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处理完“寰宇共赢理事会”的人事筹备工作,便带着刚采摘的“福寿稻”,驱车前往叶老爷子居住的“共赢能源公园”家属区。此时已是初冬,园区内的光伏步道覆盖着一层薄霜,远处的风电叶片在寒风中缓缓转动,却丝毫不减暖意——叶老爷子的家门前,挂着红灯笼与各国能源伙伴送的祈福结,一派温馨景象。
刚进门,叶老爷子便握着林天的手,拉他坐在暖炉旁。老人穿着厚厚的羊毛衫,胸前的“能源初心铜章”在灯光下泛着光,桌上摆着刚沏好的普洱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岁月的皱纹。“天儿,你可是有段日子没来了。”叶老爷子笑着调侃,目光却扫过门口,像是在寻找什么,“紫涵和孩子们呢?上次说带小宇和小雅来吃我煮的能源粥,这都过去一个月了。”
林天闻言,脸上泛起些许愧疚。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最近忙着筹备新青年委员会的事,紫涵也在跟进‘全球能源互联’的非洲项目,确实忽略了家里。今天来,一是给您送新收的‘福寿稻’,二是想跟您聊聊能源板块的人事变动——打算让叶明牵头‘火星能源站’的建设,再吸纳几个年轻工程师进核心团队,您看怎么样?”
叶老爷子却摆了摆手,话题依旧绕着家人:“人事的事,你不用问我。叶家的人,能跟着你做‘共赢’的事,是福气。倒是你们俩,别总把心思扑在工作上。”老人起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相册,翻开其中一页——照片里,叶紫涵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宇,林天站在一旁,两人笑得眉眼弯弯,背景是“共赢能源公园”的风电矩阵,“你看这张,小宇那时候刚会叫‘太爷爷’,现在都上小学了,却没怎么来跟我待过。我这把年纪,不图别的,就想多看看孩子们,听他们说说学校的事,讲讲你们在太空、在非洲的新鲜事。”
林天看着照片,心中满是触动。这些年,他和叶紫涵确实将太多精力投入“共赢”事业:从“抗瘟之战”到“赤道护航”,从地球的能源互联到火星的基地建设,夫妻俩并肩作战,却忽略了陪伴老人与孩子。“您说得对,是我们考虑不周。”林天放下茶杯,语气带着歉意,“这次人事变动后,会给年轻人更多机会,我和紫涵也能腾出时间,多带孩子过来陪您。对了,叶家下一辈里,除了叶明,您觉得还有谁适合参与‘共赢’的工作?小雅对能源科普很感兴趣,上次还说想做‘能源小主播’,给小朋友们讲风电的原理。”
叶老爷子眼睛一亮,脸上的皱纹舒展不少:“小雅这孩子心思细,说话又亲切,做科普正好!还有你侄子叶航,学的是新能源材料,上次跟我聊起‘火星太阳能板’的改进方案,说得头头是道,你们也可以带带他。”老人顿了顿,拍了拍林天的手背,语气带着释然,“叶家的事,从来都是以‘共赢’为重。你们把工作做好,把孩子教好,让他们知道‘能源不是私产,是全人类的福祉’,比什么都强。不用为了讨好我特意安排,按你们的想法来,我都支持。”
当天傍晚,林天回到家时,叶紫涵正陪着小宇、小雅做手工——孩子们用彩纸剪出风电叶片和光伏板的形状,打算贴在送给叶老爷子的贺卡上。林天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叶紫涵,将白天与叶老爷子的对话细细道来。“爸还惦记着孩子们,说想听听他们讲学校的事。”林天的声音带着温柔,“以后不管多忙,每个周末我们都带孩子去看他,陪他吃顿饭,聊聊家常。”
叶紫涵停下手中的剪刀,眼中满是愧疚。她想起上次视频时,叶老爷子拿着小宇的照片,反复问“孩子最近长个子了吗”,心中一阵酸涩:“是我不好,总觉得项目赶工期,等忙完这阵再说,却忘了老人最盼的就是陪伴。”她转身握住林天的手,看着正在认真贴彩纸的孩子们,“明天我就把非洲项目的收尾工作交给副手,周末咱们带孩子去‘共赢能源公园’,让小宇给爷爷表演新学的古诗,小雅讲她设计的‘能源小课堂’,再让爸尝尝孩子们亲手煮的‘福寿稻’粥。”
小宇听到“爷爷”二字,立刻举起手中的贺卡:“爸爸!妈妈!我要把这张贺卡送给太爷爷,上面有我画的大风车,还有小雅剪的太阳板,太爷爷肯定喜欢!”小雅也跟着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我还要跟太爷爷说,我想做‘能源小主播’,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知道,清洁能源能让地球变漂亮!”
林天看着眼前温馨的画面,心中满是暖意。他知道,“共赢”不仅是全球的事业,更是家族的传承——从叶老爷子守护能源安全,到他和叶紫涵推动全球能源互联,再到孩子们对能源科普的兴趣,这份“初心”早已融入血脉。而陪伴老人、教育孩子,让亲情与“共赢”理念相互滋养,才是对老一辈最好的回报。
周末清晨,林天一家四口提着装满“福寿稻”和孩子们手工制品的礼盒,驱车前往“共赢能源公园”。车窗外,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风电矩阵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车内,小宇、小雅兴奋地讨论着要给叶老爷子表演的节目,笑声清脆。林天握着叶紫涵的手,看着前方的路,心中无比坚定——无论是“共赢”的事业,还是家族的亲情,都需要用心守护、代代相传。而这份守护,终将让“初心”的火炬永远燃烧,让“共赢”的光芒永远照亮人类文明的前行之路。