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里正和老族长加上县衙来的十人一通忙活,才把这些人全分配到麦田里开始割麦子。
秦凰家的所有麦子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一上午就全部割完了。
秦凰家一共种了五十多亩地的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二百斤。
此时,闻县令带着妻儿正坐在秦凰家院外,喝着茶水吃着点心,看着晒谷场的人给麦子脱粒。
薛婉看着给麦子脱粒的一群人,夸赞道,“秦姐姐,你救回来的这些人个个都能干,无论是干农活的还是做生意的,有一个算一个。”
“看着你家里人忙碌的身影,真是让人羡慕。”
“薛妹妹,你可别这么说,县令大人手下的那些人也个顶个的能干。”
“李五和张妈妈把咱们红糖块的生意,打理的不是越来越红火。”
两人聊了一会儿,秦凰想起刘铁生去府城的事,忙看着薛婉问道,“薛妹妹,铁生和薛鹏两人是不是这两天就要考试了?”
“秦姐姐,他们两人今天就已经开始考试了,过几天咱们就能知道他们两人考没考上秀才了。”
“秦姐姐,我娘还说呢,我弟弟要是能考上秀才,我们家一定要好好感谢铁生和你一番。”
“我弟弟是个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自从你给我接生后,他对铁生的态度就改变了,两人最后还成了好朋友,如果没有铁生,他这辈子都不一定能努力读书。”
“秦姐姐,听我爹说他们两个都能考上,你现在就想想有什么要求没,好和我爹娘提。”
秦凰听了薛婉的话一阵好笑,“有你这么坑爹的闺女吗?”
“这怎么能是坑爹呢?你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好好感谢你,不是很正常的吗?”
“秦姐姐,你快想想,有什么要求想提。”
“行了,薛妹妹,我真的什么要求都没有。”
“只要他们两个能考上秀才,下次能继续接着考,我就满足了。”
“这段时间,谢谢薛大人和薛姨母对铁生的照顾了。”
“秦姐姐,你可别这么说,铁生就是和我弟弟一起住在我家的别院里,从来也不让我母亲和爹爹为他们操心。”
“娘……娘……包!”
薛婉的儿子从闻县令的怀里挣脱,跌跌撞撞的向薛婉和秦凰这里走来。
秦凰看着像小企鹅一样,一拽一拽的闻小公子,笑着说道,“薛妹妹,他这是会喊娘了,是想让你抱了。”
“是的,秦姐姐。”
“这小子,十天前就会喊娘了,抱说的就不怎么清晰了,只会喊包。”
“李夫人家的小闺女和他一般大,可比这小子说的话多多了。”
“薛妹妹,这小家伙很是聪明,这么丁点就能喊娘喊抱了,你就知足吧!”
“男孩子说话都晚,他还不到一周就已经会喊这些了,一看就是个小机灵鬼。”
小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秦凰对他的夸赞,快到秦凰和薛婉两人跟前时,一下向秦凰扑来。
闻县令那边,和喜公公秦峥两人聊的热火朝天,根本没往闻小公子这里看。
张妈妈和两个小丫鬟可吓坏了,都伸手去捞小家伙。
这要是摔跤了,还不得心疼死夫人和县令大人呀!
三人的手还没碰到小公子的衣角,就给秦凰一把接过去了。
“来来,小宝贝,快让姨姨看看。”
小家伙本来要摔倒有些害怕的,秦凰这么一说,小家伙居然咧嘴笑了起来。
“咯咯咯!“
“一一!”
秦凰听到小家伙发出的音节,开心的对薛婉说道,“这小家伙会喊姨了。”
“还是秦姐姐面子大,这小子在家从来没发过这个音。”
秦凰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两下小家伙白嫩的小脸,“我们小宝也太聪明了,这么快又学会了一个音节。”
秦凰和薛婉逗弄了一会儿孩子,就和闻县令去一边说麦种的事儿了。
“县令大人,你可得给刘家村的村民们争取一些好处,不然你也看到了来买麦种的人那么多,他们都想高价收购,我可拦不住。”
“秦大小姐,你可别忽悠我了,你在刘家村的影响力我是知道的,你要是说一句谁也不准卖,保准没人敢往外卖。”
“县令大人,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子,我哪有这本事。”
闻县令听了秦凰的话,笑道,“我昨天上折子的时候已经和皇上提了,最好就是能给你们村免两年的赋税。”
秦凰听了闻县令的话,瞪大了眼睛,“县令大人,如果这事能成,整个刘家村的人都不会忘了你的,那可是两年的赋税呀!”
“县令大人有几成的把握?”
“八成吧!”
“今年受灾的地方少,粮食大丰收,皇上一开心估计怎么也能给免一年的。”
“麦种的价钱也能提上来几文。”
“秦大小姐,你就放心吧,我是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有县令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县令大人,你也看到了,我们村的麦子已经被好多人盯上了,这件事你也得帮我们解决呀!”
“这个你放心,这几天有县衙的人在,他们也不敢进村子里来抢,不卖给他们就是了。”
“麦子脱完粒直接拉到县衙去。”
“等秋天种地之前再发到村民的手里。”
“秦大小姐,这麦种不够啊,你还得再给我弄一些过来。”
“县令大人我已经在想办法了,无论是江南还是西北,我都让人去打听了。”
“最后能买到多少算多少。”
“那就辛苦秦大小姐了,这事你一定得上心了。”
“放心吧,县令大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可不敢马虎。”
“县令大人那些富户我是不是可以多卖一些钱?”
“我多卖钱,官府不会找我的麻烦吧!”
“放心吧,律法上没有这条,只要他们愿意买,秦大小姐尽管卖。”
“有县令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再张罗张罗看,多少也能给这些大户弄一些过来!”
“那就这么说定了,争取秋天咱们玉通镇的地里都能种上冬小麦。”
秦凰看着远眺的闻县令,感慨道,“玉通镇的百姓,有县令大人这样为他们考虑的好官,也是他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