手好嫩啊!”“缸里现在不痒了,我们不逃了!”“以后别碰我们肚子,不然还逃!”

苏青在实验日志里写道:“海参不仅有再生能力,还有‘怕痒’的小脾气——科研不仅要严谨,还要懂‘生物的小情绪’。”从此,她的实验缸里再也没有装过红外线摄像头,缸底永远铺着厚厚的海泥,而海参们也成了实验室的“常驻嘉宾”,偶尔还会用触手碰一碰苏青的手,像是在提醒她:“今天的海泥该换了,不然我们又要逃哦!”

第264集:“爱干净”的海葵

观测站附近的“海葵湾”,最近来了一群新住户——几十只色彩鲜艳的海葵,它们把家安在礁石上,可奇怪的是,只要有游客把垃圾扔进海里,它们就会集体收缩触手,直到有人把垃圾捡走,才会重新展开。

“这是海葵的‘应激反应’吧?”苏青举着她的“水质检测仪”,测了测海水,没什么问题;林小满则潜到海里,靠近一只紫色的海葵,耳麦里传来它嫌弃的声音:“脏!那些东西(指垃圾)飘过来,粘在我触手上,难受死了!”

原来,这些海葵是“洁癖患者”——它们的触手非常敏感,只要碰到塑料、易拉罐之类的垃圾,就会觉得“脏”,立刻收缩触手,直到垃圾被清理干净,才会“原谅”人类。林小满把这个发现告诉沈星,后者灵机一动:“既然它们这么爱干净,不如让它们当‘海洋清洁工监督员’!”

妙探组在海葵湾立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海葵监督员提示:请勿乱扔垃圾,否则它们会‘生气’哦!”还在海葵湾的礁石上装了几个微型摄像头,连接到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游客们听说海葵会“生气”,都好奇地来看,刚开始还有人偷偷扔垃圾,可一看海葵们真的收缩了触手,像一朵朵蔫了的花,立刻赶紧把垃圾捡起来,还对着海葵道歉:“对不起,我再也不乱扔了!”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玩具船掉进海里,玩具船飘到海葵旁边,海葵们立刻集体收缩。小朋友急得快哭了,林小满赶紧潜下去,把玩具船捡起来,对海葵们说:“它不是垃圾,是小朋友不小心掉的,我们已经拿走了,别生气啦。”海葵们这才慢慢展开触手,紫色的、粉色的、蓝色的,在海里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漂亮极了。

苏青则趁机研究海葵的“洁癖机制”——她发现,海葵的触手上有很多微小的“传感器”,能分辨出天然物质和人工垃圾,一旦接触到人工垃圾,传感器就会发出信号,让海葵收缩触手。“这个机制可以用于‘海洋垃圾探测器’!”苏青兴奋地提取了海葵触手的传感器样本,打算仿制出能精准识别垃圾的探测器。

当天晚上,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海葵们正展开触手,随着海浪轻轻摆动,偶尔有小鱼游过,它们就用触手抓来吃,一派和谐。林小满看着屏幕,笑着说:“没想到这些‘洁癖患者’,居然成了海葵湾的‘守护神’。”沈星点头,在日志里写道:“海洋生物的‘小脾气’,往往藏着保护海洋的智慧——海葵的‘洁癖’,是对人类的提醒:请爱护这片海,别让它变脏。”

第265集:“会画画”的章鱼(二)

还记得第256集帮苏青修机器的“章鱼师傅”吗?最近它又出了新花样——苏青在实验室的窗边放了一块黑板,本意是记录实验数据,结果第二天一进门,黑板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条,旁边还沾着几滴墨汁——是章鱼师傅的“杰作”。

“它什么时候学会画画了?”苏青哭笑不得,林小满趴在窗边,对着海里喊:“章鱼师傅,你昨晚是不是来黑板上画画了?”没过多久,章鱼师傅就从海里钻出来,用触手抱着一块小礁石,放在窗台上,像是在“敲门”。

林小满把它抱进实验室,放在黑板前,章鱼师傅立刻用一条触手沾了沾墨汁(不知道它从哪里弄来的),在黑板上画了起来:先是画了一个圆圈,代表太阳;然后画了几条波浪线,代表海水;最后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画了一只章鱼——显然是在画它和林小满。

“你这画的是‘我和章鱼师傅在海边玩’吗?”林小满笑着问,章鱼师傅点了点头,又用触手画了一艘船,船上画了三个小人,旁边画了几条鱼——是在画妙探组的科考船和他们一起出海。苏青看着黑板上的画,突然有了个主意:“不如我们给它准备点颜料,看看它还能画什么?”

