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试探
林凡下达的试探性指令,在“深蓝之眼”项目组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模仿未知信号进行主动发送,无疑增加了不可预测的风险。但在林凡的坚持下,命令被忠实执行。
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海妖-II”探测器,悄然潜行至那片南太平洋深海平原的上方,悬停在厚厚的沉积层之上。在预定的时间,它以极低的功率、完全复制之前捕获的脉冲结构和频率,向下方那掩埋着巨大物体的区域,发送了一段简短的、重复的声波信号。
信号发出后,控制中心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噪音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所有人都紧盯着传感器读数,等待着可能的变化,或者……无法预料的反应。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没有任何回应。
深海的黑暗与寂静,仿佛吞噬了一切。
就在负责的海洋学家准备报告“无响应”时,异变陡生!
不是来自海底的声波回应,而是“海妖-II”自身搭载的、用于探测微观引力波动的实验性传感器,捕捉到了一组极其微弱但清晰的数据波动!这波动并非声波,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空间本身的、细微的引力涟漪,其源头,赫然指向下方那个被掩埋的物体!
紧接着,声呐图像显示,沉积层下方那个巨大物体的轮廓,似乎……轻微地模糊、扭曲了一瞬,仿佛某种力场被短暂激活!虽然变化极其细微,且迅速恢复原状,但经过计算机增强处理后的图像对比,确认这并非传感器误差!
它没有用声音回应,但它……“动”了!以一种人类几乎无法察觉的、引力的方式!
“它在……用引力波回应我们?!”陈教授在连线中失声惊呼,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或者说……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引力场发生器?!一个以引力波为主要交互方式的……存在?!”
这个推测比之前的所有假设都更加惊人!如果下面的“邻居”是以引力波作为沟通和存在的基础,那它们的技术层级和生命形态,将完全颠覆人类的物理学和生物学!
林凡心中巨震。他立刻下令:“停止发送任何信号!‘海妖-II’后撤至安全距离,保持被动监听!”
不能再刺激对方了。这一次试探性的“敲门”,得到的回应远超预期,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和……敬畏。
数据被立刻加密传输给“灯塔”计划物理学组和“守夜人”的相关专家。初步分析确认,那短暂的引力涟漪蕴含着高度复杂的结构信息,其编码方式与“守望者”和“低语者”都不同,自成体系,仿佛第三种独立的“语言”。
深海之下,确实沉睡着一种人类无法理解的、以引力波为母语的智慧存在!它们可能感知到了人类的“敲门”,并给予了回应,只是这回应的方式,人类差点就错过了!
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小的知情圈内。林凡意识到,与深海“邻居”的接触,必须比之前预想的更加谨慎千万倍。任何不当的交流尝试,都可能因为“语言”不通和理解偏差,酿成灾难性后果。
他调整了“深蓝之眼”的策略:全面转入被动研究阶段。集中力量破译那短暂的引力波回应中蕴含的信息,同时利用升级后的探测器,在不进行任何主动刺激的前提下,长期监测该区域的任何细微变化,试图理解“邻居”的行为模式和活动规律。
与此同时,他通过“守夜人”渠道,向“扎西岗日”的老僧传递了关于深海发现的有限信息。老僧的回应依旧充满禅机:“地脉通四海,星辉照九渊。执火者既闻‘渊语’,当知‘心念’亦可成波。静心,方能聆听得更远。”
心念成波?老僧似乎在暗示,与这种存在的交流,可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到意识层面?
林凡感到,前方的道路变得更加迷雾重重。
一次试探,揭开了深蓝面纱的一角,却也展现了其下更加深邃、更加神秘的……无底深渊。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