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浸染着雪域风原。
冰谷入口处,风声呜咽,比之外界更多了几分鬼气森森。
那弥漫的寂灭寒煞,在黑暗中仿佛活了过来,如同无形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星宇和方禹藏身的小小冰窟。
窟内,两人靠着体温和微弱的元气光芒取暖,相对无言。
星宇之前的那点兴奋和冒进,已被现实的冰冷彻底浇灭,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心悸和一丝不甘。
方禹则始终保持着警惕,耳听八方,神念如同最精密的触角,小心地探查着窟外那危险的领域。
“师兄,”最终还是星宇打破了沉默,声音有些干涩。
“这鬼地方……比想象中难搞啊。”
他啃着硬邦邦的肉干,味同嚼蜡。
方禹的目光从手中地图上抬起,落在星宇写满挫败的脸上。
“师尊既然划定此地为第一险地,自有其道理。这寂灭寒煞虽是致命威胁,但祸福相依,它或许也是我等磨练神魂、凝练元气的无情磨刀石。”
他顿了顿,指向地图上冰谷入口外侧的一片区域。
“一味硬抗绝非上策,我们需要一个据点,更需要一套适应之法。”
他手指移动,点在一个距离谷口约百米,相对背风且有一块巨大冰岩作为屏障的位置。
“明日,我们先在此处寻找一个更稳固的栖身之所。然后,系统地尝试适应这寒煞。”
星宇闻言,眼睛亮了一些:“怎么适应?”
“每日分出固定时辰,轮流接近谷口,主动承受寒煞侵蚀,另一人护法。”
方禹条理清晰地说道,“记录每次坚持的时间和身体、神魂的反应,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同时,尝试运转各自功法,看能否找到抵御甚至利用这寒煞的方法。”
“好!”
星宇用力点头,拳头握紧。
“就跟它耗上了!”
翌日清晨,天色依旧灰蒙。
两人离开狭小的临时冰窟,开始在方禹选定的区域仔细搜寻。
过程并不轻松,需要避开地面隐藏的冰缝,还要警惕一些被寒气滋养、变得极具攻击性的冰系植物,比如能突然喷射冰刺的“雪针蝎草”。
半个时辰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据点。
那是一个位于巨大冰岩下方的天然冰洞,入口被几根垂落的冰棱半掩着,颇为隐蔽。
洞内空间比之前的浅窟大了数倍,足以让两人较为舒展地活动。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冰壁异常坚硬,似乎能一定程度上阻隔外部寒煞的渗透,使得洞内的寒意虽然依旧刺骨,却不再带有那侵蚀神魂的特性。
“就这里了!”
星宇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拳头。
两人合力,用“镇岳”和“道禁”稍作修整,将洞口一些碍事的冰棱削平,又把洞内凹凸不平的地面尽量弄平整。
方禹更是在洞口和内壁几个关键节点,布下了简单的预警禁制。
这些禁制无形无质,一旦有外物触动,便能第一时间被他感知。
做完这一切,这个冰洞终于有了几分“家”的模样。
据点既定,适应修炼即刻开始。
方禹的方式,带着鸿蒙禁体特有的“巧”与“悟”。
他选择在距离谷口尚有一段安全距离,但已能清晰感受到寒煞压力的地方盘膝坐下。
并未像星宇那样直接硬撼,而是缓缓闭上双眼,神念内敛,如同最精细的工匠,引导着体内那缕鸿蒙紫气,尝试去模拟、解析那寂灭寒煞的能量波动。
他的意念高度集中,试图找到寒煞侵蚀神魂的那种独特“频率”。
时而,他让自身神魂波动与之趋同,如同将自己融入寒煞,减少被攻击的“差异性”。
时而,他又极力让神魂波动与之相悖,形成一种绝对的“绝缘”。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对自身力量有着精妙到毫巅的掌控。
进展缓慢,如同蜗行,但他的神念在这般高压下的反复锤炼中,确实变得更加凝练、坚韧。
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范围,也在以微不可察的速度缓缓扩大。
他就像一块璞玉,在被寒煞这把刻刀,细细雕琢。
而星宇的方式,则充满了混沌圣体的“猛”与“吞”。
他选择的位置,比方禹更靠近谷口,几乎是昨日他吃亏地方的边缘。
没有任何花哨,他直接运转混沌圣体法门,周身泛起淡薄的、仿佛能吞噬光线的灰色光晕。
他不仅不抵抗那侵袭而来的寒煞,反而主动放开身心,如同一个贪婪的漩涡,将大量冰冷死寂的能量疯狂吸入体内!
“呃!”
几乎是瞬间,星宇的身体便剧烈地颤抖起来,脸色“唰”地变得惨白,没有一丝血色。
极致的冰冷不仅仅作用于肉身,更直接在他的经脉、脏腑乃至识海中炸开!
眼前再次浮现扭曲的冰影幻象,耳畔是无声却尖锐的嘶鸣,思维几乎要被冻结。这无异于引狼入室,自戕其身!
剧烈的痛苦让他额头上青筋暴起,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但他死死守住意志最后一丝清明,全力催动混沌之力。
那灰蒙蒙的气流如同奔腾的江河,又好似巨大的磨盘,将他吸入体内的寒煞之力强行包裹、拉扯、碾碎!
