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凰回到家的时候,大嘴果然还在院子的门口等着她回来。
秦凰对着大嘴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回来了,她又对着大嘴说了声,“我没事,你赶快回去睡觉吧!”
大嘴看到老大回来,确认老大没事,这才安心的回屋睡觉去了。
第二日一早,孩子们习惯性地去后院的练武场跟着苗神医习武,大嘴也跟着几个小家伙们去看热闹,顺便跟着比划两下子过过瘾。
看着练武场上积极训练的孩子们,大嘴羡慕不已,要是他也能有这样的机会他一定要好好的练习。
等到大家都不是很忙了,让老大也教他们一些快、准、狠的防身本领,大嘴这样想着。
李大郎和王春花正在做豆腐,李小梅在一旁给爹和娘打下手。
小梅想着,自从她们一家来到刘婶婶这里,丁香姐就把这做豆腐的活交给自己家做了,她一定要努力把干豆腐,豆腐干做好,她也要像丁香姐一样能干,这样才不辜负刘婶子对她们一家的帮助。
现在丁香姐和晨曦姐两人主要负责家里人的一日三餐与打扫院子的活计,有时兼顾家里的迎来送往。
丁香姐和晨曦姐虽然年龄不大,可也能把夫人的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秦凰和孩子们从后院回来的时候,丁香和晨曦两人已经把早饭端上了桌。
今天的早饭有新鲜出炉的香浓豆浆、猪肉葱花的小笼包、水煮蛋每人一个、还有刚出锅的油条和豆腐花。
丁香还拌了两样可口的小咸菜给大家吃。
一家人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各忙各的活计。
小孩子们的任务就是去学堂读书,原来家里只有四小只和虎头一起去上学,现在他们的队伍里又多了小丫,李小豆和妞妞。
妞妞以前是去过学堂的,这次也是姐姐坚持让她去学堂读书识字,她才答应姐姐和大家一起去学堂的,对于这次去学堂,妞妞也不觉得新奇,她不喜欢读书。
倒是李小豆对去学堂读书既兴奋又紧张,他终于可以去读书了,学堂是自己以前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今天,他的梦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
小丫则是很珍惜能去学堂读书的机会,她在心里暗暗发誓,她一定要努力学好夫子教给她的东西,她要读书识字,还要学会算账,以后就可以跟在仙女姐姐的身边给仙女姐姐帮忙。
小丫的脸上满是期待和向往,与李小豆的表现完全不同。
三娃几个小子一直在和李小豆说着学堂里的夫子和同窗,慢慢的李小豆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最后小丫和李小豆在李大郎一家人的期盼下,和三娃他们一起向村里的学堂走去。
李大郎和王春花夫妻俩把夫人对他们一家的恩情默默地记在心里,他们要用行动去回报夫人。
送走家里上学的孩子们,李大郎和秦凰两人赶紧去村口接姚家沟来犁地的村民们。
大嘴和小阳则是一人驾着一辆马车去老宅帮忙,帮着李氏他们往镇上搬家。
秦凰和李大郎到达村口的时候,远远就看到有一行人牵着耕牛向这边走来,其中一头牛还拉着车,牛车上放着犁地用的工具。
几人来到秦凰和李大郎近前的时候,李大郎忙迎上去和大家打过招呼,李大郎和几人打过招呼后,赶忙把秦凰介绍给这些来干活的人。
李大郎明确地告诉大家这就是租他们耕牛干活的东家:秦夫人。
大家和秦凰见完礼后,秦凰就带着李大郎和这些人向自己家的田里走去。
姚家沟来的七人,看到刘家村田地里忙活的一众村民们,全都震惊不已。
他们齐齐转头看向李大郎,姚富贵问道,“大郎,你们村这是干啥呢?咋比春耕的时候还忙呢?”
另一人也询问道:“是啊!大郎,这刚收完秋也不用这么急着犁地吧?”
李大郎想着冬小麦的事,用不了多久整个玉通镇都会知道,也没瞒着几人。
李大郎边走边说,“我们村的人准备过几天再种一茬小麦。”
姚家沟的几个汉子惊讶地喊出声来,“啥?你们现在要种小麦,你们村的人都疯了吧!大秋天的你们咋还想着种地呢?”
“就是,大郎,咱们收点粮食不容易,可不能这么糟蹋种子。”
李大郎赶紧制止几人,他怕几人说出触怒秦凰的话。
“哥几个放心吧!我们村种的是冬小麦,种子都是耐寒抗冻的,没事。”
几人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算了,人家爱种就种呗!关他们啥事。
刘家村的这群疯子要不种地,他们上哪找来这么好的活计。
几人嘴上不说,可各个都在心里疯狂吐槽刘家村的人都有病,而且,病的还不轻。
李大郎看着几个汉子脸上一会纠结一会儿开心的表情,知道这几人也和当初他们听说夫人要种冬小麦时的心情是一样的。
他等着明年冬小麦的大丰收,到那时这些笑话他们的人,就会羡慕死他们这些跟着夫人一起种冬小麦的人家。
今天早上夫人把他和媳妇叫过去,借给他们夫妻俩六两银子,又从夫人自己新买下来的五十亩地里匀出来两亩地卖给了他们一家。
夫人还说了,等他们一家拿到工钱后就可以开火另起炉灶自己做饭吃。
当时他和媳妇感动的都说不出话来,媳妇直接哭出了声。
想到这些,李大郎偷偷瞄了一眼前方夫人苗条纤细的背影,心里装满了敬佩与感激。
秦凰带着身后心思各异的几人,没一会儿就到了新买的地块。
她们到的时候,王春花和小梅一人提着一壶水放到了地头上。水壶的旁边还放着几个竹杯子。
苗神医也提着两桶水放在了一边。
秦凰正在好奇,师父干嘛还弄了两个大水桶装水的时候,她的身后就传来姚家沟几个汉子的惊喜声。
“大郎,前面那两大桶水是给俺们的耕牛准备的吗?”
李大郎对着几人点了点头,“是的,这就是给耕牛准备的,这耕牛吃饱喝足了才有劲犁地不是。”
几人说话间,秦凰就看到已经有两头耕牛去喝大水桶里的水了。
一刻钟后,姚家沟来的几人已经把带来的犁给耕牛套上,动作迅速地赶着耕牛开始犁地。
秦凰在这里看了一会儿,留下李大郎在这里盯着,她则是放心的向老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