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何等精明,搂着宋兴华的肩膀往团部走:“我就知道你小子没憋好屁!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吧,又看上老子啥了?要人没有,要命……老子还得留着打鬼子呢!”
进了团部,炕桌上一坐,地瓜烧一端,宋兴华才说明来意:“老团长,看您说的。我哪敢要您的命啊。是这样,我弄了批装备,想跟丁伟团长那边换点老兵骨干。您跟丁团长是老战友了,面子大,我想请您陪我走一趟,帮忙敲敲边鼓,说说情。”
李云龙眯着眼,滋溜一口酒:“丁伟那小子?精得跟猴似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你准备出多少血?”
宋兴华把准备交换的清单说了一遍(步枪300支,轻机枪30挺,重机枪6挺,4门Grw 81mm迫击炮,2门百禄式47mm战防炮,30支SI-35冲锋枪,子弹10万发,炮弹1200发,20支掷弹筒+800发榴弹)。
李云龙听得直咂舌:“好家伙!你小子真成土财主了!这都够装备一个加强营了!就换250人?丁伟那点家底,能拿出这么多好兵给你?” “所以得请您出马,帮我压压价,或者让他多出点好兵。”宋兴华笑道。
李云龙眼珠一转,嘿嘿一笑:“行!这忙老子帮了!正好也好久没见丁伟那狗日的了,去蹭他顿酒喝!不过说好了,要是谈成了,你得再给老子弄两挺那个…那个啥,能打飞机的重机枪(m2hb)!”
“成交!”宋兴华爽快答应。
两人带着车队,很快来到了丁伟的28团驻地。丁伟一听李云龙和宋兴华联袂而来,心里就跟明镜似的,嘴上却热情得很:“哎呦!今天刮什么风,把两位大神吹到我这小庙来了?快请进请进!”
团部里,烟雾缭绕。宋兴华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递上了武器清单。
丁伟拿着清单,手指在上面慢慢划着,沉吟不语,半天才慢悠悠地说:“兴华老弟啊,不是老哥我不支持你。你这批家伙呢,确实不错。但是呢,你也知道,我们28团底子薄,每一个兵都是我的心肝宝贝肉啊。250人,还要有经验的老兵……这实在是有点难办啊。现在征兵也不容易,老百姓都看着呢,我把兵给了你,我这防区怎么办?上级追问起来……”
李云龙在一旁不耐烦了,把酒碗往炕桌上一顿:“丁伟!你他娘的少跟老子在这哭穷!你狗日的捞好处的时候比谁都跑得快!现在跟老子摆困难?兴华出的这价码,老子看了都眼红!够你换装大半个团了!你磨磨唧唧的,是不是又想坐地起价?”
丁伟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老李,你看你,急什么嘛!买卖不成仁义在。兴华老弟是实在人,我丁伟也是实在人。实在是……唉,困难啊。这样,兴华老弟,你要是能再加点,比如……再多五十支步枪,三挺轻机枪,我再想想办法,从各营连给你挤一挤,凑点好兵……”
宋兴华还没说话,李云龙就炸了:“放屁!丁伟,你他娘的这是敲竹杠!兴华,我们走!老子还不信了,有这好家伙,还换不来兵?我去找程瞎子,找孔二愣子,他们肯定抢着要!”
宋兴华赶紧拉住作势欲走的李云龙,对丁伟苦笑道:“丁团长,您这可真是难为我了。这样,我再追加一百支步枪,两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这真是我的底线了!这些装备,好多都是我们战士用命从鬼子手里抢来的,您多体谅。”他顺势把从三个据点缴获的那部分日械清空的想法说了出来,“其中一部分步枪和轻机枪,还是刚从小鬼子手里缴获的,热乎着呢!”
丁伟眼睛一亮,尤其是听到还有一挺重机枪,心里其实已经乐开了花,但脸上还是那副为难的样子:“唉……罢了罢了!看在老李的面子上,也看在你兴华老弟打鬼子不含糊的份上!这个亏,我丁伟吃了!就按你说的,再加一百支步枪,两挺轻机枪,一挺重机枪!我给你220个兵,其中20个是经验丰富的老兵、班长!怎么样?老子这回可是大出血了!”
李云龙在一旁嗤之以鼻:“呸!得了便宜还卖乖!220就220!赶紧点人交接装备!老子还得赶回去呢!”
