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无声的集结
“磐石安保集团”(SSG)的组建与升级,如同一场在深海之下进行的洋流运动,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力量。林凡的指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着,庞大的资源通过dSm错综复杂的网络,悄无声息地汇向几个指定的“枢纽”。
在偏远的“彼岸”岛,扩建工程日夜不停。原本的训练基地下方,一个具备抗打击能力的地下指挥中心和装备库正在悄然成型。港口进行了疏浚和加固,足以停靠中小型特种船只。机场跑道也被延长并进行了伪装,具备了起降改装后的中型运输机和小型喷气式飞机的能力。岛屿周围的海域和空域,被SSG布设的、融合了dSm最新技术的被动监测系统严密覆盖,如同无形的警戒结界。
代号“铁砧”的装备升级计划进展神速。得益于林凡提供的“技术蓝图”方向和dSm旗下实验室强大的工程化能力,第一批试验性的单兵装备开始交付SSG测试。轻便却坚固的复合材料外骨骼,能显着增强士兵的负重和机动性;能量密度远超传统电池的供能单元,延长了电子设备的持续作战时间;效果惊人的被动光学迷彩布料,则在特定环境下提供了近乎隐形的效果。这些装备虽然数量有限,且存在稳定性问题,但其所展现出的技术代差,让SSG的成员们兴奋不已,也让他们对幕后那位神秘的“boss”更加敬畏。
人员的招募与整合也在同步进行。“山峦”以其老道的经验和苛刻的标准,从全球各地网罗来的精英们,开始在“彼岸”及其他秘密基地汇合。飞行员、船舶工程师、网络战专家、情报分析师……这些来自不同领域、身怀绝技的男男女女,在SSG的旗帜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守护,而凝聚在一起。他们经历着严苛到近乎残酷的联合训练,磨合着战术,熟悉着新装备,逐渐从一个松散的精英集合,淬炼成一部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
最引人注目的,是“天眼”计划的启动。dSm旗下的商业航天公司,以“测试新型通讯及对地观测技术”为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高分辨率侦察卫星。这颗卫星混迹于无数商业卫星之中,并不起眼,但其强大的成像能力和灵活的变轨能力,却为SSG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视野和情报支持。后续几颗具备信号监听和空间监测功能的卫星,也已在发射计划表中。一个属于林凡的、雏形的天基信息网络正在悄然织就。
林凡通过“暗影”团队和SSG自身的指挥系统,密切关注着这一切的进展。他很少直接干预具体事务,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握,并在资源上给予无条件的支持。他看着SSG如同一个迅速成长的巨人,肌肉在不断变得强健,骨骼在不断变得坚硬,感官在不断变得敏锐。
这种力量的急速膨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但也伴随着新的挑战。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集结,即便再隐秘,也不可能完全避开所有窥探的目光。
“暗影”团队监测到,某些国家的军事情报机构,对dSm近期在航天和某些特定材料领域的“异常活跃”表现出了兴趣。虽然尚未直接关联到SSG,但这无疑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林凡对此并不意外。他指示“山峦”,进一步加强SSG所有基地和人员的反侦察措施,并对所有外部通讯进行最高级别的加密和监控。同时,他让dSm的公关团队,适时地释放一些关于“dSm致力于前沿科技探索,包括商业航天、新材料和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等符合其“科技公司”人设的消息,以混淆视听。
他知道,SSG的存在不可能永远隐藏。他要做的,不是在隐藏中衰弱,而是在曝光前,让其成长到足以让任何觊觎者都感到忌惮的程度。
这天,林凡在君悦府的书房,通过加密视频,观看了SSG一次多兵种联合反渗透演练的实时画面。演练模拟了“创世纪”一处秘密设施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力量突袭的情景。SSG的快速反应小队在“天眼”卫星的情报支持和地面侦察单位的引导下,利用新式装备和娴熟战术,迅速定位、分割、并“消灭”了入侵之敌,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
演练结束,“山峦”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向林凡汇报结果。
“boss,演练达到预期目标。新装备适应性良好,各单元协同效率提升显着。”
“很好。”林凡点头,“继续保持训练强度,尤其是应对突发情况和极端环境的预案。SSG的价值,不在于纸面数据,而在于关键时刻的绝对可靠。”
“明白!SSG,随时准备着。”
结束通话,林凡走到窗前。夜幕下的魔都,灯火辉煌,一片和平景象。但他知道,在这和平的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而他手中这支悄然集结的力量,正是为了在暗流试图冲破堤坝时,能够力挽狂澜。
无声的集结,只为那可能到来的、需要发出雷霆之声的时刻。
帝国的基石、文明的穹顶、守护的利刃……他手中的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
下一步,是该将目光重新聚焦,推动“创世纪”工程示范堆,完成那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冲刺了。
(第七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