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星钥再临
“扎西岗日”老僧的警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在林凡心中久久回荡。“冰盖下的低语未沉睡”、“小心共鸣”、“星钥再次对准锁孔”——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他掌握的线索交织,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南极遗迹的激活,可能并非一次性的孤立事件。
他将老僧的警示与“守望者”星图、以及“回响者”的轨道数据进行了交叉比对。“溯源”小组在林凡的提示下,重新审视了星图上那些看似装饰性的、细微的周期标记。
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浮出水面:星图上除了标注“回响者”的418天主要周期外,还存在一个更长的、嵌套的次级周期标记,其长度经过单位换算,约合 54.3个“回响者”周期,也就是 roughly 63.5个地球年。
63.5年!这个周期长度,让林凡瞬间想到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线索——他获得【现实交互签到系统】至今,差不多……也正是这个时间!
是巧合吗?还是……“星钥”指的根本不是具体的器物,而是某种……时间节点?或者说,是他林凡本人,以及他携带的系统,与这个宇宙尺度的周期存在着某种同步?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
他立刻下令,调动所有计算资源,以63.5年为周期,重新模拟“回响者”、“守望者”遗迹、全球地脉节点(包括落星坳、扎西岗日等)之间的能量互动模型。
模拟结果令人震惊!当模型运行到当前时间点(即林凡获得系统约63.5年后)时,整个系统显示出一个强烈的“共振峰”!南极遗迹的能量读数在模型中异常活跃,“回响者”的引力潮汐对地球地脉网络的影响也被放大到一个临界点,而几个关键地脉节点(包括扎西岗日)则如同被拨动的琴弦,发出了强烈的“反馈”!
老僧听到的“杂音”,很可能就是这种全球性地脉网络在特定周期下被集体激发的“共鸣”前兆!而“星钥再次对准锁孔”,指的就是这个63.5年周期的回归!
这意味着,不久之后(根据模型推算,就在 三个月内),整个地球的隐性能量网络将进入一个高度活跃和敏感的状态!届时,任何不当的刺激——无论是dSm的持续观测、“普罗米修斯之手”的鲁莽勘探,甚至是“回响者”一次普通的引力波动——都可能像最后一根稻草,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球范围内难以预料的地质或能量灾难!
危机,从未真正远离。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从外在的撞击威胁,变成了内在能量系统的周期性紊乱!
林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次危机不同于K-714,它没有明确的敌人,没有可以拦截的目标,它源于地球自身系统与宇宙节律的相互作用,弥漫而无形。
他立刻采取了行动。
首先,通过GR3联盟和“守夜人”的渠道,以最高紧急级别,向相关国家及科研机构发布了关于“全球地脉能量周期性活跃预警”,提供了部分模型数据,呼吁各方在未来三个月内,暂停在所有已知或疑似能量节点区域进行任何可能产生干扰的大型工程或勘探活动。
其次,dSm自身所有主动的地脉能量探测和调节项目(包括“大地抚慰”计划)全部转入最低强度的被动监测模式,尽可能减少对脆弱能量场的刺激。
最后,他亲自与“扎西岗日”的老僧再次取得了联系,分享了dSm的模型发现,并恳请寺庙的“听脉者”们利用其古老传承的感知能力,协助监测高原区域的能量变化,及时预警。
老僧对林凡的发现并未感到意外,只是平静地回应:“缘起性空,劫数亦有其律。执火者既已窥见天机,当知‘疏’胜于‘堵’,‘导’胜于‘压’。静心等待,时机将至。”
“疏”胜于“堵”,“导”胜于“压”?静心等待?
林凡咀嚼着这些话,似乎把握到了一丝方向。面对这种系统性的能量潮汐,强行对抗或许适得其反,引导和疏解才是正途。但如何引导?等待什么时机?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南极。一切的起点,似乎最终还要回到那里。
“星钥”即将再次对准“锁孔”。
这一次,打开的又会是什么?
(第一百六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