她找来了无毒的水彩颜料,挤在盘子里,放在黑板前。章鱼师傅眼睛一亮,用触手沾了红色颜料,画了一朵花;沾了蓝色颜料,画了一只水母;沾了黄色颜料,画了一只小海龟——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但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什么,活像个初学画画的小朋友。

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的渔民和游客都来观测站看“会画画的章鱼”。章鱼师傅也不怯场,每天都准时来实验室“创作”,画完还会用触手拍一拍黑板,像是在“展示作品”。有一次,一个小朋友送给它一支彩色粉笔,它居然用触手握着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彩色的鲸鱼,引得大家拍手叫好。

苏青则趁机研究章鱼的“绘画能力”——她发现,章鱼的触手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记忆力,能记住自己画过的图案,还能根据看到的东西进行“创作”。“这说明章鱼的智商比我们想象的还高!”苏青兴奋地记录数据,林小满则把章鱼师傅的画都拍下来,贴在观测站的墙上,做成了一个“章鱼画展”。

当天晚上,章鱼师傅画了一幅“全家福”——黑板上画了三个小人(妙探组)、一只章鱼、一只海鸥(嘎嘎)、一群海胆、几只水母,还有一只海龟,周围画满了波浪线和珊瑚,像是在说“这是我们的家”。林小满看着画,笑着说:“章鱼师傅不仅是‘维修师傅’,还是‘画家’——以后我们观测站,又多了个‘艺术家’。”

第266集:“挑食”的鲸鱼宝宝

妙探组最近在跟踪一头刚出生的座头鲸宝宝,它的妈妈“浪花”身体不好,无法分泌足够的乳汁,苏青只好研制了“鲸鱼宝宝专用营养液”,希望能帮它补充营养。可每次把营养液送到鲸鱼宝宝嘴边,它都扭过头,一口都不吃,还对着林小满“哼”气,像是在“挑食”。

“这孩子怎么这么挑?”苏青看着营养液,又检查了一遍配方,没问题啊——成分和鲸鱼乳汁几乎一样,还加了维生素。林小满潜到海里,靠近鲸鱼宝宝,耳麦里传来它委屈的声音:“不好喝!没有妈妈的味道,有点苦!”

原来,鲸鱼宝宝习惯了妈妈乳汁的味道,苏青的营养液虽然营养丰富,但少了一种“妈妈的味道”——浪花的乳汁里,含有一种只有座头鲸妈妈才有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能让鲸鱼宝宝有安全感,也让乳汁有了独特的香味。

“那怎么办?我们总不能提取浪花的信息素吧?”沈星皱着眉,林小满却突然笑了:“我有办法!”她回到观测站,找来了一些浪花脱落的皮肤组织(之前跟踪时收集的),把它们磨成粉末,加入了营养液里——浪花的信息素就藏在皮肤组织里。

当林小满再次把营养液送到鲸鱼宝宝嘴边,它先是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立刻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浪花看着宝宝终于肯吃东西,用脑袋蹭了蹭林小满的潜水服,像是在“道谢”。

可没过几天,鲸鱼宝宝又开始“挑食”了——这次它喝了两口营养液,就把嘴闭上了,还对着林小满摆尾巴,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要加点‘甜的’!就像上次海龟生日时,珊瑚们发光的那种‘甜’!”

“甜的?是指荧光藻吗?”林小满想起第253集,珊瑚们用荧光藻给海龟过生日,那种荧光藻确实有淡淡的甜味。苏青赶紧从实验室里拿出之前提炼的荧光藻,稀释后加入营养液里。

第267集:“挑食”的鲸鱼宝宝

“甜的?是指荧光藻吗?”林小满盯着鲸鱼宝宝圆滚滚的脑袋,耳麦里还在传来它撒娇的声音:“就是发光的、有点黏糊糊的那个!上次大胖(棱皮龟)生日,珊瑚们撒的那个,好吃!”