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和李云龙的“胡搅蛮缠”下,协议总算达成。宋兴华用总计步枪400支、轻机枪32挺、重机枪7挺,以及其他原定火炮、冲锋枪、弹药,从丁伟的28团换来了220名战士,其中包含20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双方皆大欢喜。丁伟看着到手的大量装备,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宋兴华则得到了一批急需的、稍加训练就能形成战斗力的兵员。
接下来几天,宋兴华又如法炮制,依次拜访了平汉抗战游击纵队和冀西游击队。有了和丁伟谈判的经验,加上他给出的条件确实优厚(步枪300支,轻机枪30挺,重机枪6挺,4门Grw 81mm迫击炮,2门百禄式47mm战防炮,30支SI-35冲锋枪,子弹10万发,炮弹1200发,20支掷弹筒+800发榴弹),这两支地方部队的负责人更是难以拒绝。经过一番相对简单的协商,分别换来了197人和160人。
至此,新二团通过装备交换,共计新增兵员577人!宋兴华立即组建了坦克2连、坦克3连,连长均由冯瑞年兼任;警卫连从110人,扩编到216人,辖4个步兵排;剩下151人,31人编入总政科,120人编入后勤保障连。
兵员初步解决,但宋兴华的目标更大。他把总政科科长孙正叫到团部。
“孙科长,这次我们换来了不少兄弟部队的战士,但还不够!我们下一步要有大动作,需要更多的兵!你们总政科,除了要继续做好俘虏转化工作,还必须加大力度,在辽县及周边地区,争取在7~10天内,再招收400到500名新兵!”
孙正一听,面露难色:“团长,7~10天……四五百人……这时间太紧了吧?咱们这地方,穷乡僻壤,人口本来就不多,而且各家各户壮劳力都是顶梁柱……”
宋兴华打断他:“我知道有困难!但没办法,鬼子不给我们时间!要打开思路,创新方法!我建议,你们总政科立刻成立一个专门的宣传队或者宣传小组!不要光是贴标语、喊口号。组织一些能说会道、有点文艺细胞的战士,编一些快板书、活报剧、小话剧!内容就是揭露鬼子的残暴,宣传我们八路军的政策和胜利,比如我们刚刚端掉了三个据点!要让老百姓知道,打鬼子不是哪一家的事,是全民族的事!参加八路军,保家卫国,最光荣!还有别光在辽县呆着,榆社、武乡都可以去!后勤的卡车,团里的粮食、布匹,都可以作为支持,你们需要什么,打报告,我优先批!”
孙正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团长这个思路确实新颖!用表演的形式,生动直观,老百姓肯定爱看,也更容易接受宣传! “是!团长!我明白了!我们马上就去办!保证完成任务!”孙正敬了个礼,兴冲冲地跑了出去,立刻召集人手,开始筹划宣传队的事情。
很快,小柳乡及附近的村庄,就开始出现了八路军宣传队活跃的身影,锣鼓声、说唱声和群众的掌声、笑声不时响起,招兵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处理完招兵的事,宋兴华又想起一件更重要的事。他记得从新疆学习归来的飞行员和机械师队伍,已经在路上了,再有十天应该就到了。刘师长、邓政委已经同意,这批人才一到,就全部划拨给新二团——因为宋兴华夸下海口,说他能“弄到飞机”!
飞机不是问题,系统商城里的战斗机、轰炸机虽然昂贵,但以他现在的军功值,兑换几架初级教练机或轻型飞机先建立起航空队的架子还是可行的。问题是,飞机需要机场和隐蔽的停机坪。放在露天,简直是给日军航空兵当靶子。
宋兴华构思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太行山的山体,挖掘修建一个隐蔽的山体机场和机库!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空袭。
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扶桑反抗军的小队长,原日军工兵少尉小林恭一。
当小林恭一被叫到团部,听到这个任务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修建机场?这可是极其重要和机密的任务!团长竟然把它交给了自己这个曾经的日军士兵?
“小林同志,”宋兴华看着他的眼睛,语气严肃而信任,“你的工兵专业技能,对我们非常重要。我相信你对反法西斯事业的忠诚。我要求你,带领你的工兵小队,立刻开始在辽县周边勘察地形,寻找合适的、足够坚固的山体,评估开挖山洞、修建隐蔽机场和停机坪的可行性。我会给你配两辆卡车,还有一个步兵班保护你的安全。有什么需要,直接向后勤保障连提。时间紧迫,越快越好!”
小林恭一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他猛地挺直身体,一个标准的日式鞠躬,随即觉得不妥,又努力改成不太熟练的八路军军礼:“嗨……不!是!团长阁下!感谢您的信任!属下……不,我!小林恭一,以生命担保,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绝不辜负您的期望!为了彻底打倒日本军国主义,为了中日人民的真正和平,万死不辞!”
走出团部,坐在颠簸的卡车上,看着窗外连绵的太行群山,小林恭一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被俘时的绝望,到被八路军人道主义精神感化,再到加入反战组织,如今被委以如此重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尊重。这与在日本军队里等级森严、动辄得咎的氛围截然不同。他紧紧握住了拳头,内心充满了感激和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找到最合适的地方,为八路军的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彻底与那个罪恶的帝国决裂!他仔细研究着地图,指挥着卡车向着可能存在合适山体的方向驶去,一个班的八路军战士警惕地护卫在周围。
宋兴华站在团部门口,看着小林恭一的车队远去,又回头看了看正在热火朝天进行整训和准备的新兵们,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