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一连,试射完毕!” “炮二连,准备就绪!” “炮三连,诸元装定!”
短暂的沉寂后,一门75mm山炮率先开火试射。炮弹落在据点外围,爆炸声惊动了据点里的日伪军,探照灯慌乱地扫射,警报凄厉地响起。
“修正诸元-向左005,加远050!全营!三发急速射!放!”周大龙根据试射结果,迅速下达了最终指令。
下一刻,地狱之门打开了!
师直属炮营三个连,超过二十六大小口径的火炮,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75mm山炮的尖锐呼啸,105mm山炮的沉闷轰鸣,以及120mm榴弹炮那令人心悸的沉重吼声,交织成一曲毁灭的交响乐!炮弹如同暴雨般倾泻在东阳关据点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轮齐射就取得了辉煌战果!一发105mm炮弹精准地命中了日军指挥所的二层小楼,整个屋顶被掀飞,火光冲天!紧接着,又一发炮弹幸运地钻进了弹药库的通风口,引发了惊天动地的大殉爆!囤积的弹药接二连三地爆炸,形成的火球照亮了半边天,巨大的冲击波将附近的工事和房屋像玩具一样掀翻、撕碎!
日军的防御体系在开战之初就遭到了致命重创。通讯中断,指挥失灵,弹药匮乏,士兵如同无头苍蝇般乱窜,士气瞬间崩溃。
炮击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将整个东阳关据点犁了一遍。坚固的炮楼被炸成废墟,碉堡被掀翻,壕沟被填平。日伪军死伤惨重。
炮声渐渐停歇,战场上弥漫着浓重的硝烟和血腥味,燃烧的废墟噼啪作响。
赵勇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已成炼狱的据点,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再次下令:“发射照明弹!各炮注意,集火点名!所有还能看出形状的工事,给我一个一个敲掉!优先打击疑似有抵抗的区域!”
更多的照明弹升空,将残破的据点照得一片惨白。炮兵观察员迅速识别出几个仍有活动迹象或被炮火遗漏的坚固掩体。
“目标,东南角疑似机枪堡!炮一连一号炮、三号炮;炮二连五号炮……集火!”周大龙冷静地传达着指令。
数门火炮同时调整,炮口喷出火焰。几秒钟后,那个残存的机枪堡被至少三发炮弹同时命中,彻底化为齑粉。
同样的场景在不同位置上演。任何可能藏匿敌人的地方,都遭到了多门火炮的精准集火打击。这种奢侈而高效的战术,得益于充足的火炮和炮弹,以及炮兵们精湛的技术。残存的日伪军绝望地发现,他们没有任何安全的地方。
直到确认所有明显的防御工事都被彻底摧毁,赵勇才下达了总攻命令:“步兵二连、三连!冲锋!肃清残敌!注意安全!”
“冲啊!”战士们从四面八方发起了攻击。进展非常顺利,大部分区域已无抵抗。
然而,在据点西北角一处半塌的、原本是仓库的巨大废墟下,一个隐蔽的地下掩体侥幸躲过了猛烈的炮击。里面蜷缩着二十多个惊魂未定但充满绝望和凶性的日伪军(其中日军约十人,伪军十余人)。他们听着外面战友的惨叫声和八路军的冲锋号,知道逃生无望,反而激起了拼死一搏的兽性。
当步兵二连的一个班搜索到这片区域时,掩体出口处的废墟突然被推开,密集的子弹从中射出!冲在最前面的两名八路军战士猝不及防,顿时倒在血泊中牺牲!后续战士迅速卧倒,寻找掩护。
“有残敌!隐蔽!”班长声嘶力竭地大喊,同时举枪还击。
战斗瞬间变得激烈而残酷。残敌占据着隐蔽的地下出口,火力虽不密集,但打得异常顽强精准。八路军战士们被压制在废墟间,难以靠近。
三连连长林桓和二连连长孙同迅速赶到现场,指挥部队将这片区域团团围住。 “手榴弹!扔过去!”孙同大喊。
几颗手榴弹扔进掩体出口附近,爆炸声响起,里面的射击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响了起来,甚至更加疯狂。
“不行!入口太窄,里面结构不明,强攻伤亡太大!”林桓观察后说道,“用炸药包炸塌出口!”
一名战士冒着弹雨,匍匐前进试图安放炸药包,却被子弹击中肩膀,负伤退回。
战斗陷入了短暂的僵持。每拖延一分钟,伤亡的风险就增加一分。
这时,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发现了掩体侧上方有一个被炸开的裂缝,似乎是通风口。他悄悄爬上去,掏出一颗手榴弹,拉了弦,默数两秒后塞了进去!
