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来的专家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
不知是他们一贯的职业操守使然,还是深知这次诊疗对象背后的分量,每一位专家都显得格外尽心尽责,不辞劳苦。
从上午八点开始,他们对黄常青的腿伤和何桂英的哮喘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检查,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指标都反复核对、验证,不肯放过任何一丝疑点。
直到中午十二点,还有最后一项需要特定设备支持的检查,安排在了下午进行。
黄政、杜玲和杜珑见专家们如此认真,心中既感激又心疼,却也不好打扰。
眼看午饭时间已到,黄政便让夏铁开车回家,将提前准备好的饭菜送到病房来吃——高干病房是套间设计,外面有客厅和餐厅,倒也方便。
就在夏铁刚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小餐桌,黄政正准备招呼父母和杜玲杜珑吃饭时,病房门被轻轻敲响,随即推开。
只见冯缓缓医生率先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微笑。
而跟在她身后的,俨然是东平省委、省政府核心圈层的几位“二号首长”们:省委书记秘书杨辉、省纪委书记秘书萧远、省委宣传部长秘书陈雨、省委组织部长秘书刘冰冰,甚至连宣传部前台那个在机关篮球赛上与黄政相识、性格活泼的叶敏也来了。
每人手里都提着果篮、营养品等慰问礼物。
这阵仗让黄政愣了一下,他连忙起身:“杨秘、萧秘、雨姐、冰冰姐……你们怎么都来了?”
然而,这群人精似的秘书们此刻却默契地“忽略”了黄政,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径直走向坐在沙发上的黄常青和何桂英。
“叔叔好!阿姨好!”众人异口同声,语气恭敬而亲切。
黄常青和何桂英虽然不认识这些人,但看气度也知道是儿子的重要同事和朋友,连忙笑着回应:“哎,好,好!孩子们都好,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太客气了!”
这时,陈雨和刘冰冰则走向了杜玲和杜珑。陈雨笑着张开手臂:“玲妹,珑妹,好久不见!” 刘冰冰也上前拥抱。
杜玲杜珑也微笑着回应:“雨姐好,冰姐好。” 她们之间显然更熟悉,带着一种世家子弟间的自然熟稔。
而杨辉和萧远则凑到黄政身边,杨辉用手肘轻轻碰了碰他,压低声音,目光瞟向气质出众的杜家姐妹。
带着男人间都懂的调侃意味:“老黄,可以啊!不介绍一下?” 他们虽然可能听过杜家姐妹的名字,但正式见面还是第一次。
黄政这才反应过来,笑着正式介绍道:“哦,怪我,我以为你们都认识。来,正式介绍一下,这是我爱人,杜玲。这位是我小姨子,杜珑。”
他又转向杜玲杜珑,“玲玲,珑珑,这两位是省委丁书记的秘书杨辉,省纪委方书记的秘书萧远。这位是……”
他正想介绍站在何桂英旁边已经聊起来的叶敏,叶敏听到声音,乖巧地跑过来自我介绍。
“玲姐好!珑姐好!我叫叶敏,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是陈雨姐的下属。” 叶敏笑容灿烂地自我介绍,并主动伸出手。
杜玲和杜珑也礼貌地与她握手:“你好,叶敏。”
看着一屋子人,黄政虽然感动,但也怕影响父母休息,便半开玩笑地开始“赶人”:
“行了行了,人也看了,心意也领了。我爸妈明天才手术,今天就是检查。我们这刚准备吃饭,你们看……”
何桂英一听,立刻嗔怪地打断儿子:“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哪有赶客人走的道理?没事没事,孩子们,你们坐沙发上喝茶,聊你们的,不影响我们吃饭!” 她热情地招呼着。
黄政无奈地两手一摊:“得,母上大人发话了。那你们自便,我们先把饭吃了。铁子,麻烦你给大家泡茶。”
夏铁应声而去,熟练地拿出一次性杯子和黄政带来的好茶叶。
众人便在客厅沙发区坐下,低声交谈起来,气氛轻松而融洽。冯缓缓医生也自然地加入了聊天。这一幕,恰好被闻讯前来“巡视”的何院长看在眼里。
何院长敲门进来,脸上堆满笑容,先关切地问黄政:“黄秘书,这间病房环境您看还可以吗?缺不缺什么东西?有任何需要,请务必直接跟我提,千万别客气!”
他心里想的却是,冯医生居然能和这么多核心领导的秘书谈笑风生,这能量不容小觑,以后在医院里对她的态度和资源倾斜,可得再掂量掂量。
黄政客气地回应:“谢谢何院长关心,暂时都很好,没什么需要的。”
何院长又寒暄了几句,见插不上太多话,便识趣地告退了。
快到下午上班时间,杨辉等人便起身告辞,嘱咐黄政父母好好休息,预祝手术顺利。病房里重新安静下来。
不久,护士前来,将黄常青和何桂英带去进行最后一项检查。
下午四点,所有术前检查全部完毕。专家团队综合评估后,最终确定手术安排在第二天早上八点半进行。
黄政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女护工,加上心思细腻的夏林(夏铁需要负责做饭和通勤)留在医院晚上陪护。
他对父母说:“爸,妈,我们先回去,明早再过来。你们好好休息,别紧张。”
又对夏铁说:“铁子,我们也走吧,晚上还得麻烦你送饭过来。”
“好嘞,政哥,放心!” 夏铁利落地应道。
(手术当日)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省人民医院手术楼层的气氛格外凝重。
黄常青和何桂英分别被推进了相邻的两间手术室。
当那两扇厚重的自动门缓缓关闭,上方“手术中”的灯牌亮起时,黄政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骤然抽紧。
他站在两扇门之间的走廊上,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两块红色的灯牌,仿佛要将它们看穿。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他背在身后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掌心因为紧张而沁出冰凉的汗水。
虽然他面上努力保持着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紧抿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涛汹涌。
杜玲默默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一只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杜珑则站在稍后一点的位置,双手抱胸,清冷的脸上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目光不时扫过手术室门口和来回踱步的黄政。
从上午到中午,时间缓慢流逝。黄政几乎感觉不到饥饿和疲惫,全部心神都系在那两扇门后。
下午一点四十八分,在经历了五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后,相邻手术室的侧门几乎同时被推开。
率先走出来的是骨科专家孙教授和呼吸内科专家李教授。
两人虽然脸上带着手术后的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成功后的欣慰和松弛。
他们摘下口罩,走向焦急等待的黄政三人。
孙教授沉稳地开口:
(“杜小姐,黄秘书,幸不辱命!” 李教授接着补充道:“两位老人家的手术都非常成功!黄老先生腿部的病灶已彻底清除,关节复位良好!
何女士的哮喘病灶也处理得非常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后续只要好好恢复,效果一定会很理想。”)
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的冲击,让黄政一时竟有些语塞,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鼻端的酸意,上前紧紧握住两位专家的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谢谢!太感谢了!孙教授,李教授,辛苦你们了!真的……非常感谢!”
说完,他猛地转过身,几乎是下意识地张开双臂,将站在他身后的杜玲和杜珑一起,紧紧地揽入怀中。
这是一个充满了感激、后怕与巨大喜悦的拥抱。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一向清冷矜持的杜珑,并没有立刻推开他。
她和姐姐杜玲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欣慰与动容。
她们甚至不约而同地抬起手,轻轻擦去黄政眼角那终于控制不住、悄然滑落的泪痕。
这一刻,手术室外的走廊,仿佛被一种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光晕所笼罩。
所有的焦虑和等待,都在“成功”二字中,化为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个拥抱,也似乎悄然拉近了三人之间某种无形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