她立刻冲回观测站,翻出第253集时剩下的荧光藻样本——那是苏青提炼的深海荧光藻,自带淡淡的甜味,当初珊瑚们就是用它给棱皮龟当“生日装饰”的。苏青半信半疑地把荧光藻稀释,滴了几滴进营养液:“这玩意儿含糖量低,倒是不影响营养,就怕它又挑三拣四。”

可当林小满捧着营养液潜回海里,鲸鱼宝宝闻了闻,立刻凑过来,吧嗒着嘴喝得飞快,连嘴角沾的营养液都用小舌头舔干净了。浪花在旁边看着,用鳍轻轻拍了拍林小满的潜水服,耳麦里传来它温柔的声音:“谢谢你,它好久没吃这么香了。”

可没过两天,鲸鱼宝宝又“闹脾气”了——这次它倒是喝了营养液,却只喝了一半,就叼着营养液的管子,往深海游去。林小满和苏青赶紧跟上,跟着它游到一片长满海带的海域,鲸鱼宝宝突然停下来,用小脑袋蹭了蹭海带,又回头看了看林小满,耳麦里传来它的声音:“要加这个!脆脆的,好吃!”

“它居然要加海带?”苏青瞪圆了眼睛,鲸鱼宝宝是肉食性的,按理说不该吃海带。可看着鲸鱼宝宝期待的眼神,她还是把海带剪碎,煮成汁,加进了营养液里。没想到鲸鱼宝宝喝得更欢了,连喝了两大瓶,最后还叼着一根海带,游到浪花身边,像是在给妈妈“分享零食”。

接下来的一周,鲸鱼宝宝的“挑食清单”越来越长:周一要加荧光藻,周二要加海带汁,周三居然要求加几颗浮游生物当“点缀”,周四更是离谱,指着妙探组船上的柠檬,要加“酸酸的水”(柠檬汁)。苏青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却意外发现,加了这些“配料”的营养液,不仅鲸鱼宝宝爱喝,营养吸收率还提高了15%——原来不同的海洋植物,能互补营养液里的微量元素。

“这哪是挑食,是‘营养搭配师’啊!”沈星看着苏青整理的“鲸鱼宝宝专属配方表”,笑得直摇头。表格上详细写着:每日营养液需添加荧光藻0.3ml、海带汁5ml、浮游生物10颗,每周三加一滴柠檬汁,备注“若鲸鱼宝宝摇头,需检查是否少加了海带”。

半个月后,鲸鱼宝宝长壮了不少,已经能跟着浪花一起捕食小鱼了。临走前,它特意游到妙探组的船边,用小脑袋蹭了蹭林小满和苏青的手,还叼来一颗漂亮的珍珠,放在苏青的脚边——像是在感谢她半个月的“特制营养液”。苏青把珍珠收下,在配方表的最后写道:“科研最大的收获,不是公式和数据,是学会倾听每一个小生命的‘需求’——哪怕它只是个挑食的鲸鱼宝宝。”

第268集:“会报时”的螃蟹

“小满!快醒醒!你昨天说今天早上五点要去拍潮汐变化,现在都六点了!”苏青拍着林小满的房门,里面传来迷迷糊糊的声音:“不可能啊,我的闹钟定的五点……”

林小满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出来,一看手机,果然六点了——她的手机闹钟居然没响!可等她走到观测站的海边,却看见一群螃蟹正排着队,在沙滩上“散步”,每走三步,就集体停下来,举起钳子碰一下旁边的同伴,像是在“倒计时”。

“不对啊,这群‘石蟹军团’平时都是七点才出来觅食,今天怎么这么早?”林小满蹲下来,指尖碰了碰一只螃蟹的壳,耳麦里立刻传来它不满的声音:“你怎么才来!我们都等你一个小时了!五点的潮水都过了!”

