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初,王秋为闫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为了庆祝闫家三代的诞生,闫老抠和闫解成在家里商量了许久。不知道两父子怎么商讨的,这小孩先取了一个小名——铜板。
随着铜板的到来,马娟和陈小眉也紧接着生了两小孩。
马娟生的大胖小子,陈小眉生的闺女。
在何家住了许久的马老头,在接马娟从医院回来以后,悄悄出了一趟门。回来时,手里拿了一个小木箱。
傻柱左手拿着小黄鱼,右手看着马娟,脸色臭臭的听着马老头取名字。马娟躺在床上,一脸微笑的看着两人。孩子出生前,她曾多次向贾张氏说过孩子姓名的事儿。
遇到这种情况,贾张氏也有些抓瞎,最后,她出主意让马娟不要说话。
于是在马娟的沉默中,马老头的强势下,傻柱默认了孩子姓马的事实,马老头给孩子取名叫马腾,寓意万马腾飞的意思。
对比之下,生了女孩的陈小眉在刘家日子特别难受,陈小眉坐月子期间二大妈都没管过。还是陈中语大发善心,让陈母来了半个月。
忽略肚子还没动静的许大茂媳妇。大院里三个媳妇,只有她家媳妇生女孩,二大妈每天挂在嘴边的话,只有‘败家媳妇’这四个字。
来了两个星期之后,陈母觉得二大妈天天甩脸色,终于受不了夹枪带棒的话跑回了家。
刚刚入秋,还没出月子的陈小眉头上带着毛线帽子,手里提着尿壶,一步一拐的向前院的厕所走去。
秦淮如坐在家门口,探头喊了声,“小眉,你还没出月子。咋还自己出门了?”
陈小眉的圆脸上挤出一丝笑,面带凄苦的说道,“秦姐,没事,我在家待久了,想出来走走。”
陈小眉回了一句话,低着头小碎步的向前跑去。
坐在贾家聊天的聋老太嘴里啧啧出声,她想起上午离开的陈母,脸上透着一抹怜悯。
秦淮如听到老太太的动静,回头问道,“老太太,你是看出啥来了?嘴里响个不停。”
聋老太太想说陈母跑了,又觉得自己有些搬弄是非,就改口说道,“我是觉得,同人不同命啊!”老太太感慨一声,才有指着秦淮如说道:
“你看你那年坐月子,身边有贾张氏,还有你亲妈,偶尔还有一大妈帮衬,连老太太我都会搭把手。
那段时间,贾东旭每次下班都会出门捞鱼。有时候还会带些肉和鸡蛋回来!一个月子下来,人都变了样子。养的白白嫩嫩的。”
聋老太太说完,似乎想到啥,又探头询问道,“你这肚子里是不是又怀了娃?”
秦淮如点点头,才高兴的说:“东旭说,这次可能还是双胞胎!”
在屋里一直没说话的贾张氏面带喜色的问道,“真的?东旭真这么说的?”
“嗯!东旭说应该是双胞胎!”秦淮如点点头,她也不懂贾东旭咋看出来!不过贾东旭说是,应该就是吧!就像当初生棒梗和小当一样。贾东旭就说可能是双胞胎,还特意在肚子没显怀的时候和易中海打了一个赌。
贾张氏听说又要有大孙子了!整个人一下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她跑进卧室,关上房门,没多大会儿拿出一只鸡出来!手上还抓了一把野山菇。
在秦淮如和聋老太太的注视下,贾张氏扭着胖胖的腰身来到厨房,紧接着传出‘咚咚咚’的切菜声。
聋老太太摇摇头对秦淮如告诫道,“丫头,这话别对外说,回头容易给自家招惹麻烦知道吗?”
秦淮如急忙捂着嘴巴,她这才想起来贾东旭不让她往外说的。
应该是看出秦淮如说错了话,聋老太太又不放心的告诫道,“你这一胎,可能有点强求!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儿,今年自己注意点知道吗?”
秦淮如听的直点头,她也觉得最近脑子开始不聪明了。晚上还容易贪嘴,总是想吃好吃的,晚上总要缠着贾东旭给零食吃才行。
聋老太太看着有点犯傻的秦淮如,无奈的叹声气。想了许久,聋老太打算还是帮忙看着好了。
今年物资管控更加紧张了!
去年出的物资供应规定,一般居民口粮每月定量只有23斤。易中海这样的工人定量在45斤左右,猪肉每月每人只有7两。小孩的每月粮食定量在8斤左右。
要是真按这种定量来算,连贾张氏这样的闲散人员都吃不饱。一天的粮食不足8两,饭菜里还没个油花,哪个成年人能吃饱?
为啥花生瓜子会是紧俏物资?就是因为这是含脂量最高的食物。
聋老太太为了自己生活舒服点,不得已低头干起了伺候人的活儿,每天就是盯着秦淮如,防止这小媳妇头脑发昏,给贾家遭灾。
贾家倒霉,她聋老太可能不会倒大霉,不过日子肯定没现在滋润。
就比如说,贾张氏中午熬的鸡汤,她不仅能混一碗喝,还能吃几块鸡肉。
如果不是知道贾家属老鼠的,聋老太也会被贾家给骗了,贾张氏今年开始捡起以前的老本行。偶尔会张嘴骂骂傻柱家,有时会骂易中海。
只要这两家做好吃的,闻到味的贾张氏就开始端着碗骂骂咧咧,然后易中海就会叫棒梗过去吃饭。
周围的邻居都默默的看着贾张氏的变化。偶尔有人抱怨贾张氏太过蛮不讲理。
只有老住户沉默不说话!
几家聪明的老住户,比如前院的闫家和王家,中院的李大嘴都开始学着贾张氏存东西了。
有些事儿,聪明人之间都会默契的不说话。都是从灾年过来的,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
前几年日子好过的时候,贾张氏可没怎么骂过人。现在贾东旭都当上干部了,贾张氏有必要逮着何家和易家骂吗?
何家和易家,一个是贾家干亲,一个是贾家一手扶持起来的。这些老住户可是看着何家起来的,从何大清跑后直到现在,何雨水晚上还在贾家睡觉呢!
就这关系,你说贾张氏为了口吃的开始骂两家人,怎么想都不合理。她贾张氏可以不懂事,贾东旭能不懂事?被贾东旭坑了几次的闫老抠对此最有发言权。
这一年,聪明的老住户都开始学着贾家存粮食了。
基本上都是贾家干嘛,他们干嘛!贾家晒豆干,他们晒豆干。贾家挖野菜,他们挖野菜。贾家偷摸买粮食,他们合伙偷摸买粮食。
大家都开始默契的不说话。
只有某些不明真相的新住户会开玩笑说老住户排外,干个啥喜欢聚一起,出门挖个野菜都要组队。
这一年连贾家的白鹅都不再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