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针对益州的暗流刚刚涌动,一封来自襄阳、署名刘备的密信,由心腹简雍亲自护送,历经曲折,送到了蔡琰的案头。
信中没有过多的寒暄与恭维,直指核心:
刘备已洞察曹操对益州的野心,深知若益州为曹所据,则荆州孤悬东南,危如累卵。
他表示愿与朝廷同心,共谋益州,并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由他明面上响应刘璋可能发出的求援(对抗张鲁或境内叛乱),提兵入蜀,而朝廷则暗中支持,里应外合,则益州可图。
这封信,无疑是在益州这盘迷雾重重的棋局上,投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
刘备的主动联合,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潜藏着莫测的风险。
麟德殿偏殿,烛火摇曳。
仅有蔡琰、诸葛亮、徐庶三人参与此次绝密议事。
“刘备此举,是真心联盟,还是想借朝廷之力,为其火中取栗?”
徐庶首先提出疑虑,
“他若入蜀,是驱狼吞虎,还是引狼入室?
其若得益州,是否还会甘居朝廷之下?”
诸葛亮沉吟道:
“刘备,人杰也。
其志在兴复汉室,亦在成就霸业。
如今曹操势大,他与我朝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眼下共谋益州,符合双方利益。
然,其心难测,不可不防。
关键在于,如何在此过程中,确保朝廷的主导地位和最终利益。”
蔡琰指尖划过地图上荆州至益州的险峻山路,心中权衡。
刘备的提议,确实提供了一个打破僵局的可行路径。
由刘备出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刘璋的疑虑和抵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麻痹曹操。
但正如诸葛亮所言,如何防止刘备坐大反噬,是核心问题。
“可与刘备结盟,共图益州。”
蔡琰最终决断,声音清晰而冷静,“然,需约法三章。”
“第一,朝廷加封其为‘左将军’,赋予其奉诏讨逆(指张鲁或益州内乱)之名。
但其入蜀兵力、路线,需与朝廷协商,并接受朝廷使者监军。”
“第二,益州既定,需尊奉彭城朝廷,益州牧人选,由朝廷最终裁定,刘备可荐举,但不可自专。
益州赋税、兵源,需纳入朝廷统一调度体系。”
“第三,事成之后,刘备需将其长子刘禅,送至彭城太学进修,以示诚意。”
这三条,既给了刘备名分和行动空间,又牢牢卡住了人事、财政和质子关键点,试图将合作控制在朝廷可驾驭的范围内。
“简雍尚在驿馆,朕便以此三策回复刘备。
他若应允,盟约可成。他若不允……”
蔡琰眼中寒光一闪,“则益州之事,再从长计议,绝不可养虎贻患。”
诸葛亮领命,即刻前去与简雍密谈。
结果比预想的顺利,或许是曹操的压力实在太大,刘备几乎全盘接受了蔡琰的条件,只在对益州牧人选的建议权上稍作争取。
荆襄与彭城的秘密联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悄然缔结。
就在朝廷与刘备达成密约的同时,刘晔的暗线与诸葛亮派出的精干人员,已经在成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流言如同瘟疫般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蔓延:
“曹操欲迁汉中民充边,下一步便是征蜀中子弟赴死地!”
“张鲁已降曹,汉中乃诱饵,曹军不日即将入蜀,吞并益州!”
“张松、法正收受曹使重金,卖主求荣,欲将益州百万生灵献于国贼!”
这些真伪混杂的消息,精准地击中了刘璋内心最深的恐惧——引狼入室,以及益州士民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战争的厌恶。
同时,一些“偶然”被刘璋获悉的“证据”,如曹使与张松密会的地点、时间,甚至部分“礼单”内容,都不断加深着他的疑心。
而另一边,朝廷的密使成功接触到了被刘璋日渐疏远的黄权与张任和法正。
面对朝廷使者带来的皇帝密诏(承认刘璋但斥责张松等人勾结外敌)、蔡琰的亲笔信(许诺事成之后,黄权可为益州别驾,张任可掌益州兵权,共保汉室疆土)以及沉甸甸的金珠财宝,本就对刘璋暗弱和张松等人行事不满的黄权、张任,终于下定了决心。
局势在短短半月内急转直下。
刘璋在巨大的压力和多疑的性格驱使下,试图召见张松、法正质问,却引发了后者的恐慌。
张松、法正误以为事情彻底败露,竟狗急跳墙,欲调动本部兵马,控制成都,强行迎接曹军入城!