“你们怎么知道五点到了?”林小满愣住了,螃蟹们居然能精准报时?她赶紧叫醒苏青,两人躲在礁石后面观察——只见这群石蟹每天早上五点准时从洞里爬出来,排成整齐的队伍,沿着沙滩走,每走一圈,就代表过了一个小时;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它们会集体爬到礁石上晒太阳,钳子对着太阳的方向,像是在“对准时钟”;下午六点,又会排着队回洞里,分毫不差。

“这也太神奇了!它们没有手表,怎么知道时间?”苏青举着“生物行为分析仪”,对着螃蟹们扫描——屏幕上显示,石蟹的壳上有一层特殊的薄膜,能感知阳光的角度变化,还能根据海水的潮汐节奏调整自己的行动。比如早上五点,阳光的角度刚好是30度,海水开始涨潮,石蟹就知道“该出门了”;中午十二点,阳光直射,它们就知道“该晒太阳了”。

为了验证,苏青用遮阳布把沙滩的一部分盖住,挡住了阳光。结果被盖住的几只螃蟹立刻慌了,到处乱爬,还对着同伴“挥舞钳子”,像是在说“我的表坏了!现在几点了?”而没被盖住的螃蟹,则继续按“原计划”散步,时不时停下来等它们。

林小满看着好笑,干脆和螃蟹们“约定”:每天早上五点,只要螃蟹们来敲她的房门(用钳子夹门),她就给它们带小鱼干当“报酬”。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五点,林小满的房门就传来“咔嗒咔嗒”的声音——一群螃蟹正用钳子夹着门,见她开门,立刻排着队,举着钳子要小鱼干。

从此,妙探组多了个“生物闹钟”——每天早上五点,螃蟹们准时来“叫早”;中午十二点,准时在礁石上“提醒”大家吃饭;晚上六点,又会在门口“催”大家下班。苏青还特意在观测站的墙上画了个“螃蟹时钟”,标注着“五点:螃蟹叫早;十二点:螃蟹晒太阳;六点:螃蟹回家”。

有一次,观测站的停电了,所有电子钟都停了,大家不知道时间,还是靠螃蟹们的“报时”才按时完成了潮汐观测。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时钟’,藏在每一个小生命的身上——石蟹的壳是表盘,阳光是指针,潮汐是秒针,比任何电子钟都精准,也比任何时钟都有趣。”

第269集:“怕黑”的海星

妙探组最近在研究“海星的夜间活动规律”,可连续三天,他们晚上潜到海里,都找不到一只海星——白天明明看见它们在礁石上爬,一到晚上就“消失”了。

“难道它们晚上躲进洞里睡觉了?”苏青拿着手电筒,在礁石缝里找了半天,连个海星的影子都没有。林小满则潜到更深的海里,耳麦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带着害怕的声音:“黑……好黑……不敢出去……”

她循着声音找过去,在一片深海藻丛里,终于看见一群海星——它们挤在一起,缩成一团,有的还用触手抱着旁边的同伴,像是在“互相安慰”。“你们怎么躲在这里?为什么晚上不敢出去?”林小满轻声问,一只小海星的声音带着哭腔:“外面太黑了,看不见路,还有‘怪声音’(指深海鱼的叫声),我们怕。”

原来,这些海星是“怕黑胆小鬼”——它们的眼睛长在腕足的末端,只能感知微弱的光线,一到晚上,海里一片漆黑,它们就不敢动了,只能躲在藻丛里,靠同伴的体温取暖。林小满把这个发现告诉苏青,后者立刻眼睛一亮:“我有办法!”

苏青回到观测站,用之前提炼的荧光藻,做了十几个“荧光小灯”——她把荧光藻装进透明的小管子里,封好口,系上绳子,挂在海星们平时活动的礁石上。当天晚上,当妙探组再次潜到海里,只见礁石上挂着一串蓝色的荧光灯,海星们正围着荧光灯,小心翼翼地爬出来,有的还伸出触手碰了碰小灯,耳麦里传来它们惊喜的声音:“亮了!不黑了!”

刚开始,海星们还只敢在荧光灯附近活动,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居然跟着荧光灯的光线,爬到了更远的地方。苏青趁机用摄像机拍下了它们的夜间活动——海星们在荧光灯的照射下,慢慢爬过礁石,用触手捕捉浮游生物,偶尔还会互相碰一碰,像是在“打招呼”,再也不是白天那个胆小的样子了。

可没过几天,苏青发现荧光灯的亮度越来越暗——原来是海星们偷偷用触手碰小管子,把里面的荧光藻当成了“零食”,偷吃了不少!“你们怎么能吃荧光灯呢?吃了就不亮了,晚上又要黑了!”林小满假装生气地戳了戳一只海星的腕足,对方立刻缩了缩,用触手递过来一颗小贝壳,像是在“道歉”。

