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有了砂锅,院里再次消停不少。
许大茂琢磨两个月没想到调毛纺厂的好办法,主要原因还是怕贾东旭坑他。在轧钢厂已经够难受了!要是真在贾东旭眼皮底下,还不知道被坑成什么样儿。
这两个月,贾东旭两个厂来回跑!有老韩在厂里看着,加上王贤负责后勤,他的事儿少了许多。
今年原材料减少,生产指标降低!生产任务并不重,重要任务在高炉上。六月初,毛纺厂送走一批刺头去各街道烧煤!大大缓解厂里的粮食危机,生产工作步入正轨。
今天周六,下班前,轧钢厂的杨厂长直接安排小车来到毛纺厂门口!
孙独立手里拿着司机递来的烟,询问道,“找贾书记?”
“对!我第一次来你都认出来了?”司机给孙独立点上烟。
“王主任刚刚来过一趟,说有轧钢厂的车过来!”孙独立嘴里的王主任是王贤,她被任命为毛纺厂后勤副主任,主要负责两厂之间的后勤物资对接和监督工作!
毛纺厂原后勤主任被贾东旭弄走了!原因是铺张浪费,后勤物资监管不力。
毛纺厂后勤办公室,王贤拿起手边的镜子照了两下,才起身说道:“我有事儿,先走了!小琴,走前查一遍库房,别忘了上锁。”
坐在她对面的李小琴应了一声,看着王贤拎着布兜离开。
隔壁桌的大姐八卦道,“小琴,主任今天是不是有约会?我看她刚刚还照镜子呢!”
“赵姐,小心主任杀个回马枪!上次就是,都出门了,又回来一趟!”小琴吐吐舌头,又八卦道,“你没说,主任和书记到底咋回事?天天看他俩一起上班!”
“我听纺织厂的说,书记夫人和主任认了干姐妹!听说两孩子都认干妈呢!”隔壁桌上的妇女说了一句,又透过窗看向厂子门口。
只见王贤陪着贾东旭走向门外的吉普车!
“哇,你们快看,他俩上吉普车了!咱们厂的车不是这军车吧?”妇女嚷嚷声,引来几个脑袋,几人只能看到汽车尾气和一串车牌号。
“那是纺织厂的车吗?”小琴疑惑的问道。
名叫赵姐的妇女,坐下身子才对身边的青年说道,“小德子,那车你知道是哪个厂的吗?”
小德子原名周德,是名刚毕业一年的学生,他摸摸兜说道,“看着像隔壁轧钢厂的车!我听说贾副书记之前在轧钢厂上班!后来才调任纺织厂的。”
“书记到底多大?升的太快了吧!”办公室的人都觉得贾东旭年龄特别小,看着和刚毕业的小德子差不多。
小琴特意调侃道,“小德子,你不是喜欢王主任吗?你赶紧找个书记当,以后也叫王主任陪着出门办公。”
“哼,你们瞧好吧!马上我就能转正了!”小德子抬起头,一副我升的很快一样。
赵姐被小德子逗的哈哈大乐,“你转正也只是干事,我听说贾副书记再干一年肯定要转正,”她又小声说道,“听说那口子说,两个月前,工业部大领导拍着贾书记的肩膀说的,原话是:小子,好好干!明年争取转正。”
说完赵姐又起身拍拍周德的肩膀,“小德子,好好干,今年给你转正。”
“噗呲!”办公室里的人都笑出声。
……
王贤陪着贾东旭走进轧钢厂小食堂,瞧见秦淮如也坐在里面。
“呀!你咋来了?我还说给你带好吃的呢!”王贤高兴的拉住秦淮如的胳膊。
“傻柱跑我那拿酒,我跟着过来了!”秦淮如眨眨眼睛。
其实是王凤去叫的,晚上只有王贤和贾东旭,王凤怕两人酒后出问题。
贾东旭有些皱眉的看向杨厂长,“老杨,最近不太对,你现在越来越嚣张了。”
杨厂长伸手点点贾东旭道,“你小子不能说点好听的?今晚就咱俩,菜还是你大舅子放后厨的鱼,这总不违规吧?”
听了杨厂长的解释,贾东旭这才松了一口气,他走到杨厂长身边,坐下说道 :“你是不知道,毛纺厂那帮人看着老实,实际天天盯着我呢!我上吉普车,楼里至少有二十多双眼睛看着。”
“嚯,有这么夸张吗?难不成你背后还长眼睛?”杨厂长给贾东旭倒了一杯茶,打趣的问道。
“我练武这么些年,这点感知还是有的。说吧!今天又有啥大事儿叫我?”贾东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杨厂长冲桌边的王凤摆摆手,后者起身将门关上。
“我听说又要降定量了!”杨厂长语气有些沉重。
“降就降呗!王凤不是安排人存粮食了嘛。再怎么降,轧钢厂里的日子,也比别的厂好吧?”贾东旭端起茶杯看向杨厂长。
“可我们存晚了啊!才攒了一年。能攒多少?”杨厂长有些挠头。
“那没办法!轧钢厂人太多,能攒一年已经不容易了!坚持到年后应该没问题吧?这才六月,今年再攒点呗!”
“话说的轻巧,也要有啊?你大舅子村里种的菜也不能当饭吃!听说今年还闹旱灾,许多菜都没长。”
“你怎么知道的?我也没听他们说啊!”贾东旭年后一直忙厂里的事儿,都没和秦家兄弟好好聊过天。
“他们村送菜的告诉傻柱的,说这么多,你给想个法子。轧钢厂这么多人,生产任务还重。你有没有办法弄点粮食?”杨厂长期盼的看着贾东旭。
“我从哪弄去?我又不是管粮食…,你该不会想找我借吧?”贾东旭两眼怀疑的看着老杨。
老杨不好意思的笑笑,“借点也行,听说你们存了不少粮食。借点也没大影响。”
“滚蛋,我们自己都不够吃!还给你们借,我们那点粮食哪够你们厂这么多人吃?”贾东旭拿起秦淮如递来的花生,剥开吃了几颗。
“那给我们借点肉怎么样?几百斤都行!”老杨退而求其次。
“你们不至于吧?几百斤肉,给工人炖肉汤,一人分两块?”贾东旭可不信他们厂这么窘迫。
“这不是自己存的不够吗!挺过今年,明年应该好过了!”老杨觉得只是暂时的。
“那你等着吧!反正我们厂没有,你们厂也该降伙食了!半月有顿肉汤都不错了。还天天这样吃,要是明年还这样,看你怎么办!”贾东旭撇撇嘴。
别说明年,后年都不会好过!那时候才是灾年末期,按轧钢厂这么造,明年库房都得空。
杨厂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明年也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