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凰看着刘伯山紧皱的眉头,在心里好笑,看来这个成人班的夫子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伯山叔已经开始犯愁了,就是不知道伯山叔能不能,把这些村民调教的像小学生一样。
原来成年人学认字是这么有趣的。
刘伯山无奈的叹了口气,继续教大家认下一个“日”字。
他看着眼前的村民们,指着黑板上的字,“这是日字,我们每天见到的日头的日,也就是太阳的意思。”
大家听了他的话,又开始嘀咕。
有人小声说道,“这怎么能是日呢?太阳不是圆的吗?不是应该像饼一样吗?”
还有人在说,“这不是田字吗?都分成小格子了,咋还读日呢?”
两人的话,清晰的传到了刘伯山的耳中。
他感觉自己的头顶都在喷火。
“教你们念日,你们只管念就好了,哪那么多问题。”
刘伯山用戒尺使劲的敲了敲桌子。
“大家和我一起念,日,日字就是这么写的,大家多念两遍,确保明天再看到的时候知道念什么?”
秦凰在心中感叹!成年人到底和孩子不一样……
刘伯山说了几遍,也没有一个人和他一起读出声。
刘伯山看着眼前这群人,对着他们直瞪眼。
村民们一脸无辜,他们不好意思念,怎么办?张不开嘴巴,嘴巴不听话。
没办法,刘伯山自己又把“日”字多念了好几遍,然后开始教下一个字“田”。
他把“田”字读了五六遍,问大家记住了没有?
一个妇人看着刘伯山说道,“这个字怎么能念田呢?这不是窗吗?这和我们家的窗户长的也太像了。”
村民们听了这个妇人的话,也说道,“这还真和我们家的小窗户有点像。”
“对,我也这么认为,原来这个字念田。”
“哎呀!要是今天不在这里学习,我这辈子看到这个字,都会以为它就念窗,原来这是错的。”
刘伯山看了看里里外外的村民们,摇了摇头。
他现在分外想念他的那些小学子们,原来,他认为不听话的那些小学子,比这些村民可爱听话多了。
刘伯山深吸了几口气,拿着戒尺在黑板上敲了好几下。
“大家都别吵了,这个字就是田字,田地的田,也是姓田的田,你们在乱说话,就找其他人来教你们吧!”
刘里正听了刘伯山的话,忙站在窗边敲了两下铜锣。
“大家都别吵了,都听刘夫子的,刘夫子教你们念什么,你们就念什么,哪来那么多的废话?”
“在瞎叨叨一会儿,天都黑了,你们不想念,那就刘夫子把字写在黑板上,多给你们念几遍。”
“这个扫盲班就今年冬天办一次,以后都不办了,大家能认识多少字就认多少,村里不可能年年给大家办这样的识字班。”
刘里正说完后,让刘伯山继续教大家认字。
秦凰看到刘伯山又在黑板上写了十七个常用的字。
这样,黑板上就有了二十个字。
刘伯山一遍一遍的给大家念这二十个字,边念边给字组词,把词语的意思说出来,并举例造句。
渐渐的,成人班课堂的积极性也被刘伯山调动了起来。
刘伯山告诉大家今天晚上就学这二十个字,他让大家在心里跟自己默念。
没一会儿,就有人小声的开始跟着刘伯山一起念。
就这样,从这一天开始,刘家村的扫盲班和编织班都办了起来。
时不时有外村人来刘家村打探消息,刘家村也热闹了起来,
刘家村的村民们,每天忙着学编织和识字,日子过的忙碌又充实。
而村口的李大娘,这时候也终于如愿的,给李守田定了一个十六岁的姑娘。
李守田定亲这事儿,秦凰还是听隔壁二狗娘说的。
听说这家的姑娘,家里地里一把好手,一般人家这姑娘都看不上。
二狗娘眉飞色舞的和秦凰比划着。
“那姑娘是我娘家那个村的,浓眉大眼又白净,本来还在犹豫,听说咱村又教识字,又教柳编的,这亲事一谈就成了。”
“三娃娘,你不知道,如今咱村在周边的十里八乡都已经出名了,今年冬天,咱村的姑娘小伙定亲的也比往年多。”
“就这几天我听说的就有三家都定了亲,大家都说这是你的功劳。”
“今年你让大家的腰包都鼓了起来,娶媳妇嫁闺女的也都硬气了一点。”
“这几天天气好,有好几家还张罗着修房子呢,他们怕冬天雪大,房子漏风,往年手里没有余钱,谁家敢大张旗鼓的修房子呀?”
“今年他们先帮你家盖房子赚了一笔,这段时间又给你家开荒,婆娘又采乌桕籽,一家两口子还真赚了不少的零花钱。”
“这天儿一天比一天冷了,也就这几天还能修修房子,过几天就修不上了。”
又过了几天,二狗娘又跑来和秦凰八卦。
李守田成亲的日子定在了腊月初六,李大娘家现在已经开始打家具了。
秦凰听着二狗娘说的话,也为李大娘高兴,这李大娘,早就盼着抱孙子了,这回应该是快能抱上了。
李守田有手艺,说媳妇比一般人家都痛快,听说是这小子太挑剔了,才拖到了现在这个岁数。
头两天李大娘还给自己送来一两银子的分红。
李大娘给她送钱,秦凰才想起来,她给李守田画了几张图纸,这一两银子就是那几张图纸的成品分红。
秦凰收下了李大娘给她的一两银子,没两天,又让燕江给李守田送去了两张新画的图纸。
李大娘和李守田看到图纸后,对着燕江连连道谢。
燕江回来没一会儿,李大娘就捡了二十多个鸡蛋给秦凰送来了。
李大娘怕秦凰不收她的鸡蛋,放下篮子掉头就走。
魏书娴看着李大娘的背影,一阵感慨,“刘家村的村民都挺朴实的,也都知道感恩,你也没白对他们好一回。”
母女俩说话间,和秦峥一起回京城的暗卫牵着马进了院。
秦峥给娘亲和姐姐捎来一封信,信中说他还要在京城查一些事情,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陪娘亲和姐姐。
墨家写给皇帝的信,他已经亲手交给了江太傅,后面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信中说了外祖父,外祖母,祖父,祖母,他们的身体都很好,让娘亲不要惦记。
两个嫂嫂和两个侄儿也都很好,就是大家都很惦记魏书娴和秦凰两人。
京城的亲戚们都盼着母女两人快些回去。
秦凰想着再等一段时间,娘亲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她就先去西北看看爹爹和两个哥哥。
等从西北回来后,她再带着娘亲回京城。
娘亲这些年很少陪在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身边,这次回京城,她打算让娘亲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
不过,她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和娘亲说,等到去西北的时候,她再和娘亲说也不晚,也能给娘亲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