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镇政府贴出公告,要在月底举办秋季商品展销会,邀请镇上的商户参加,不仅能免费宣传,还能吸引更多顾客。苏青看到公告时,心里立刻动了念头——之前一直在固定摊位卖衣服,顾客大多是镇上和邻村的,要是能参加展销会,说不定能吸引县城甚至更远地方的顾客,还能提高“苏记服装”的名气。
她立刻去镇政府报了名,工作人员给她分配了一个靠近入口的摊位,比她平时的摊位大了一倍,还能免费使用货架和照明灯。苏青心里满是期待,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她要设计几款新的秋冬款式,多备些存货,还要让女儿陆晓燕帮忙当“模特”,展示新款衣服。
接下来的半个月,苏青和刘嫂、陈小花一起加班赶工。她们做了新款的加绒衬衫、格子马甲和长款呢子外套,还设计了几款适合年轻姑娘穿的针织连衣裙,颜色以深咖、墨绿、酒红为主,既符合秋冬的氛围,又显时尚。苏青还特意在每件衣服的内侧绣上“苏记”的小标记,提高辨识度。
展销会开幕那天,苏青早早地带着刘嫂和陈小花来到集市,把摊位布置得焕然一新——货架上挂满了各种款式的衣服,按连衣裙、衬衫、马甲、外套分类摆放,颜色搭配得错落有致;摊位前摆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账本和针线,方便给顾客改尺寸;陆晓燕穿着一件酒红针织连衣裙,外面套着深咖色格子马甲,站在摊位前,像个小模特一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衣服真好看!小姑娘穿得真洋气。”刚开幕没多久,就有一位从县城来的阿姨走到摊位前,指着陆晓燕身上的套装问,“老板,这套装多少钱?我想给我闺女买一套。”
苏青连忙上前介绍:“阿姨,这是刚做的秋冬新款,针织连衣裙加格子马甲套装,连衣裙15元,马甲10元,一套23元。连衣裙是加薄绒的,保暖还显身材,马甲是灯芯绒的,耐穿又时尚,您闺女穿肯定好看。”
阿姨伸手摸了摸连衣裙的面料,又看了看马甲的做工,满意地说:“这质量真不错,比县城百货大楼的还好,价格还便宜。给我拿一套,再给我自己拿一件加绒衬衫。”苏青连忙找好尺码,帮阿姨打包好,阿姨爽快地付了33元,还说要把摊位推荐给朋友。
陆晓燕站在摊位前,也没闲着——有顾客问衣服好不好看,她就笑着说:“阿姨,这件衣服我穿着特别舒服,妈妈做的衣服质量可好了!”有小姑娘犹豫要不要买,她就主动说:“姐姐,你试试这件连衣裙吧,穿起来特别显气质。”不少顾客被她的可爱和真诚打动,纷纷下单购买。
中午的时候,展销会的人越来越多,苏青的摊位前挤满了顾客。刘嫂负责给顾客找尺码,陈小花负责打包,苏青负责介绍款式和改尺寸,陆晓燕则继续当“模特”,大家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一位从邻镇来的批发商走到摊位前,看着货架上的衣服,认真地问:“老板,你这衣服能不能批发?我在邻镇开了家服装店,想进些货。”苏青心里一喜,连忙说:“当然可以!批发价给您最实在的,连衣裙每件12元,衬衫每件8元,马甲每件8元,您要得多,还能再便宜。”
批发商仔细看了看衣服的质量,又问了款式和库存,最终决定先批发50件衣服——20件连衣裙、20件衬衫、10件马甲,约定第二天送货上门。这是苏青第一次接到批发订单,她激动地说:“谢谢您信任,我保证按时送货,质量绝对没问题。”
傍晚展销会结束时,苏青盘点了一下当天的销量:卖出连衣裙15件、衬衫10件、马甲8件、外套3件,总共36件衣服,营收586元,创下单日销量新高。还有不少顾客留下了联系方式,说以后要通过电话订货,让苏青送货上门。
收拾摊位时,陆晓燕累得坐在地上,却依旧开心地说:“妈妈,今天卖了好多衣服,真开心!以后我还想当模特。”苏青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好,以后有展销会,还让你当模特。”
刘嫂和陈小花也满是成就感,刘嫂说:“今天真是太热闹了,比平时的摊位忙多了,还接到了批发订单,以后咱们的生意肯定能做得更大。”陈小花点点头:“是啊,今天好多人都夸咱们的衣服好看,以后‘苏记’的名气肯定越来越大。”
回家的路上,苏青骑着自行车,心里满是希望。参加展销会不仅创了销量新高,还接到了批发订单,提高了“苏记服装”的名气,这是她之前没想到的。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她要多参加这样的展销会,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让“苏记服装”的名字传遍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穿上她做的好衣服。
回到家,苏青把当天的营收仔细收好,又在账本上写下:“十一月廿五,参加秋季商品展销会,单日销量36件,营收586元,接到批发订单50件。后续计划:拓展批发渠道,多参加展销会,扩大‘苏记’影响力。”
窗外的月光洒在账本上,映着苏青坚定的眼神。她相信,只要坚持做好衣服、诚信经营,不断拓展销售渠道,“苏记服装”一定能越做越大,从一个小小的摊位,发展成一家有规模的服装店,实现她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