然而,他们低估了黄权、张任在军中的威望和准备。
就在张松等人刚刚举事,攻打州牧府的瞬间,黄权手持皇帝密诏与刘璋(半被迫)的手令,与张任一起,率领忠于他们的州兵精锐以及部分被朝廷密使说服的中层军官,发动了反击。
成都城内,一夜之间火光四起,杀声震天。
这场突如其来的火并,规模虽不大,却决定了益州的命运。
张松在乱军中被张任一枪刺伤,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出成都,不知所踪。
其党羽或被诛杀,或束手就擒。
当黎明来临,黄权与张任控制住了成都局势,两人一身血污,押着几名俘虏的曹使,来到惊魂未定的刘璋面前。
黄权痛陈张松、法正勾结曹操、险些倾覆益州的罪行,并出示了部分“证据”,同时呈上朝廷的安抚诏书和蔡琰的信件。
面对城内尚未完全平息的骚乱,城外曹操虎视眈眈的威胁,以及身边仅存的、刚刚“挽救”了他和益州的黄权、张任,早已吓破胆的刘璋,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他涕泪交加,一方面下诏痛斥张松等人,一方面彻底倒向朝廷,完全依赖黄权、张任处理军政要务,并按照朝廷密使的建议,一面加固关防,一面紧急向荆州刘备和彭城朝廷发出求援信,请求协助防御“可能来袭的曹军或张鲁”。
益州剧变的消息传至长安,曹操勃然大怒,当场掀翻了案几。
他苦心经营的益州攻略,竟在即将成功的瞬间功亏一篑!
辛毗狼狈逃回,带回了张松受伤逃亡、刘璋彻底倒向彭城的噩耗。
“蔡琰!刘备!好,好得很!”
曹操脸色铁青,眼中杀意沸腾。
他深知,失去益州,意味着他西进战略遭受重挫,未来将不得不与朝廷在关中、凉州一线进行更为艰苦的拉锯战。
“明公,益州虽失先手,然刘璋惊惧,黄权、张任初掌大权,根基未稳。
刘备若欲入蜀,其与蜀中本土势力必有龃龉。
此或许……是我等新的机会。”
贾诩阴恻恻地献计,
“可令汉中张鲁,加大侵扰力度。
同时,散播谣言,言刘备名为援蜀,实为图蜀,蔡琰欲借刘备之手,行吞并之实……让其内外猜忌,我等再伺机而动。”
曹操缓缓坐下,目光恢复了几分冷静与狠厉:
“就依文和。
另外,传令夏侯渊,加大对马超的压力!
西凉不能乱!
再派人去接触轲比能,告诉他,朕愿助他统一草原,条件是,他必须给我狠狠地打击吕布和那个贱人(蔡琰)的北疆!”
而在彭城,接到刘璋求援信和黄权、张任控制住局面的密报后,蔡琰并未感到丝毫轻松。
“传令刘备,依约行事,兵发益州,以援刘璋、抗张鲁之名,进驻白帝城、葭萌关等要地,但暂勿深入成都。”
蔡琰下令,“告诉黄权、张任,朝廷援军不日即至,望其稳定内部,共御外侮。所需粮秣军械,朝廷会经荆州转运。”
益州的大门,终于在血与火中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刘备这头蛰伏的潜龙即将入水,蜀中本土势力与外来者的矛盾,朝廷与刘备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绝不会善罢甘休的曹操……所有的一切,都预示着益州的争夺,从暗流汹涌,转向了更加复杂莫测的新阶段。
蔡琰站在舆图前,目光从益州移向荆州,再移向长安和北疆。
棋盘越来越大,棋子越来越多。
与刘备的联盟能维持多久?
吕布在北疆又会生出什么变故?
曹操的下一次反击会来自何方?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眼神依旧坚定。
无论如何,益州这颗至关重要的棋子,她必须牢牢握在手中。
这盘席卷天下的大棋,才刚刚进入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