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太太听着孩子们的叙述,高兴的连连拍手。
“活该,真是活该,这些人坏事做尽就应该有这样的下场。”
“你们这是为民除害,替百姓做了件大好事,看看,老天爷都在帮你们。”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意外发生,他们已经惹得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老大媳妇,娘这就去做饭,你带着孩子在家里吃完饭再回去。”刘老太太说着起身就要往外走。
秦凰忙叫住刘老太太,“娘,不用忙活了,我们不在这吃,我已经让五十二通知丁香多做些饭食了。”
他们一家五口人呢,都在这吃,老宅要多做很多的饭食,这实在是太麻烦了。
秦凰就着这个话头,带着孩子离开了老宅。
刘老太太和李氏一直把几口人送到院外,才回去做饭。
刚出院,一群孩子就把三娃他们围在了中间。
孩子们刚从学堂出来,就有人向他们说,三娃他们从镇上的书院回来了。
这群孩子就迫不及待的跑来了老宅。
小伙伴们欢呼着和三娃四娃拥抱在一起,小丫头们也和二丫小汤圆抱在一起。
秦凰看着兴奋的孩子们,笑着摇了摇头,独自向自家走去。
“三娃四娃,你们可回来了,我们都想死你俩了。”
三娃四娃,看着还和他们像以前一样亲近的小伙伴,心中欢喜,“你们等着,我们还从镇上给你们带回了礼物。”
“大家要不要现在就去我家拿礼物,这可都是我和大哥两人精心挑选的。”
小伙伴们一起欢呼起来,“谢谢三娃四娃,我们现在就想看到礼物。”
“那还等什么,咱们一起去刘婶婶家里拿礼物。”刘学文带头喊道。
二狗也在一旁催促,“对对,咱们现在就去拿礼物。”
“我好想知道三娃四娃给咱们带了什么礼物回来。”
一群小子呼啦啦的向秦凰家跑去。
小丫头这边也说着礼物的事,看到男孩子们都跑走了,几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向秦凰家走去。
秦凰可没时间看孩子们怎么分礼物,她回到家就开始到处查看,几天没回来,知道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也还是想到处看看,看了才觉得安心。
王春花,丁香,小梅,桂嬷嬷,加上喜公公几人都围着她身前身后的转着。
王春花笑着和她说道,“大小姐,村里已经有人开始掰青玉米煮着吃了,听说大小姐回来了,我们刚刚也掰了十多个玉米棒子回来,已经在锅里煮上了。”
“时间过得这么快吗?地里的玉米都能吃了,这太好了,一会大家都尝尝。”
“只有亲自品尝了你们才知道这嫩玉米煮着吃有多香。”
村里种的玉米和后世的粘玉米是没法比的,粘玉米软糯香甜,普通玉米只有一些香甜味没有那种软糯的口感。
可惜自己没有粘玉米的种子,要是有倒可以在小菜园里种一些吃。
饭菜上桌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把他们的小伙伴都送走了。
刚煮好的玉米拿着都烫手。秦凰让丁香找了几根筷子,插在玉米棒子里,孩子们拿着插上竹筷的玉米棒抱着啃。
“娘,这玉米香香甜甜的……嗯!太好吃了。”二丫嘴里嚼着玉米粒,口齿不清的说道。
三娃也在一旁补充道,“就是玉米粒外面的皮,有时候会塞牙。”
四娃边啃玉米边说,“真香,好香,要是天天都能吃到煮玉米就好了。”
二丫说到,“你想什么美事呢,这玉米现在还没成熟呢,天天吃那得多少,到秋天的时候是要少打粮食的。”
小汤圆听了他们的对话,看着几人笑了笑,待会没有外人的时候,她就告诉二丫他们,昨天她已经在空间里种了十来垄的粘玉米,过一段时间他们就可以吃到香甜软糯的粘玉米了。
这可是她用空间里的粮食和小统子换的粘玉米种子,不然她可没有这样的特殊种子。
一家人吃过饭后,几个孩子又跑出去和他们的小伙伴玩了。
秦凰则是在桂嬷嬷和喜公公的陪同下,一起去了庄稼地。
去往田地的路上,秦凰遇到了好些的村民。
村民们都笑盈盈的和她打着招呼,大家第一件事就是向她禀报,尝到了玉米是啥味!
“三娃娘,我们家可是托了你的福,尝到了这么香的美味,可惜我家那口子舍不得多掰,一人就吃了一穗。”
“三娃娘,你不知道,家里的小崽子吃了玉米粒以为玉米棒也能吃呢?”
“啊呜咬一口,差点没把牙崩掉。”
“哈哈哈!”
妇人的话逗得周围的几人都哈哈大笑。
秦凰也笑了起来。
“嫂子,这玉米嫩的时候煮着特别香,成熟了磨成玉米面掺一些面粉在里面,贴出来的饼子喷香,宣软。”
“还有玉米面那种独特的香味,比咱们的糙面窝头好吃多了,没有那么硬。”
“磨面时的碎玉米,还可以煮粥喝,就是要熬的时间长一些。”
围过来的村民们听了秦凰的话,都瞪着兴奋的眼睛,期待着秋收赶快到来,他们好尝尝秦凰说的这几种吃食。
“三娃娘,你这是要去田里看玉米棒子吗?去我家地里看看吧,我家的玉米棒子可大了。”
“刘五媳妇,你可拉倒吧,我家的玉米棒子比你家的大,不信咱们就去地里看看。”
“看就看看谁怕谁,我家的地也上了肥料的,龙沟里的杂草也被我家那口子用镰刀都割走了。”
两个女人互相不服,都觉得自己家里的玉米棒子大。
秦凰还真怕她们因为这点小事吵起来,笑着劝慰两人,和她们一起去了两家的地里,看她们两家的玉米棒子长的有多大。
一行人一路走来,身后跟着的村民越来越多,等他们到达指定地块的时候,后面已经跟了二三十个村民。
巧的是两家的地块中间只隔了两户人家,没一会儿,两个妇人就一人带了两个玉米棒子拿在手里,跑到大伙的面前对比。
两个妇人都是钻到地里,挑了自认为最大的玉米棒子掰下来的。
这一对比还真看出了区别,刘五家的玉米棒子,确实比那后来的妇人家的玉米棒子大了那么一些。
“看看看看,我家的比你家的大吧,这说明啥?这说明,玉米要多上肥料地里侍弄的也得干净,没有杂草和它抢养分玉米棒子结的就大。”
“哎哟!你们两个傻婆娘,咋把最大的玉米棒子掰下来了?败家哟,败家哟。这要是成熟了,颗粒得多饱满,做种子多好,你们两个败家娘们。”
“哈哈哈!”
田地头传来村民们愉悦欢快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