他的体内仿佛变成了一个混乱的战场,冰爆与混沌的湮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每一次成功的消化,都伴随着难以言喻的痛苦,但痛苦过后,便能感觉到那原本狂暴的混沌之力。
似乎被剔除了一丝杂质,变得更加凝实、厚重,对寒冷的耐受度也真切地提升了一线。
这是一种近乎自虐的、走在钢丝上的修炼方式,无比凶险,却也无比直接。
方禹在一旁护法,看得心惊肉跳,好几次都想出手打断。
但看到星宇眼中那近乎偏执的坚持,以及其体内混沌之力那顽强的、仿佛能同化一切的韧性,他又强行按捺住了。
他知道,这是属于星宇自己的道。
修炼间隙,两人回到冰洞。
星宇往往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被冷汗浸透,又迅速结冰,需要好一阵调息才能缓过来。
方禹则会递过烤热的干粮和清水,分享自己关于神念运用的些许心得。
“师兄,你这法子太磨叽了,”星宇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含糊地说。
“不过好像挺有用,我感觉你眼神都比以前亮了点。”
方禹淡淡一笑:“欲速则不达。你的方式刚猛精进,却需时刻谨记‘守心’二字,切莫被寒煞中的死寂之意侵蚀了本心。”
他也会认真请教星宇关于力量硬撼时的具体感受,试图从中理解混沌圣体的某些特性。
一次,星宇贪功冒进,吞噬的寒煞远超自身负荷,体内混沌之力几乎要被反噬冻结,经脉表面都凝结出了冰晶。
方禹察觉不对,毫不犹豫地冲上前,不顾自身消耗,全力展开一个微型的“禁域”。
强行隔绝了部分后续涌来的寒煞,更是不惜将一缕精纯的鸿蒙紫气渡入星宇体内。
那鸿蒙紫气虽细若游丝,却带着一丝先天道韵,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帮助星宇稳定住了几乎崩溃的体内局面。
星宇缓过气后,看着方禹略显苍白的脸,心中感激与愧疚交织,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作重重的一声:“谢了,师兄!”
方禹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抓紧调息。
经过此事,两人之间那层由师门关系维系的情谊,似乎变得更加牢固,多了几分生死与共的意味。
夜色再次降临,洞外寒风呼啸,洞内两人依靠着彼此体温和微弱元气取暖。
方禹擦拭着“道禁”长剑,星宇则抚摸着“镇岳”重剑上冰冷的纹路。
“师兄,你说这冰谷里面,除了这要命的寒气,还有什么?”
星宇望着跳动的微弱元气光芒,好奇地问。
“地图上标注了‘冰棱林’,还有更深处的遗迹符号。”
方禹目光深邃,“机遇往往与危险并存。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让自己能在这谷口站稳脚跟。”
星宇用力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充满斗志。
约莫十日后,变化开始显现。
这一日,星宇在一次主动修炼中,再次大量吞噬炼化寒煞。
当那股被混沌之力碾碎、驯服后,带着一丝精纯冰寒属性的能量流遍全身时,他福至心灵,脑海中闪过《开天诀》中关于力量流转、瞬息爆发的奥义。
他并非施展剑招,而是下意识地模仿那种凝聚与迅疾,将这股新生的、温顺而冰冷的力量,以极高的效率压缩、引导至右手食指指尖。
“嗤!”
一道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的破空声响起。
一道灰白色、缠绕着丝丝寒气的指风,如同无形的冰针,骤然从他指尖射出,精准地打在前方一块用于测试的坚硬冰块上。
“噗!”
一声轻响,冰块表面出现了一个拇指大小的浅坑,更令人惊异的是,浅坑的周围,竟蔓延开蛛网般细密的白色冰裂痕迹!
指风的威力并不算强,甚至不如他随手一拳。
但其中蕴含的那股凝练、迅疾,以及附带的一丝极寒侵蚀的特性,让一旁护法的方禹瞬间睁大了眼睛。
星宇自己也愣住了,看着自己的手指,又看看那块冰块,脸上逐渐浮现出狂喜之色。
“师兄!你看到了吗?这……这好像……”他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方禹走上前,仔细查看了那个浅坑和冰裂,眼中满是赞叹:“看到了。这并非神通,却已触摸到了力量运用的更高层次——高度凝聚,属性附加。师弟,看来你这‘笨办法’,似乎走通了另一条路。”
他拍了拍星宇的肩膀,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这或许是你《开天诀》第二式‘瞬息’的雏形。你需要的不再是蛮力劈砍,而是将磅礴的混沌之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凝聚的方式,爆发于一点。”
星宇用力点头,感受着指尖残留的那丝冰冷与锐利,心中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混沌并非只有包容与厚重,同样可以拥有极致的速度与锋芒!
经过这十余日近乎残酷的适应性修炼,两人对寂灭寒煞的抵抗力已然今非昔比。
星宇已能较为轻松地在之前让他吃了大亏的区域活动、修炼,方禹也能维持更长时间的隔绝领域,神念探查范围增加了近三成。
他们决定,是时候向着地图上标记的第一个目标——冰棱林进发了。
那里据说生长着能暂时中和寒煞的“暖阳苔”,也是通往冰谷深处的重要路口。
站在修缮一新的冰洞洞口,望着那幽深不知几许的峡谷,星宇和方禹对视一眼。
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跃跃欲试的光芒。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懵懂闯入的雏鸟,而是经过初步磨砺,准备正式挑战冰谷的修行者。
“走吧,师兄!”
星宇紧了紧背后的“镇岳”,意气风发。
方禹微微颔首,手握地图,“道禁”轻吟,率先迈出了脚步。
两道身影,再次义无反顾地投入那片弥漫着寂灭寒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