苏青只好重新做了一批荧光灯,这次她在管子外面加了一层防咬的网——海星们咬不动了,只好乖乖地围着荧光灯活动。林小满则和海星们“约定”:只要它们晚上乖乖配合观测,不偷吃荧光藻,早上就给它们带最喜欢的海带吃。

从此,每天晚上,海星们活动的礁石区都会挂着一串蓝色的荧光灯,像是一片“海底星空”;而妙探组的观测数据也越来越完整——苏青发现,海星在夜间的捕食效率,比白天还高30%,只是因为怕黑,才一直没被发现。沈星看着观测报告,笑着说:“原来每个胆小的小生命,都需要一点‘光’——一点能让它们勇敢起来的光,不管是荧光灯,还是人类的耐心。”

第270集:“会送信”的海豚

“妙探组注意!东南方向10海里处,有一艘渔船失联了!船上有一位老渔民,据说是早上出海捕鱼,到现在还没回来,手机也打不通!”指挥中心的消息传来,沈星立刻召集大家:“小满,你用‘海洋共情’找找海豚,它们对海面动静最敏感;苏青,准备科考船和雷达,我们分头搜索!”

林小满潜到海里,刚启动“共情”能力,就听见一阵熟悉的声音:“小满!小满!有个老爷爷的船坏了,在东边的礁石区!他让我们来找你!”是一群平时和妙探组很熟的宽吻海豚,它们正围着林小满,用背鳍推着她往东边游。

“你们怎么知道老爷爷的船坏了?”林小满跟着海豚们游,耳麦里传来领头海豚的声音:“我们早上看见他的船,后来听见‘砰’的一声,船就不动了,老爷爷在船上喊‘救命’,我们就赶紧来找你了!”

苏青的科考船很快跟上,在海豚们的指引下,终于在东边的一处礁石区找到了失联的渔船——船底撞在了礁石上,破了个洞,海水已经灌进了一半,老渔民正坐在船舷上,着急地看着海面。

“老爷爷!我们来救你了!”林小满跳上渔船,帮老渔民穿上救生衣;苏青则拿出工具,先把船底的洞堵住,再用科考船把渔船拖回岸边。老渔民握着林小满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这群海豚!它们一直在我船边转,还时不时用背鳍碰我的手,像是在安慰我,我就知道它们会去叫人!”

原来,这群海豚不仅能“送信”,还能在危急时刻保护人类——它们发现渔船出事,先在船边守护,防止鲨鱼靠近,然后派了几只海豚去找林小满,剩下的则留在渔船旁,陪着老渔民。林小满看着海豚们,耳麦里传来它们得意的声音:“我们厉害吧!以后有人生病或者迷路,我们都能送信!”

沈星灵机一动,和当地渔民约定:如果以后有人在海上遇到危险,就对着海面喊“海豚信使”,再扔一条小鱼干,海豚们听见后,就会立刻去找妙探组“送信”。为了方便识别,苏青还在领头海豚的背鳍上,贴了一个小小的、防水的荧光标签,上面写着“蓝海信使001”。

没过几天,就有渔民遇到了危险——一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突然肚子疼,动弹不得,他想起沈星的话,对着海面喊“海豚信使”,扔了一条小鱼干。没过十分钟,贴着荧光标签的海豚就带着妙探组的科考船赶来了,及时把渔民送回了岸边治疗。

从此,“海豚信使”的名声在附近的渔村传开了,越来越多的渔民知道,只要遇到危险,喊一声“海豚信使”,海豚们就会来帮忙。苏青则在观测站的墙上,贴了一张“海豚信使值班表”,上面写着每天哪几只海豚“值班”,还画了它们的头像,备注“报酬:小鱼干10条\/次,禁止投喂塑料垃圾”。