“轰!”一声闷响从地下传来,伴随着惨叫和惊呼。里面的火力顿时混乱起来。
“好机会!同志们!打!”孙同和林桓几乎同时下令。
战士们趁机发起冲击,子弹、手榴弹向掩体入口倾泻。几名战士迅猛冲近,对着里面疯狂扫射。
最后的战斗短暂而血腥。残敌在做最后的绝望反扑,子弹在狭小空间内横飞。又陆续有几名战士在冲锋和近战搏斗中负伤。
最终,所有残敌被彻底消灭。战士们冲进地下掩体,里面只剩下死尸和浓重的血腥味。
清点伤亡,这场最后的清剿战斗,八路军付出了2人牺牲、7人负伤的代价。看着战友的遗体,胜利的喜悦蒙上了一层悲壮。战士们默默收敛同伴的遗体,眼神更加坚定。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即使拥有压倒性优势,死亡依然如影随形。
段村据点,夜色正浓。
李大同正在指挥战士们清理战场,统计缴获。初步清点,击毙日军23人,伪军若干,缴获步枪一百多支,轻机枪三四挺,重机枪一挺(已被炸坏),还有一些粮食和弹药。
“报告连长!发现一个偏僻的小仓库,里面……里面有好几辆卡车!还有好多没开封的箱子!”一名战士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脸上满是震惊和兴奋。
李大同一愣,立刻带人赶去。只见在一个不起眼的、半塌的院落角落里,确实有一个较为完好的小仓库,门被撬开(其实是宋兴华空间投放时故意留下的痕迹),里面整整齐齐地停着六辆崭新吉斯卡车!车厢里和仓库空地上,堆满了木箱,上面印着日文、德文等各种标记。
“打开看看!”李大同的声音有些颤抖。
箱子被撬开——锃亮的三八大盖、乌黑的毛瑟98K、崭新的歪把子、捷克式轻机枪、厚重的九二式、民二四式重机枪、结构精巧的Grw 81mm迫击炮、看起来就威力不俗的百禄式47mm战防炮、造型奇特的SI-35冲锋枪……还有一箱箱的子弹、炮弹、掷弹筒榴弹!全都是未开封的新货!
“天哪!这……这是怎么回事?”李大同和周围的战士们都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从未在一次战斗中缴获过如此之多、如此之精良的装备!
“快!上报团长!我们……我们发大财了!”李大同狂喜道,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战士们也欢呼起来,抚摸着崭新的武器,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这些装备足以武装一个精锐营还有富余!
很快,蟠龙镇和东阳关的初步战报也传来,两地共计缴获步枪三百多支,轻机枪七八挺,重机枪两挺,粮食等物资十余吨,战果颇丰。但都无法与段村这“意外”的巨大收获相比。
只有宋兴华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在部队出发后,他通过系统商城,消耗了大量军功值:
步枪900支,军功值-9000点计算。
轻机枪90挺,军功值-4500点。
重机枪18挺, 军功值-2700点。
12门Grw 81mm迫击炮,军功值-2400点。
6门百禄式47mm战防炮,军功值-4800点。
90支SI-35冲锋枪,军功值-1800点。
子弹30万发,军功值-4500点。
炮弹3600发,军功值-3600点。
60支掷弹筒+2400发榴弹,总计-840点。
吉斯卡车6辆,军功值-7200点。
总计消耗军功值点。
他利用空间投放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些装备连同卡车,一次性放置在了段村那个早已侦察好的、相对完好的偏僻小仓库里。这一切,除了他,无人知晓。
战斗彻底结束,捷报传来。宋兴华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如同天籁般不断响起,最终汇聚成一个庞大的数字:
【叮!击杀普通日军士兵67名,获得军功值670点。】
【叮!击杀日军军曹\/分队长(班长)6名,获得军功值300点。】
【叮!击杀日军少尉\/小队长(排长)3名,获得军功值750点。】
【叮!击杀日军中尉\/中队长(连长)1名,获得军功值1250点。】
【叮!取得连级(中队)战斗胜利一次、迫击战斗胜利两次,获得军功值点。】
【叮!缴获物资可供给约1500人,额外获得军功值点。】
【叮!总计获得军功值:670+300+750+1250++= 点。】
加上之前剩余的点,减去兑换消耗的点,他当前的军功值变成了: 点!
虽然消耗巨大,但此次战斗胜利获得的收益填补了大部分消耗,更重要的是,这批“缴获”的装备可以光明正大地拿出来,跟其他部队“化缘”,并且为下一步的“扩军”做好准备。
看着系统面板上跳动增长的军功值,以及地图上代表三个据点的红色标记已然消失,宋兴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仗,打得漂亮,彻底发挥新二团的火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