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里正安排好来帮忙的人,转身就看到正在向他走来的秦凰。
刘里正快走几步,来到秦凰近前,“三娃娘,刚刚来的这些村民已经说了,他们村一会儿还有好些村民要来帮咱们收麦子。”
“头几天,闻县令已经去附近的这些村子通知过了,咱们村的冬小麦大丰收,今年各个村子都要向咱们村学习种植冬小麦的技术。”
“作为交换条件,他们这些人有空就要来帮咱们村把这季的麦子收了。”
“三娃娘,你该忙啥就忙啥去,村里收麦子的事,有我和老族长盯着。”
“不和你说了,我赶紧去各个地块查看一下。”
刘里正和秦凰说完,风风火火的走了。
秦凰看着不给她说话机会的刘里正,摇了摇头,驾着马车快速的向玉通镇赶去。
玉通镇,柳府。
小翠提着大大的食盒走进柳舒芸的房间。
“小姐,你要的糕点我都做好了。”
小翠说着,把手里提着的食盒放在桌子上。
“小姐,您不是刚刚吃过早饭吗?干嘛还做这么多的糕点。”
“小翠,这些糕点我是要带去柳编铺子,给李大娘他们吃的。”
“噢!对了,小翠,从今天开始,我要帮李大娘打理一段时间柳编铺子。”
“以后每天这个时辰我们都要去柳编铺子,傍晚的时候才能收工。”
“这段时间,春妮那丫头也要和我一起住在府里。”
“这段时间就要辛苦小翠,一个人照顾我们两人了。”
“小姐,你说的哪里话,你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小翠就帮你跑跑腿,每天也没做什么。”
两人说话间,柳小姐已经收拾妥当。
“好了小翠,你提上食盒,我们这就去柳编铺子。”
柳小姐带着丫鬟小翠,提着食盒来到自家花厅,和柳夫人柳老爷打了声招呼,就出了柳府向秦凰他们的柳编铺子赶去。
秦凰这边。
她刚进入玉通镇,迎面就遇上了闻县令的马车。
驾车的人是经常去她家取红糖块的李五。
李五也看到了刚进玉通镇的秦凰。
“县令大人,秦大小姐在咱们的对面,看样是刚进入镇子。”
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的闻星竹,听到李五的禀报,忙说道:
“停车停车,看看秦大小姐来镇上做什么?”
秦凰来到李五的马车前,跳下马车。
还不等秦凰开口,闻星竹已经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秦凰对着闻星竹拱手见礼,“县令大人好,我正想和县令大人说收小麦的事。”
闻星竹也跳下马车,对着秦凰摆摆手,“秦大小姐不必客气。”
“麦收的事,我已经听李五说了,你们这是怕下雨提前一天开始收麦子。”
“是的,县令大人。”
“如果帮忙的人多,明天我们村的冬小麦就能全部收完,这样后天我们就可以脱粒了。”
“这天气也不把握,万一没弄完就来一场雨那可不妙。”
“麦子淋过雨后,弄不好会出芽的。”
“我还想着,一会儿去和县令大人说这件事呢,没想到李五他们做事这么周到,已经先一步和您说了。”
“我手底下这些人做事都仔细认真,还个个勤快,秦大小姐有事知会他们一声就行。”
“有县令大人这句话,我有什么事就指使他们去做了。”
“好说好说!”
“秦大小姐这是到镇上来办事的吗?”
“是的县令大人,我到镇上看看生意,您这就要去刘家村看着麦收了。”
“我可是答应皇上了,冬小麦的产量一出来,马上给皇上递折子呢!”
“秦大小姐,你去忙吧,我赶紧到刘家村去,我还急着看这茬麦子的产量呢!”
闻县令说着就爬上了马车。
李五一看,县令大人坐好了,忙和秦凰打了声招呼,驾着马车向城门口的方向驶去。
秦凰点了点头,又向车里的闻县令挥了挥手,这才牵着自己的马车往前走。
秦凰边走边看着路边这些做生意的小商贩们,没一会就到了城南小鲨鱼他们的车马行。
“秦大小姐来了,是找我们帮主吗?”
“帮主在里面忙着,秦大小姐我给你拴马车去。”
说话的人,是小鲨鱼后吸收进来的小乞丐。
像他这样的半大孩子,车马行里有很多,这些孩子个个都很有眼色。
每次秦凰刚一过来,就有人把她的马车牵走,去给马匹喂上草料。
秦凰谢过那人继续往院里走。
“主子您来了,主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里来?”
“找你们盟主借几个人。”
“主子,您想借什么样的人才?”
“九十七,你们留下的这些人里,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吗?”
九十七听到秦凰喊出他的名号,兴奋的瞪大了眼睛。
“主子,你也太厉害了,您才见过我两面,就记住了我的名字。”
“对呀,我清楚的记得你是九十七,对吧!”
“对对,主子,我就是九十七,我的功夫在盟里排行九十七。”
“主子,你还没说需要什么样的人呢?我帮您参谋参谋怎么样?”
“好啊!”
秦凰很欣赏像九十七这样,随时随地都在给自己争取机会的人才。
“我需要五个去过江南柳州那一带的人。”
“你们车马行里有吗?这些人和你的身份是一样的。”
在秦凰说出她的需求时,九十七就已经在脑海里想着,车马行里都有哪些人是去过江南的了。
几个呼吸间,九十七就想好了都有哪些人去过柳州。
“主子,我们这批人里还真有几个去过江南的,这几人应该都去过柳州。”
“噢!这么巧,还真要谢谢九十七了。”
“主子跟我们还这么客气,这是我们应该为主子做的,我就是这些人里的其中一个。”
“主子,您知不知道二长老在柳州有个药铺,我说的这几个人曾经在那里帮他照看过铺子。”
秦凰听了九十七的话,一下笑出声来。
“哈哈,还有这么巧的事吗?”
“二长老在柳州的那个药铺已经送给了四娃。”
“那这次去柳州的事就交给你们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