林小满坐在海边,看着海豚们在海面上跳跃,耳麦里传来它们欢快的声音:“今天又帮了一个老爷爷!他给了我们好多小鱼干!”她笑着拿出手机,把海豚们的声音录下来,设成了指挥中心的警报声——从此,妙探组的“紧急警报”,不再是刺耳的铃声,而是来自太平洋底的、最温暖的海豚叫声。沈星在日志里写道:“海洋不是冰冷的,它充满了生命和善意——一只海豚的信使,比任何雷达都更能连接人类和海洋,因为它带着信任,带着温暖,带着太平洋底最纯粹的爱。”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我在星际开饭店快穿:恶女勾勾手,男主昏了头原来我是一个天道反派团重生了全球进化,我觉醒了一座世界我托雷基亚,这辈子想做个好人星际上山赶海美食不断从零级开始穿梭诸天末世多子多福:我打造最强安全屋!末世:坑蒙拐骗杂货铺游戏灾难:从获得神级金卡开始末世细胞学星系霸主之仙云星系战记末世重生,囤货百亿顺带谈个恋爱黄金耳八云家的大少爷末世杀戮:无限空间之异能王者不务专业的歌手带着异形去修仙美漫事务所:开局宠物汤姆和杰瑞战域时代:开局觉醒神级天赋我在天灾,打造生命星球回到末世前:我无敌了末世穿书:主角种田我填坑!末世重生:我的酒店物资无穷尽希望犹在之第一部风卷龙旗高武:邪君降临落叶战记末世反派系统,成为阿姨们的噩梦都市之最强DNF系统进击吧,末日铁甲师兄,你别跑辅法王座快穿黑心莲:恶毒女配撩疯了身软小人鱼捡垃圾,全星际心疼哭帝国的朝阳星际从分解万物开始Clone心影星际之大熊猫的崛起嬉笑者女主今天有点撩外星侵袭:地球反击快穿之炮灰凶残元计划末世:诸天女武神为我而战被毁灭之前,我决定暴兵挣扎一下我代表地球联姻异界公主宇宙相亲网之弃妇快穿之我成了系统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
暴风中文搜藏榜:穿成星际唯一人类,各路大佬疯抢新元纪快穿系统:男主又重生了龙珠之道问诸天生存游戏:从一只乌鸦开始全球领主:开局成为沙漠领主末日丧尸之我还是主角?零元购,我把渣爹老窝一锅端快穿撩情:嚣张boss,我宠的外来异星群星:我没输过,你说我是战犯?洪水末日:我打造了海上城市末世降临:我招收下属,获得百倍物资末世公寓截胡S级房车,我在逃亡中收美女分身分身闭上嘴,让我来说你是谁万界信用卡拐只狐狸带回家快穿:炮灰女配,颤抖吧紫瞳医圣末世大回炉最强寰宇主神此刻,全球极夜诸天BOSS群轴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学家阴阳食谱末世之重生之囤货npc太软,玩家大佬纷纷沦陷绝密试验档案穿越之虫族主宰在异界末日模拟器,我以剑道证超凡揣了反派龙君的崽后我跑路了异闻录我用铠甲闯末世重生末日前三天星穹铁道:神级附魔师,重铸造物引擎诸天次元交易所恐怖机场末世重生之凤归来奇妙的异世界旅行穿越到一九八零全球断电:重返冷兵器时代星际之大演绎家末世:别人囤物资,我直接建城日月星辰伴我眠,虫生异星当帝皇沐蓝星球3:星空学院维度进化战争余生伴星眠宝藏猎人江宪快穿之炮灰逆袭人生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无限之黑月降临隐秘的太阳太平洋底来的人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魔主在末世星空旅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茅山禁地:开局反杀石少坚抠脚大汉变身猫娘后,被拍卖了末世收割:我的系统能提现极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资星禾纪元远古姆大陆迷雾纪元生存录穿越变成ai,科技全靠挖坟末世御尸:只收无敌的异种丧尸罗德里空间猝死者的游戏宇宙修仙:机械与灵法的碰撞灾变纪元:我的空间异能无上限幻世记:我的保安大人星火坠落时天柱说明书一个穿越者获七件神物黑洞小子传奇之二虎蛙大战吞天狼错位法则我劝你不要抢我药剂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末世重生囤物资,绑定校花变强游戏入侵:顶级怪物们皆她裙下臣有什么话跟我的双拳说去吧两界穿梭:先在末世做奴隶三年宇航员小明火星历险记无限之维度进化末日降临:开局拥有亿万鬼币我在末世建联邦星灵一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艾斯特拉星骸丧尸男友养成计划绯玥修行传之纯爱变身版末世搜打撤:打造最强庇护所全球领主:神话帝国零域建筑师姚浩大王历险记星际战舰赤壁号刘关张天团历险记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流氓天尊勇哥我在月宫娶了嫦娥末世重生:终末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