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落子无声
林凡的“聚变能源时代导入路线图”如同一幅宏大的画卷,在他心中徐徐展开。他深知,这幅画卷的绘制,需要数十年之功,且容不得半点差错。第一步,必须落子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他首先召见了dSm能源事业部(一个新近整合、专注于“未来能源技术”应用的部门)的负责人。没有提及“创世纪”,只是下达了清晰的指令:
“启动‘织网’计划。目标:在未来五年内,利用我们最新的超导材料和智能电网技术,协助至少三个大洲的五个重点国家,完成其主干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和能效提升示范工程。不计成本,只求效率和可靠性,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是一个光明正大、且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提案。智能化电网是未来趋势,dSm手握领先技术,各国求之不得。此举既能赚取丰厚的利润和声望,更能提前布局,为未来可能涌入的巨量聚变电力铺平道路,还能将dSm牢牢定位为“能源解决方案提供者”,而非潜在的威胁。
能源事业部负责人虽不明就里,但对林凡的命令毫无异议,立刻领命而去。
紧接着,林凡亲自致电 安迪。他没有透露核心机密,而是以精言集团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提出了一个构想:
“安迪,我认为未来全球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能源和数字基建,将面临重构。精言在大型项目管理和国际资源整合上有独特优势。有没有兴趣,与dSm共同发起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未来基础设施发展论坛’?旨在汇聚全球顶尖头脑,探讨面向未来的、可持续的基建模式。”
安迪在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她敏锐地察觉到林凡这个提议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层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是探讨基建那么简单。但她信任林凡的判断和格局。
“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想法。”安迪的声音依旧冷静,“精言可以参与发起,并负责部分组织和联络工作。论坛的定位和议题设置,需要非常谨慎。”
“当然。”林凡肯定道,“我们需要的是建设性的对话,而不是空谈。具体细节,让团队对接。”
这步棋,旨在占领思想和舆论的制高点。通过这个高端论坛,dSm可以潜移默化地输出其关于未来能源和社会的理念,引导全球精英层的思考方向,为未来的技术公开进行软性铺垫。
与此同时,“磐石安保集团”(SSG)的行动也更加活跃,但依旧隐藏在阴影之中。
“山峦”接到林凡的密令:SSG需要开始具备“区域性态势控制”能力。所谓区域性态势控制,并非指发动战争,而是指在特定区域(如dSm重要资产周边、关键海上通道、乃至近地轨道),SSG要能确保信息优势、拥有快速反应和有限威慑的能力,能够有效阻止或挫败任何针对dSm核心利益的敌对行动。
这意味着SSG的训练和装备方向,需要进一步向“技术化”、“快速化”、“隐形化”发展。更多的资源被投入到空间监测、网络攻防、无人载具、以及小规模、高精度的特种作战能力上。“天眼”卫星网络开始规划第二批次的发射,目标是形成更严密的空间监视网。
林凡甚至批准了SSG建立一个高度机密的“战略分析室”,其任务不是制定作战计划,而是模拟推演未来聚变技术以不同方式公开后,可能引发的各种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冲突场景,并提前研究应对策略。他要的,不是称霸,而是在风暴来临前,拥有看清迷雾和稳住船舵的能力。
所有这些布局,都在dSm庞大的日常业务和“科技向善”的公开形象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外界看到的,只是一个在能源、科技、安保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巨型企业。
甚至连 顾佳,也只觉得林凡最近似乎更加忙碌,但精神状态却比以前好了很多,少了那份沉重的压抑,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从容。她依旧不过问他的事业,只是默默地将家经营成他最温暖的港湾。许子言也开始上小学了,小家伙的成长,为这个家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林凡偶尔会陪着顾佳去茶山,或是带着许子言去科技馆。在公众面前,他是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慈善家,是温和的伴侣和父亲。没有人知道,这个看似普通的男人手中,正悄然编织着一张足以影响未来百年世界格局的大网。
落子无声,布局已成。
林凡站在自己世界的中心,感受着各方力量在他的意志下缓缓调动。他知道,这只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与挑战。
但他已然做好了准备。
以商业为表,以科技为核,以武力为盾,以理念为引。
他将以这种方式,执掌光明,引领未来。
下一步,是该让“织网”计划的第一根线,真正触碰到现实世界的电网了。
(第七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