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白你小子,还需要我去分析小艾的表情?
你小子的哪项本事不是我教的?
最主要的是你的性格是啥样,我还能不知道?
要是你在祁小子身上找到了存在感,没进家门我都能看见你翘起的尾巴。
今天进家门这么老实,不是吃瘪了,是什么?”
钟阳一听,装模作样的拱了拱手。
“哈哈,爷爷你牛,我甘拜下风,不愧是在抵抗白皮猪的战场上,带着小队专门袭击白皮猪屁股的老将!
这敏锐的判断力,孙儿佩服的五体投地。”
“滚滚滚,老子教了你那么多还输了,丢了我老头子的脸。
还好祁小子是一家人,要是你把脸丢在了外面,你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说完之后,老爷子就不再去看钟阳。
而是看向了祁同伟和钟小艾。
“来,祁小子和我杀一盘,宝贝孙女给我们续茶。”
钟阳见了,就要去拉板凳。
结果被老爷子直接瞪了一眼。
“好好站着,败者哪里有资格同席而坐。”
钟阳一听,却是死皮赖脸的拉了一把椅子舒舒服服的坐下。
“爷爷呀,你是不知道我老弟就是一个变态,就算是爷爷你年轻几十岁,也不是我老弟的对手。”
“滚蛋,别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既然坐下了,就滚过来给我们续茶,小艾在旁边歇着。”
钟阳听后,不由露出了苦瓜脸。
“诶,这个家真是没法呆了,以前我被穷养,老妹被富养。
现在同伟老弟拱了我们家最珍贵的白菜,再次抢走了我仅有的地位,这日子没法过了。”
钟龚听了,直接一脚踹在了钟阳小腿上。
“要干就干,不干滚蛋,少一个人,还少洗一副碗筷。”
钟阳听了,直接能屈能伸的端起了茶壶。
“几位爷,小的给你们倒茶了。”
气氛依然是那般和谐,钟小艾也并未追问自己哥输的细节,而是盯向了桌上的棋盘。
第一盘,没有意外,祁同伟输了。
第二盘,没有意外,祁同伟赢了。
第三盘,没有意外,两人和局了。
老爷子见了,非常高兴。
称终于找到了一个和自己杀得有来有回的了。
一旁的钟阳见了,不由给了自家爷爷一个白眼。
“爷爷,你说这话也不臊得慌,整个大院,谁不知道你在战场是是一把好手,可就是个臭棋篓子。
也就是退休了,拿着个棋盘装一下斯文人。
我虽然不下棋,但也知道同伟老弟藏拙了,要不就爷爷你的水平能赢才怪?”
老爷子听后也不恼,而是踢了钟阳一脚。
“你懂个屁,这叫棋逢对手,你不是问问祁小子他让我没有?我让祁小子让了么?”
钟阳听后,非常识趣的笑了笑。
“嗯,爷爷说什么就是什么,爷爷和同伟老弟简直就是卧龙凤雏,棋逢对手。”
几人听后,都不由微微一笑。
就在这时,得了老爷子指令,下班按时回家的钟小艾爸妈这时把菜端到了桌子上。
钟小艾的妈妈常薇慧道:“都来吃饭了,边吃边聊。”
端上了饭碗,因为在一起已经吃过一次饭,今天显得更加和谐。
钟阳见了问道:“老弟、老妹,你们明天有什么安排?有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钟小艾见了,眼里满是敌意。
“哥,同伟可就一天假了,你可别耽误我时间。”
钟阳听了,抬头看向了祁同伟。
“老弟,规矩要早点立,我老妹可是娇生惯养,你别一开始惯着她,否则我怕你受不了。”
此话一出,钟阳看桌上所有人除了祁同伟之外全都瞪向了自己。
祁同伟见了,倒是不客气道:“大哥,京都我不太熟悉,还真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钟阳见了,连拍着自己的胸脯。
“啊,老弟有事尽管说,在京都这一亩三分地上,谁还不知道我钟阳,只要不违法,我给你办得妥妥的。”
这话一出,钟龚直接抬头看向了钟阳。
“嘿,小子,你能耐了呀?有本事别提钟家,你就是个屁!”
“是,是,小子能这么嘚瑟,全仰仗爷爷的虎威,但爷爷可别打岔,我这个当大哥的帮自己老弟义不容辞。”
祁同伟一听,就直接道:“大哥,我准备在京都买下一些四合院,能够挨着的更好,有多少愿意卖的,我都愿意接手。”
钟阳一听,有些震惊。
“老弟,四合院可不便宜,便宜的几十万,贵的上百万。
想卖的也不少,特别是很多人对国内的经济没有信心,想要下海经商的,想脱手就是没人愿意买,也没钱买。”
祁同伟一听点了点头。
“大哥,我确定,只要愿意卖的开价,我都照单全收。
小艾可以给我办手续,钱我都交给小艾,不用省钱。”
说着,祁同伟从兜里拿出了一张卡给钟小艾。
钟小艾接过后就放进了自己包里。
钟阳不可置信道:“老弟,真有多少人卖,你都要?不说上百套,几十套我三天内一定给你找到,你有这么多钱?”
祁同伟听后也不瞒着。
“大哥放心给我找,我给小艾卡里的钱现在具体多少我没关注,但小一亿元是有的。”
此话一出,桌上的几人不由一愣。
本来坐着一根矮板凳的钟阳直接磕在了桌子上,差点当场见血。
但反应过来,钟阳看向钟小艾表现得有些夸张。
“啊,老妹呀,你说你的命怎么这么好呀,从小富养,长大了又找了个暴发户,我这个当哥哥的什么时候才能找个富家千金当老婆就好了。”
说完之后,钟阳又看向了祁同伟,然后再次拍了拍胸脯。
“老弟,只要你钱管够,三天内我给你办,几十套四合院都能过在你的头上。”
因为现在没有限购一说,祁同伟知道自己发财了。
而且都是下海经商愿意卖的,这些人倒过去数三代都是资本家,他也没有丝毫的负罪感。
几十套四合院,今后还需要搞什么投资?
随着经济的复苏,92年的开放政策。
京都的四合院每年都是翻倍的增长。
更不用说十几年之后,一套恐怕都得过亿。
但就在这时,钟正国却是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